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儒家思想一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解析!
谈及儒家思想一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解析!
谈及先秦诸子百家,怕首先浮现自己脑海的便是儒家吧谈及儒家思想一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解析!,可见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的深远。对于儒家思想,想来大家褒贬不一,但是,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怎么会没有可取和借鉴之处呢。今天便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儒家思想吧。
一、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并不是铁板一块,在初期便有很多流派比如思梦学派与荀子学派等。
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以下几位: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以好学著称,并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孔子一生的言行论著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美学思想。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谈及儒家思想一下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解析!,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是对于当时的社会秩序和制度来讲,体现其秩序的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思想虽然与孔子、孟子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范筹,但有其独特见解,自成一说。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则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孔子、孟子在修身与治国方面提出的实践规范和原则孔子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贡献,虽然都是很具体的,但同时又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成分。孔子竭力强调“克己”、“修身"”、“为仁由己”等。
而孟子则以“性善”为根据,认为只要不断扩充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求其放心”,即可恢复人的"良知”、“良能”,即可实现“仁政”理想。
董仲舒西汉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儒学家。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并延续至今。其教育思想和“大一统”、“天人感应”理论,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教化、重礼乐。认为君主的重要职责就是实施教化,而仁、义、礼、乐都是治道的工具,古代圣王所以能够长治久安,都是礼乐教化的功效。由此得知,董仲舒认识到教育作为统治手段的重要作用。
二是兴太学、重选举。董仲舒认为,这两种具体措施必须统一在一种指导思想下,才能发挥为当时政治服务的作用。他指出当时思想的不统一,会妨碍政治的统一。因此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便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
二程指的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程颢、程颐的并称。二人都曾就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北宋时理学兴起,以程颢、程颐为代表的新儒学者面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和儒学式微的局面,以儒家伦理为本位,批判地吸取佛、道精致的思辨哲学,创建理学思想体系。二程的心理学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南宋朱熹正是继承和发展了他们的学说。
二程的心理学思想较为丰富,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的地位也至关重要,因此后世称为“身心之学”或“心性之学”。他们的最高哲学范畴是“理”,它作为绝对本体而衍生出宇宙万物;他们的最高心理范畴是“心”,它作为“理”的等同物而产生人的形体:“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动静观、格物致知论和心理理欲论。
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
他的心学提倡解放人的思想,摆脱传统的束缚,提倡四民平等,第一次把商人提高到与农民一样的地位。已经有了早期思想启蒙的雏形,心学的内在结构是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构成,在这一结构中,阳明以心(良知)立言,又以良知释心。心(良知)就构成了心学的基石。
二、儒家经典著作:
儒家经典主要有儒学十三经。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据说经秦火一炬,《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 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 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传统观念而言: 《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 《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 《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 后来的《四书》指是指《大学》(《礼记》中一篇)、《中庸》(《礼记》中一篇)、 《论语》、《孟子》,五经则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
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名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也君子乎?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不知己,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四、对古代社会对的影响:
1、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方面:
(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上注意个性差异,善于启发教学.可以说教学经验很丰富。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这一方面比上欧洲西方国家的宗教和神论思想不知道进步多少倍,是典型的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偶像和神。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认为自然秩序是人类理性的根源,而 人类的理性又是人的自然权利的依据。提倡"以农为本",是符合中国古代的实际资源情况的重农思想。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如果说西方文化是"智"型文化,那么我们中国文化就是"德"型文化,这一德型表现在政治上,也有积极的一面:忠于国家,抵御外来侵略,刺杀暴君,直谏犯上.很了不起的民族精神!
(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使逻辑推理和深刻解释事物的规律的理论没萌芽,不如西方人那么追根问底,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道德和责任标准压制了人的创造性,这也和历代帝王的意志合拍,被其利用,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三纲五常,家长专制,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置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历代帝王也不重视科学技术,把一些科学成就说成"淫计小巧"。
五、对现在社会的影响: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 “仁政”学说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论,其“仁政爱民”、“民为贵,君为轻。”、“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有助于国家引以为鉴,规范自身施政行为,规范社会统治和管理,对社会的安定、和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儒家思想对促进统一、和平有现实意义
“国泰民安”是任何时代国人的期盼,其前提条件是国家统一与和平。儒家思想充满了统一、和平理念。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3、儒家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极其深远
儒家“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 “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可以接受教育的制度,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用行动践行儒家教育思想,更是惠泽亿万普通人家尤其是贫困之家。“
对待儒家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儒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把儒家思想的价值和理念发扬光大,把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大跃进。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