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中庸之道,庄子看透生死,老子摸透人性
儒家的中庸之道,庄子看透生死,老子摸透人性
我们都知道诸子百家的理论体系是不一样的,墨家讲究爱,道家讲究道,如此,他们走的路也大有不同,最终,也就造就了这些学派,各有各的生存方式,墨家推崇极致的爱,希望人与人之间能够绝对平等。
所以,墨子就身体力行地践行这种理论,把自己的人生投注到了劳动当中,自己成为了实践的带头者,一生清苦却又津津有味。
而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则顺应天道,讲究无为,老子摸透人性,庄子看透生死,这些都是自然万物所蕴含的道理,带给他们的所思所感。
那么,儒家呢?儒家又是以怎样的生存方式生活的呢?其实,如果将儒家的理论体系归结为一个字的话,那么这个字就非“德”莫属,无论是儒家的仁政还是王道,其实归根结底都离不开德。
儒家认为,德是一个人的立世之本,也是君主用来治理天下作为主要的方式,其实儒家的中庸之道就是极致的德,孔子曾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也就是说,德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庸。
对于中庸之道这个词,想必大家都是不陌生的,那么,我们本篇文章,就从中庸之道开始说起,从孔子开始说起,来探讨一下儒家的生存方式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庸,把这个词拆开来看,中庸指的就是不走极端,而中庸指的就是不唱高调。孔子曾经有句名言叫做“过犹不及”,意思是说一件事情,如果做过了头,那还不如不做,也就等于不做儒家思想的和谐社会,甚至如果做过了头,可能比不做的结果还要更加糟糕。
所以,做人不能够走极端,做事也不能做过头,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容易走极端做过头呢?大概率就是那些做事做人都很高调的人,所以做人,要不缺位、不越位、不过头、不掉队,说白了,就是既要低调,又不能极端,凡事都做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
就拿做人来讲,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是很艰难的,几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遇到的人是质朴的、是真诚的、是坦率的,但是质朴、真诚、坦率固然是好,可如果这样的人没有一点修养,那么,表现出来的就是粗鄙、粗俗、粗鲁,也就是说,质胜文则野。
想象一下,一个说话总是不经过思考的人,我们是不是总用拿没礼貌当真性情来评价他呢?好像是的。所以,太不注重自身修养,只注重最原始的本性,那么,就会变得粗鄙不堪,这样的人,人们并不喜欢交往,生活在社会上也赚不到好处。
相反,如果一个人太过于讲究修饰,太过于文雅,就难免会让人觉得装腔作势、虚伪至极。
所以说,这一个人既不能太过于不修边幅,也不能过分地讲究修饰,要文质彬彬才好,所谓文质彬彬,就是指文质兼备,既儒雅又质朴,两者搭配合适,相得益彰,再往深了点讲就是,一个人要刚柔并济,文武双全。
也就是说,一个矛盾所拥有的对立双方都不能缺少,既要宽容又不能没有底线,既要刚强又不能得理不饶人,这也就是所谓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而这就是中庸最主要的含义,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不能走极端,不能将一件事情做得太过分,也不能太过注重是某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要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面面俱到之后,人才会更加有气度、有气质。
那么,说完了不极端,我们再来看什么事不高调。
有一次,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的做法是怎么样的呢?孔子反问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拿恩德回报了仇怨,那么,他将拿什么去回报恩德呢?有的人会说,他可以拿更大的恩德去回报别人的恩情,但问题在于,无论是恩德还是仇怨,都要用恩德去回报,这公平吗?显然是不公平的。
在这里也要插个题外话,有很多人认为,以德报怨是孔子的观点,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某一部分读书人断章取义的做法,实际上孔子从来都没有说过以德报怨,甚至,孔子认为以德报怨的做法是不对的,也是不公平的。
回到我们“德”话题,其实从某种角度来看,以德报怨和以德报德,这两种做法并不矛盾,因为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仇怨都有它内在的不得已,只是问题在于,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道德高标准,而以德报怨的标准只适用于那些拥有高标准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讲,以德报德尚且可以,但是以德报怨就要求过高了。
可是,如果执意去提倡一个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那么造就出来的就只能是伪君子。
所以,孔子才会说,不要太过于高标准的要求别人,同时也不要太过于高标准的要求自己,这就叫做不唱高调。
也就是说,既然以德报怨做不到,以怨报怨也不提倡,毕竟,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怨与仇怨如果恶性循环,那么,这个世界自然也就不得安宁,那么,倒不如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所谓以直抱怨就是认为想怎么回报、可以怎么回报,那就怎么回报,这种回报可以说是以德报怨,也可以说是以怨报怨,也可能既不德也不怨儒家的中庸之道,庄子看透生死,老子摸透人性,干脆不回报,至于选择哪一种,要看自己能够接受哪一种,要看应不应该,能不能够。
简单点来讲就是,要一个总是做自己讨厌事情的人,不想与他交往那就不交往,不想与他见面那就不见面,不必要为了装出自己大度而容纳他,也没必要因为他总是做自己讨厌的事情而非要孤立他,排斥他,总之就是自己能够接受怎么对待?
就怎么对待;怎么让自己更加舒服?那就这么对待。
也就是说,做人不要把自己想得太过于高调,也不要为了一些外界因素而非要让自己做事高调,这就是庸。
说到这里,中庸之道也就比较明了,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对于人最为基本的要求,一个人如果不极端就不容易对社会、对他人产生怨恨,如果不高调就不容易做事出格,所以做到了这两个方面,人们的生存就有了基础,这是孔子的观点,也是儒家最为核心主要的生存方式。
只不过,如果单纯用孔子的观点,来概括儒家的话这并不客观儒家思想的和谐社会,我们还要再来看一下荀子的观点,相比于孔子,荀子则更加全面。
其实,通过我们上述的叙述不难看到,孔子的观念是人道的,他思考问题是从人出发的,所谓不走极端,不唱高调,这都是对做人的要求,是对人做事的要求,也是人生在世为基础的要求和条件,既然是基础,那就必定是远远不够的儒家思想的和谐社会,做人很难,人生在世也很难。
所以,不但要有作为基础的生存要求,同样也要有行为要求,因此,荀子与孔子不一样,荀子是一个即讲天道又讲人道的人,并且荀子由天道到人道完成了转变,也进行了深化。
荀子成名的时候,百家争鸣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了,在这个时候,荀子作为先秦时代儒家的第三位大师,作为战国晚期的思想家,他做了一次总结性的发言,让儒家的思想更加的与时俱进,也弥补了孔子观点的空白。
就如同上面所说的那样,孔子从来都不讲天道,他的观点里,就算与天有关,那也仅仅只是讲天命,所谓天命,表现的是人的生与死,贫与富,贵与贱,究其根源,还是人的问题儒家的中庸之道,庄子看透生死,老子摸透人性,就算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这样的观点,它的核心要素其实也只是关心人的命,关心人的生存模式,至于天怎么样,孔子并没有表达过观点。
所以,孔子从来不讲天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老子和庄子出现之后,在他们将天道讲得头头是道的时候,儒家就在百家争鸣当中落了下风。
为了学派的发展,战国晚期的时候,荀子开始讲天道,开始弥补儒家学说的空白。而荀子也只是在这样的思考当中寻找出了自身的生存之道,没有完善整个儒家的生存之道。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就是说自然界自有自的规律,并不以社会、集体的意志或者说某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存在就是存在,不会因为有人害怕寒冷而就没有冬天,也不会因为有人害怕炎热而没有夏天,更不会因为有人担忧距离的遥远而不再广阔。
所以,举一反三,对于一个君子来讲,就不会因为小人整天吵吵嚷嚷地阻碍他的行动而就终止他的行动。因此,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所谓道,就是规律,就是说天有天的规律,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按照规律自然的运转;所谓数,就是法则,就是说地有地的法则,也不会因为任何的生灵而得以改变;所谓体,就是标准,就是说君子有君子的标准,有自身的价值观,也有恒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一切同样不会因为他人而有所改变。
讲到这里,荀子也就如老子和庄子一样,通过天道说到了人道,只不过,对于老子和庄子来讲,他们从天道当中感应出来的是无为,也就是天道虽然创造了万物,但是,从来都不把万物当回事,也从来不会因为万物而改变自己。
所以,对于君主来讲,他虽然是天下万民的统领,但同样的也并不需要太过于干涉平民百姓的生活,这是无为。
而荀子从天道当中感应出来的则是自为,所谓自为,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些,各自有各自恒定的价值,各自遵守各自的规则,各自用各自的标准约束自己,人就要像天地一样,不因为有其他而改变自身,这就是自为的定义。如此一来,荀子即接过了道家的思想武器,同时又因为自为和无为的区别而与道家划清了界限。
在此之后,荀子将自为的思想理论进行了深化,提出了自强的理念。
荀子曾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作为一个君子,是尽其在己者,而作为一个小人,则是慕其在天者,也就是说,君子最为看重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哪怕对一个东西的执念再深,也是会尊重自己的努力,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得到,他们从来都不会凭空指望自然界恩赐,也不会随随便便剥夺其他人的利益,这就让君子能够完善自身,能够修身养性。
而小人则不一样,小人则更加眼红于其他人的所作所为,更加希望得到其他人得到的东西,整天盼着天上掉馅饼。
因此,荀子认为,作为一个人,要坚守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标准,同时,在这样的基础上做到修身养性,提升自己,利用自己的行为和天赋以及努力,去获得想获得的东西,而这就是荀子的生存之道,不怨天不尤人,要发奋图强,要像天地一样拥有自身的生存基础和发展规律,同时也要自力更生,努力奋斗。
而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们都知晓的一种民族精神,那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说的就是天自为,人也要自为,天行健,而人则要自强,有这样的理论体系作为标准,后代的董仲舒,才能够提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其实所谓天人合一,指的就是荀子的自为,自强。而说到这里,其实荀子的观点就是对孔子观点的一种升华,是在孔子对于人的基础要求上加上了生存行为要求。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不极端,不高调,同时又能够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去生活,那么这样的人的人生必然会是有希望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儒家的生存方式最为主要的两个方面,是由孔子和荀子提出的,孔子其实是给予了人一个做人做事的大框架,而荀子则是给出了具体的方式方法。
孔子认为,做人要履行中庸之道,不能走极端,也不能唱高调,要修身养性,做好自己,而做到了这两点人就能够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或者说成为一个好人,只不过这是为人处事最为基本的方面。
之后荀子又从天道当中感应到了人道,认为人要像天一样拥有自身的价值体系,不能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放弃自身的底线,做人要有坚守,要坚定不移,这其实也是很多人的价值观,是在民族传承与发展当中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撑,是深深镌刻在民族灵魂深处的精神食粮。
所以,作为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无论是处在多么困难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心中都有自己所坚守的底线。而在这个底线之上,荀子也认为,人应该自强不息,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很多时候靠自己比靠他人要管用得多,做人要有自己的志向和信念,要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这其实是荀子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社会性死亡的人,他们其中有大部分都是因为不将希望寄于自己而寄于他人所造成的,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自强不息德君子,那么人生想必不会差,社会或许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