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一本卜筮、算卦、风水的书

《周易》是一本卜筮、算卦、风水的书

《周易》是本什么书?

大多数人说:《周易》是一本卜筮、算卦、风水的书。也有人说:《周易》是一本讲述了自然奥秘、阴阳五行的书。有点对,但又不对。《周易》确实有六十四卦,还有关于天地人之理,但上述却不是它的主要内容。为了这本书不被监狱看守拿去没收或销毁,姬昌要用“阴阳八卦”等形式对书进行掩饰。或许有人说,《周易》中的“阴阳八卦”、“天地人之道”反映了自然奥秘与世界运行的规律。不错,“阴阳八卦”、“天地人之道”的确能反映自然奥秘与世界运行的规律,但在《周易》中它们的作用只是姬昌用来掩饰书中真实目的的“皮”而已。就如一个人穿了一件狐皮大衣,你不能把这个人当成一只狐狸。倘若真的以为《周易》只是一本卜筮之书,那就是以一个“买椟还珠”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来看姬昌作《周易》的写作目的:

《周易》主要由姬昌(周文王)写成,并经他的子孙(周公等)补充完整的一本借六十四卦象讲述君主治国的“诫子书”。司马迁在《史记》中说:“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有人说,周文王被囚七年,无聊而推演八卦。当然,这是表象,真正目的呢?

先看周文王当时年纪:根据记载,姬昌是纣王二年被关在羑里,即公元前1074年(79岁)被囚。七年后,于公元前1067年(86岁)获释。姬昌逝于公元前1056年,终年97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姬昌当时已79岁,又在囚禁中,朝不保夕。一个风烛残年却头脑清醒(不然写不了书)的老人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给子孙留下一点东西。什么东西?一本书,一本能让子孙受益的书。那么,姬昌是想让他的子孙不做国王而去学风水,学算卦,研究自然人世大道?还是想让子孙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头脑清醒的姬昌怎么会选择前者?

再看姬昌的另一重身份——周国国君。《史记·周本纪》记载姬昌在位50年,遵后稷、公刘之业,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国力日渐强大,具备了挑战商朝的实力,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周易是谁的著作,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羑里。出狱后,姬昌成为天下诸侯们的道德楷模。诸侯纷纷拥戴,于是西伯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周文王逐步扩展势力,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控制了大半个天下,天下诸侯多归服于周,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可见周易是谁的著作,姬昌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周国的发展壮大。就算是被囚禁期间,其思考的内容也必然与国家有关。

接着是杀父之仇。姬昌之父季历励精图治,对周国周边的戎狄部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周国势力的不断扩张,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周人葬季历于楚山。当时的商纣王子寿是文丁之孙。姬昌在位一直致力于周国的发展壮大,可见他对杀父之仇从来都没有忘却。

当然有人会说,牛顿老年时不是也去研究神学?可是,牛顿当年可有周文王那样的国很月家仇?可有周文王那样对自然、社会的系统性认识?

《周易》与《易经》的区别

在历史上,《周易》还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易经》。何为“经”?儒家经典也。孔子孔子五十岁以后,他当了鲁国的太宰,开始接触到当时被视为国家最高机密的《周易》。孔子五十学《周易》,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以七十高龄专门著述“序、彖、系、象、说卦、文言”等文字即《易传》,对《周易》进行初步的解读,成为当时对《周易》最权威最经典的解释,成为学《易》必读之作。孔子释《周易》之前,人们都以为《周易》为卜筮之书。孔子在《易传》中指出,卜筮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应当看到卜筮形式之下的真实内容。孔子《周易》是一本卜筮、算卦、风水的书,对《周易》的解释,使只有五千余字卜筮性的《易》转化为哲学著作,使之发生了质的升华。可以说,孔子对《周易》的普及是有着开创性的贡献的。

孔子

1、孔子对深奥的《周易》的释义,让《周易》的可读性大大加强,从王室秘籍到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对《周易》的流行起到了巨大的意义,功不可没。

2、让孔子的思想有了强大的基础,为儒家后来战胜其他“诸子百家”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3、孔子从个人修德方面对《周易》释义,引导、教化国人从仁从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因此,后世儒生将《周易》及孔子的解读《易传》合为一书,称为《易经》,成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但是,孔子《周易》的释义实际上是不符合姬昌作《周易》的本意的!

首先,整体理解上孔子未能站在作者的立场,纯以自己臣子、教师的身份来认识、思想来解释《周易》,偏重于个人修德方面,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错误;

其次,结构上未对全文形成系统的解读,只分上下部,支离破碎;

《周易》是一本卜筮、算卦、风水的书

最后,卦言理解上,只作符合孔家思想的解读。

当然,孔子不是有无限生命的超人,有着时代局限。他五十学《周易》,周游列国后回到鲁国,以七十高龄作《易传》,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功盖后世三千年。

战国时代,各位智者沿着孔子开辟的道路,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解读《周易》,所形成的思想异彩纷呈,即为后世所称的“诸子百家”——《周易》便是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源头!再后来,董仲舒和汉武帝刘彻合作,“罢黜百家周易是谁的著作,独尊儒术”,儒家中人,一帮自认为是孔子门徒的家伙取得了思想、学说上的统治地位。隋唐起《周易》是一本卜筮、算卦、风水的书,儒家中人又借科举取得了任官资格上的垄断地位。从此起,这帮人口上说着复古、尊孔,手里捞着土地和金钱,双脚不断踢走阻碍的石头,根本忘记了老祖宗孔子未完成的工作——进一步解读《周易》。如此混帐子孙,当真气得孔老夫子从地底爬上来大喊“别挂我的招牌!”

综上所述,无论是周商国力演变,还是杀父之仇和七年囚禁,姬昌演《易》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三代、夏、商以来的治政得失,继而推演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形势变化和相应对策,辑列成书,供子孙参考。当然,为了这本书不被监狱看守拿去没收或销毁,姬昌要用“阴阳八卦”等形式对书进行掩饰。因此,从表面上看,《周易》是本讲述六十四卦的书。实际上,《周易》是一本《国策》,是一本王室培训专用教材。

《周易》的真面目被掩盖有什么原因?

1、孔子及其后人的错误理解,2、道士、风水师的故意曲解,3、历代皇家的遮掩。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