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原意思是说: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用以说明“第一步”对于“远行”的重要性。

后来,人们引用这一成语,意在强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3章。原意是说:知道(了解)别人的,叫做“智慧”;了解(知道)别人的叫做“高明”。

后来,人们把“自知者明”演化成“自知之明”,用以指了解自己(多指缺点)了解透彻的能力(常与“有”、“无”连用)。

宠辱若惊

“宠辱若惊”出自老子《道德经》第13章。原来的意思是说:得宠和受辱都会使人情绪失常。因著名思想家荀子在《荣辱》中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故后人便将“宠辱”演化为“荣辱”,并将“荣辱不惊”用来指胸怀坦荡、不计得失。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6章。所谓“知”,在这里是“智”的意思;所谓“知者”,就是指“智者”。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不会多说话,好说话的人就不是智者。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36章。

据《韩非》、《战国策、魏策》、《史记索隐》所引道家哲学四字成语,以及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彭耜《道德真经集注》所释,老子《道德经》所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中的所谓“夺”,在这里作“取”之用;流行的成语亦作“取”。老子对“取”“与”关系的辩证思考,认为社会人事的发展有其吉凶祸福倚伏的变化之机:已经发生的“给与”,是将要发生的“夺取”之先兆;将要发生的“夺取”,虽然隐蔽,其实已从已经发生的“给与”中透露出一定的信息。

后来,人们将这一成语演化成“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意思是说:如果想“取得”,必须先“给予”。

大器晚成

“大器晚成”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1章。原意为:贵重的器具总是最后才能完成。

后来,人们将此作为成语,意思也延伸为:有大才能的人往往成名较迟较晚。后来多用于赞誉对成才、成名较晚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

大巧若拙

“大巧若拙”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5章。意思是说:真正心灵手巧的人,不自我炫耀,外表上看上去好像很笨拙。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一词源自老子《道德经》第45章的“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后来,“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引申为“大智若愚”或“大智如愚”。如苏东坡《致欧阳修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大智若愚”谓有大智慧的人,不卖弄聪明,表面却好像很憨傻、很愚笨。

知白守黑

“知白守黑”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8章,即:“知其白,守其黑。”意思是说:心里虽然是非分明,为内心光明,行为洁白,但却要貌似蒙昧,以沉默自处。

知足不辱

“知足不辱”出自老子《道德经》第44章。所谓“知足”,就是“知道满足”;“辱”,即“屈辱”。其本意是: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屈辱。

“知足不辱”作为成语,意义有所延伸,即:自知满足的人欲望低,不贪求道家哲学四字成语,随遇而安,所以就不会受到侮辱。

知雄守雌

“知雄守雌” 出自老子《道德经》第28章,即“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所谓“雌”,即“仁慈、慈伏、不张扬”之意。

后来,“知其雄,守其雌”被人们简化(演化)为“知雄守雌”这一成语,意思就是说:内心虽然很刚强,外表却要柔弱而不与人争。

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0章。本意是说:人从生开始,以死亡结束。《韩非子•解老》说:“人,始于生,而卒于死。始之谓‘出’,卒之谓‘入’。故曰‘出生入死’。”意思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是一个从出生、成长、到死亡的过程。

“出生入死”作为成语,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随时有牺牲性命的可能

和光同尘

“和光同尘”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6章:“和其光,同其尘。”对此,王弼注曰:“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尘而不渝其贞。” 意思为:收敛、缓和自己的“光茫”,与“尘俗”齐同(一样),但却不改变“本真”。

“和光同尘”作为成语后,用以借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8章。意思是说:祸福循环,互倚互存,相因相生,没有太明显的界限。也就是说:“灾祸”中倚存着“福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福祉”中潜伏着“灾祸”。

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出自老子《道德经》第59章。原文为:“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蒂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对此,《韩非子•解老》说:“柢固则生长,根深则视久”。意思即是说牢固可靠、长生久存。

成语“根深蒂固”(或作“深根固蒂”、“深根固柢”),即是由此演化而来,常用来比喻一切基础牢固、不可动摇的东西。

报怨以德

“报怨以德”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3章。意思是说:对于“怨恨”,不作相应的报复,而要用慈德来回报。

被褐怀玉

“被褐怀玉”出自老子《道德经》第70章。原文是:“知我者希道家哲学四字成语,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意思是说:知道我的人很稀少,效法我的人就更加珍贵了。所以,圣人就好像是身披粗布陋衣,但怀里却揣着宝玉。

作为成语,它常用以比喻出身贫寒却有真才实学的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出自老子《道德经》第73章。河上公注:“天所网罗,恢恢甚大,虽疏远,习察人善恶,无有所失。”意为天道的范围(罗网)非常广大,虽然网眼十分疏稀,但却无所不包,没有漏失。一切作恶的人,最终都逃不脱它(天网)的惩罚。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又演化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作为成语,比喻法律犹如天网,虽稀疏却不会漏失,所以它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道德经》第80章。原文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64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老子对“小国寡民”的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的形象描述。意思是说:邻国之间,虽然近得相互看得清清楚楚,就连鸡鸣狗叫的声音也互相听得到,但人民互相之间却一生一世不会互相“往来”。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被演化为成语后,常用来比喻虽然住得很近,却从不相互往来。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