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20亩,校舍面积共132万平方米。校园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重点培育学科)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8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83个本科专业,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涉及到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有17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验室和科研基地。有教育部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与光子技术实验室、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有8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7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2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还拥有“物理学科基础课”、“信息传播”、“心理学”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此外,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80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华师人秉承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高深学术,养成社会之专门人才”的优良传统,承传南方大学“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筚路蓝缕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今天的繁荣与发展。

学校自建国之初就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现招生范围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335人,硕士研究生7177人,博士研究生797人,博士后在站人员100余名,每年在校留学生达1000多人次,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专任教师2081人,其中副高级以上13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000多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800多人。在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6人、外籍院士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6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者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6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6人、珠江学者14人、“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6人、香江学者3人、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1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3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现有多功能信息化图书馆3座,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藏书364万册。学校校园网设施完善,智慧校园应用广泛。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华南师大是第二所联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高校,也是全国100所首批联入和网的高等院校之一。校园网已实现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万兆互联。目前,学校校园网在建设规模、无线网覆盖范围、网络性能、信息化应用、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应用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师范院校的前列。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教师教育的特色优势,积极广泛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已与国外、境外1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引进外国智力与优质教育资源、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合作办学、举办国际会议、出版学术成果、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与加拿大卑诗省高贵林市、法国留尼旺大学、拉脱维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大学共建了三所孔子学院;与全国多个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部队单位进行广泛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合作。

目前,学校正坚持以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立足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立足服务广东经济社会新发展,大力实施学术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开放活校四大战略,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发展,凝练优势,彰显特色,增强实力,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师范大学而努力。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