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追溯今天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诸子百家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家思想,分别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一提起这四种先秦时期的哲学,不少人的脑袋一下子就涨大了,认为他们太晦涩难懂,因此而不敢靠近。
若说具体的章句,那确实经过几千年的注解,这些先秦思想已经无比庞杂。
但对我们今天的普通人来说,似乎也不用太过执着于这些章句。我们大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一下这四家思想的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这四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做人做事有何指导意义?今天这篇小文,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儒家思想
首先我们讲儒家,儒家的创始人为孔子,孔子出生于鲁国贵族,他是周朝礼乐制度的坚定守卫者。
孔子剧照
为什么呢?
孔子曾经讲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句话的意思大家都知道,但这句话背后的思维方式却不是每个人都懂。
其实这句话的含义是,人类社会有三种秩序,第一种是臣子要服从君主的秩序,第二种是儿子要服从父亲的秩序,第三种是妻子要服从丈夫的秩序。那为什么要有这个秩序呢?因为一旦人类遵从这个秩序,我们就能免于很多的争斗,就能够实现和平共处。
比如春秋乱世中,许多国家的内乱就是因为,大臣谋反刺杀君王,儿子谋反刺杀父亲,妻子谋反刺杀丈夫。如果他们都遵从了孔子说的三种秩序,那国家也就没有动荡了。
其实遵从秩序也不是孔子的原创,它是源于对周朝礼乐文化的继承。比如周礼就规定了,在贵族宴会上,周王可以用九鼎,诸侯只能用七鼎,卿大夫只能用五鼎。
孔子讲学剧照
也就是讲,孔子坚守周礼,是因为他认为周礼中守秩序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
问题出在春秋的乱世到来了,因为有人首先打破了秩序,从而导致了很多人的效仿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因此想要结束乱世,必须要重新建立秩序。
我认为其实孔子的思想是错误的,因为有人能够打破秩序,就说明这个秩序本身已经不适合现实状况的发展了。
比如为什么会有臣子谋反刺杀君王的事情,因为大臣的势力在不断发展,当他的势力超过君主时,谋反也就是一个必然的事情了。
所以秩序被打破的本质是,支撑秩序的底层实力格局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讲秩序被打破,是一件必然的不可被改变的事情。
既然秩序必然被改变,那重建秩序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孔子的政治主张在春秋时期没有个君主接受。
孔子的政治主张不被人接受,但他在处理人与人关系方面的学问,却被后世广泛推广。
比如孔子提出了仁和义两个概念。仁的意思就是要帮助他人,善待他人。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是,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没有人可以独自的过好这一生。所以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也就是说仁的本质是一种生活上的互相依靠。
孔子剧照
义的意思就是敢于为他人的事情担当,敢于为他人出头。这背后的思维方式是强者要保护弱者,因为弱者往往无法自己保护自己。而没有人是永恒的强者,又没有人是永恒的弱者。所以今天你保护别人,明天可能就是别人保护你。因此义的本质是一种生存上的互相依靠。
而我认为不管是仁还是义,他们都是人类在面临困难时,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解决困难的方式。我想这也是孔子被称为万圣师表,2000年来被中国人奉为圣贤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道家思想
其次,我们来讲道家。
道家与儒家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思考的范围更广泛。道家往往从整个自然的角度去思考其本质和规律,比如老子曾经说,道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也讲不清,因为它是无形的,但却又无处不在的。
老子骑青牛西去
其实这句话用今天的意思来讲就是,道就是自然规律,规律这个东西是抽象的,因此是无形的,但他又体现在无数具象的事物中,所以又是无处不在的。
而儒家和道家的相同点就在于,无论他们思考范围的大小是否相同,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儒家解决问题的思想上文已经提及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形成,不能不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而道家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呢?
老子认为凡事应该无为,什么是无为呢?不是碌碌无为,没有作为,而是要顺应形势而为,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很多著名的古人古事,其实都不经意间透露出老子思想的影子。
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区别,当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后,袁绍病死,曹操继续追击袁绍的两个儿子。当追击快要成功时,曹操却停下了脚步,因为曹操知道如果逼得太紧,袁氏兄弟必然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而一旦自己放松追杀的步伐,袁氏兄弟必然会因为彼此的矛盾,而自相残杀。后来结果如曹操所料,袁氏兄弟内讧,曹操再次取胜。
曹操剧照
有矛盾的人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矛盾必然会爆发,这就是规律。而曹操停止追击袁氏兄弟,等待他们矛盾爆发,正是应用了这一规律,这非常符合老子无为的思想。
所以真正读懂老子的人,都是有大智慧的人。
三、墨家思想
再其次,我们来讲墨家思想。
墨家思想诞生于战国时期,它讲究兼爱。意思就是平等的爱,对任何人都要平等,世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平民的思想,因为平民处于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们最需要平等。
国漫《秦时明月》里的墨家
但问题是人这种生物就是一种等级生物,当我们取得对他人的优势地位时。比如当我们的财富,权利,才能,要比他人高一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显露出优越感。即便是出身平民的人,也是如此。比如一个农民突然成了大官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区别,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以前的穷苦朋友断绝来往。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这些朋友丢他的脸,而他自己已经是上等人了。
所以墨家思想贴合平民的心声,但却不符合总体的实际社会状况。
但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的中国,墨家思想一直是有市场的。如何解释呢?
中国人最讲究兄弟义气,兄弟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平等关系,所以墨家思想常常被黑社会所发扬光大。比如战国时的游侠,以及后世的宋江和杜月笙,一提起他们,大家都想到的是这个大哥讲义气。其实他们都是墨家思想的继承者。
所以墨家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底层文化,但问题就在于:当人突破了底层之后,从心里上讲,他就不愿意再接受这种文化了。
四、法家思想
最后我们来讲法家,法家思想也诞生于战国时期,但它相对墨家思想而言,很严苛。法家是最讲究等级的,法家认为君主应该是至高无上的,掌控天下人生死存亡的。
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处于战国乱世,一个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生存。而生存就必须要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那么由谁来整合这个力量呢?自然是这个国家的君主。
比如法家要求推行郡县制,这是让君主在政治上集中力量。法家又推行愚民政策,这是在为君主专制在思想上扫出障碍。发展要推行农耕与土地私有儒家道家墨家思想区别,这是在经济上焕发活力。
商鞅即是著名的法家
秦国就是因为奉行了法家的思想,最后力量空前强盛,统一了六国。
因此,法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为了面对生存的危机,一次性整合整个国家的力量,将这股力量握在君主的手里,然后去战胜敌人。
所以法家思想能够被接受的前提是,整个国家有生存的危机,所以大家可以被剥削,被控制。
但如果生存的危机消失了呢?试问在这种强制的高压下,有哪个国家的民众能够接受呢?
所以后来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就是因为六国统一后,生存的危机没有了。因此老百姓无法再接受高压的法家思想,所以大家都起来造反。
所以法家是兴起于危机诞生,灭亡与危机消失。
文史君说:
如果用一段话,概括先秦时期的儒道墨法四家思想的话,我认为下面一段话最为合适。
儒家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处理社会关系。道家教你如何以不变应万变,顺应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墨家教你如何重视兄弟感情。法家教你如何集中资源,战胜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论语》、《道德经》、《墨子》、《韩非子》。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