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下期课程预告刘传铭
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下期课程预告刘传铭
权威国乐资讯,关注华音网
以传播民族音乐为己任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课程
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
下 期 课 程 预 告
刘 传 铭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特征及其和音乐的关系》
时间:2019年11月12日15:30 周二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 北楼416教室
本周的《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由王勇老师开讲,题目为《西学东渐——民族器乐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案例》。
进入正题之前,王勇老师借徐悲鸿和刘海粟两位绘画大师之间关于往事的争论,让我们理解“尽管所言都是事实,但也会因为讲述者主观立场出发角度的不同而形成截然不同的言论”。王勇老师希望我们能够以全息史观,用大视野来对所研究人物或事件进行尽可能完整的还原。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跟随王勇老师走进了几位音乐家的故事,是的,不是“听到”而是“走进”,真实鲜活生动。在王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全息史料中,我们看到萧友梅先生不再是在书本中印刷着的生平履历,这里有他救下孙中山从而日后受政府资助留德的因果,有他德国留学时的成绩单,甚至有他在德每门课老师的姓名。我们看到他求学生涯学习科目之多涉猎范围之广,最终的博士毕业论文用在德国所学的方法论来讲述中国的音乐;我们看到王光祈先生在成为“中国音乐学先驱”之前,并不是学习音乐专业,反而有着丰富而坎坷的经历,看到了他在德国发表的诸多讲述中国音乐的文章;我们看到刘天华先生不只有二胡十大名曲,他一流的小提琴老师令他受益匪浅并对他在二胡上的改革产生影响,令他想到要把二胡融到世界音乐的范畴里,要改革要向小提琴学习……
在王勇老师的讲述中文化大改革是几几年,最有趣的事莫过于由于他研究得足够深入足够细致,在地球东西两端的人由于师承关系或其他关系而产生了关联。当看似南辕北辙的几个人,最终在一张关系网中联系起来的那一刻,真给我一种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惊喜与震动。正如同王勇老师所说,虽然想要了解完整的历史事实进而形成全息史观很难,但我们可以尝试用关联视角在全球范围以大视野来了解来勾勒音乐家们。
王勇老师的讲述如同电影般真实生动的原因,他的的确确是走到了他们曾经生活的地方。在他呈现给我们的每一份资料、每一个数据、每一个看似信手拈来的故事细节背后,是他不远万里亲赴当地的寻找,是他把萧友梅先生在德所学四十几门课程的老师全部整理一遍的苦工夫,是他为查找一篇文章而翻阅了几千份报纸的执着坚持,更是他内心对学问对史实的求真求索……今日课堂上我们所有“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史料,只因有人替我们“踏破铁鞋去寻觅”。
在课程的最后,王勇老师就“全球化视野与中国近现代音乐研究”、“‘读’作品与‘听’作品”以及“以史为鉴”向我们提出一些思考。王勇老师说,今天讲历史讲民族文化复兴,我们要思考怎样让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让西方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还有多远的路。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我们不能只从西方观众听后的反应上来判断对方喜不喜欢我们的民族音乐。欧洲人的听觉习惯是十二平均律,因此他们接受我们中国的民乐在听觉上会有障碍。而反观我们自身,工作做的也还不够细致,在细节上研究的还不够深刻。走出去不能只是去展示文化大改革是几几年,想要让他们真正了解我们的音乐,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去布局去考虑。
若想要有大视野,便要有纵横广阔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则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的实践中逐渐形成。正如同刘天华先生见了高山便有了方向,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历程,每一门学科的学习研究,每一位导师的言传身教,每一种方式的探索尝试,都如同在我们知识体系中点亮的一根蜡烛。我们要敞开学习接收的大门,带着好奇心求知欲,以做学问的钻研态度去探索,去寻找并点亮那一根根蜡烛。博观而约取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下期课程预告刘传铭,厚积而薄发,当闪烁的烛光越来越多,他们之间便开始建立起关联,交相辉映投射出新的光芒。烛光越来越亮,照到的范围自然也就越来越广阔,当它们连成了线织成了网,有了关联形成联系建立起体系,之后我们便会看到新的世界,大视野下的世界。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 王晶
王勇《西学东渐——民族器乐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案例》
课后感(二):
2019年11月9日下午15:30,《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系列课程第八讲之《西学东渐——民族器乐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案例》在上海音乐学院北楼416教室不约而至地开讲,此次课程的主讲人是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近些年来,致力于推广普及高雅艺术的王勇老师,用他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带领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大视野”。
讲座一开始,王勇老师便向在座的我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大视野好,还是小视野好?”在我们对答案举棋不定之际,王勇老师非常果断地解答道:“都好!”并且以此引出了两类学术研究者:一类则是非常专注,对某样东西往往能够坚持钻研,似乎是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老前辈;另一类则是研究范围十分宽泛,视野领域和也极为饱满,有着丰富海外经历的学者们。这两类实际并不矛盾,但是在研究生期间我们更应当擅于用更宽阔的眼光来分析,看待事物。当提到“宽”这个字时,王勇老师紧接着又抛出一个问题:“书上的历史是真的还是假的呢?”继而为我们解答道:“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然而书中90%以上是真的,但是也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历史学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来对一件事进行判断,在历史材料上也会有很多选择的空间。当这个概念折射到音乐、文化、艺术等等方面来说,就涉及到了流派问题,因此真正实力强大的人是让你的对手都能真心称赞你。
接着,王勇老师通过美术领域里刘海粟和徐悲鸿一生相争的小故事为例,向我们深刻阐释了“很多所谓的真相用不同角度去看,得到的结果和信息都会不一样”这一概念。所有领域的学者都在为捕获更真实的信息而努力,王勇老师分享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忻平先生曾提出理想化的“全息史观”认识观,即在同一个时间段下全方位去认识事物,他曾截取了上海1937年的某一天,把能够收集到的所有文字材料都堆砌在一起,观察的视角涵盖整个上海的文化、市民生活、市容环境等,这样拼凑起来所认识的才是一个鲜活的上海。
然而这个事践行起来有难度,王勇老师用最贴近我们音乐表演专业的音乐会举例来说:基本的一场音乐会得有录音录像,台前幕后的准备,再全面看,可能就涉及乐队的每个声部,作曲家,指挥家的采访文化大改革是几几年,观众的感受等等加起来才能判断是否成功。如今的大多数音乐会报道以及乐评都是积极正向的,因此信息拿捏不全,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则是用“关联视角”来看待事物,即拿不全材料时,你可以尝试通过和其相关联的人或事物来表述,或许听上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有一定的可能性来大致勾勒出当时的情景。
王勇老师提出:关联视角的存在,从理论上说,同样一个时代,绝大部分同行业的人都应当有所关联。然而现在同时期的史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各自为营,因为大家研究体系还在追求小范围的内容。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才更需要“大视野”。
王勇老师依次为我们细致勾勒了我们所熟知的萧友梅先生、王光祈先生、刘天华先生、吕文成先生、司徒梦岩先生、丁善德先生、黄贻钧先生等音乐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关联。整个视野覆盖了每个音乐家留学时的历史背景、学校背景、选择学校的原因、在校所学的专业、每个音乐家在校导师们的社会地位以及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导师的经历对他们各自带来的影响和帮助、同师门里关系亲密的音乐家们、博士论文所研究的方向、为何在西方选择东方课题的原因等等……通过每一个小故事的关联,我们不断在拓宽原本看待这些音乐家的视野。
王勇老师诉说的每一个小故事都能独立存在,汇聚在一起置于整体却有迹可循。这些启发了我得出了一个由点及面的思维路径,在我们认识任何人或者事物时,先突破点,或许在某个瞬间无数点能形成线,线形成面,最终一个系统性的思想及视野便会水到渠成。因此通过综合了所有故事线索后,不难得出萧友梅先生、王光祈先生他们之所以用德国的方法论来做着东方研究并且信手拈来,是因为他们都是处在非常宽阔视野下的学者,并且能够科学地将西方所学为东而用。王勇老师提到:“我们当下低估了这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研究的价值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下期课程预告刘传铭,更多凸显了西学东渐的形式,而对他们学习研究的内容有所弱化。”而关联视角存在的价值想必正是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点,线、面,深入视野去探寻每一个“为什么”背后的答案。
讲座最后,王勇老师留给在座的我们三个思考题:
其一: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视野来看待民乐?欧洲相对而言文化是在统一的背景下,而且相互的往来很多。中国比较特殊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体系不同,西学东渐不是自发的,因此当体系的相互碰撞带来火花时,我们应该用什么视角看待尤为值得思考。
其二:如今的我们“读”作品越来越多,“听”作品却越来越少。或许我们可以精准地分析作品中的技法,却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好听。作为器乐演奏专业的我们如何将演奏技法的描述和最后音乐呈现出来的关联性清晰地表述,这当中还需要很多努力。音乐表达和语言表达或许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犹如翻译官,尽可能准确表达音乐语言是值得深思并且为之努力的;
其三:以史为鉴,民族音乐如何走向世界?西方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也是有限度的,整个欧洲也只是部分音乐家有一定知名度。当西方音乐文化以强势姿态进入东方时,无法要求文化程度不同的国人都去接受。反之,我们的民乐让西方人喜爱接受需要多久?这不仅仅是音乐形态,还有整个文化背景,文化习惯。只有先对文化感兴趣,才能对音乐感兴趣。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看西方人的表面反应来判断是否喜欢,我们得站在更大的格局下看待民族音乐,不管是改良,推广,新创作,融合等等,我们在此之前可能还需要更细致入微。其实不妨可以逆向思考一下,用西方擅长的精确数值来进行考量权衡,而不是一味的“神农尝百草”,如此有可能更容易融入对方。王勇老师的课堂留给我们更多可以打开民族音乐“大视野”的窗口,这些思考会成为每个人的助推器,不断在未来的实践中为我们各自解答。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 沈一容
课 程 往 期 推 荐
●
●
●
●
民 乐 录 制|宣 传|出 版
认准华音品质
(可点击)
随便看看
- 2024-06-06春秋时期宫廷音乐家的特点及代表人物——师旷
- 2024-06-05道家思想对古琴美学的深远影响:自然、无为与情性的表达
- 2024-06-05西周春秋战国雅乐体系:隆重繁琐仪式典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24-06-05道家思想:追求与自然合一,实现自由平等和谐境界
- 2024-06-04掌握中国音乐史知识,从远古先秦到新中国的音乐发展历程
- 2024-05-30深度揭秘统一教:鸠占鹊巢、洗脑敛财、淫乱干政的邪教真面目
- 2024-04-19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 2024-03-28:清朝的灭亡与明朝不一样的面相!
- 2024-01-29是写论文用吗?古琴美学中的儒道佛思想
- 2024-01-29道教音乐中的步虚韵与鱼山梵呗的关系
- 2024-01-25西方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特征大体上讲
- 2024-01-2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是怎么来的呢?
- 2024-01-10: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阶段及零散论乐语录
- 2023-11-02原创范志辉音乐先声收录于话题#国风1#音乐产业88
- 2023-10-31道家音乐思想对现实生活和音乐创作的价值和启示
- 2023-07-21数据分析学习群论中国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详细内容-音乐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2023-07-13荀子: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解释与政治主义观
- 2023-07-01风水堂:“纳音五行”是什么意思?
- 2023-07-01古蒙古是一个比较单纯的游牧民族,唯独没有认真学习儒家思想
- 2023-07-01如果古代社会发生自然灾害,是否有慈善事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