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美与丑,世人总有着太多观点
、善与恶、美与丑,世人总有着太多观点
对与错、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众说纷纭,但很难找到一个准确的标准。例如先秦儒家哲学九讲,有人后退并撞到了停在后面的另一辆车。他下车后,见无人察觉,便上车迅速离开,造成他人财物损毁后逃之夭夭。这种做法无疑是错误的。善恶都属于恶的一面。如果他下车后,发现有很多人在看。他虽然心里不想赔,但迫于舆论压力,他写了一张便条,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最后按照价格赔偿了失事车主,那么从这个结果如何判断善恶?
世界瞬息万变,但无论如何变化,基本规律都无法改变,维系人际关系的道德标准也无法改变。三千年前的善恶,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依然会得出同样的结论;而今天的善恶,以三千年前的标准来衡量,也会计算出同样的答案。因此,对于上述情况,完全可以用先秦儒家思想来分析善恶。
台大傅培荣教授在其《先秦儒家哲学》中,提出了三个判断善的原则:一是内心真诚;另一种是沟通对方的期望;三是遵守社会规范。其中,社会规范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基本要求,无异于我们判断善恶的底线。然而,良好的行为并不代表良好的动机。即使一个人的言行符合社会规范,但内心缺乏诚意,也不能称为好人。这就是上述案例的主角。
傅培荣教授师从方冬梅、于英石等著名学者。傅培荣教授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儒、孟、老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儒家经典解读方面造诣颇深。 《先秦儒家哲学》是台湾大学傅培荣教授开设的公开课,共16讲。这本书是根据他的讲义编写和修订的。对《论语》、《孟子》、《易经》、《易经》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也指出了《荀子》的出入。本书是傅培荣教授多年研究儒、孟、儒的精华。它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全书具有三个特点。
一、简单来说
我们不能在生活经验之外谈论儒家哲学。如果它只存在于乌托邦或教室里,而离开教室,完全抛在脑后,那只是诽谤和教条。
先秦春秋,诸侯四分五裂,兵马遍地,礼破乐曲,民不乐、善与恶、美与丑,世人总有着太多观点,社会没有规范,也没有善恶的标准。寻找人生出路,儒家由此而生。如果晦涩难懂,孔子是如何教育他的七十二弟子的?如何引导君主仁政爱民?如何让儒学穿越三千年的历史,流传到现在?因此,儒家哲学并非脱离生活实际,而是源于生活,其目的也是为了在生活中实践。
傅培荣教授的《先秦儒家哲学》结合生活实践,语言通俗易懂,推理通俗易懂。在谈孝道的时候,他通过在窝文三年的丧事,谈到了孝道在生理、心理和伦理上的需要。三年孝顺是身体方面的;如果不孝顺,就会心烦意乱,这是心理方面的;以三年的孝心表达对父母的尊重和爱是一种道德方面。由此不难理解儒家哲学从生理、心理到伦理规范形成的全过程,由浅入深。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儒学,傅培荣教授在书中引用了很多中西历史故事。在谈到儒家为何重视教育时,他谈到了一双可以毁灭一个国家的象牙筷子。有人送给商纣王一双象牙筷子。季子叔发现自己很喜欢,心里不爽。因为用的是象牙筷子,所以要求玉碗里盛满美味佳肴。于是,纣王开始吃喝玩乐,最后,酒池肉林,灭国。所以孟子说:吃饱穿暖,不教而安居乐业,近乎禽兽。因此,儒家通过教育激发良知。这些生动的例子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儒学的思想内涵。
二、严谨细致
傅培荣教授指出,哲学研究有三个重点:一是理清概念,二是制定标准,三是构建体系。观念是最基本的问题。如果概念不明确,那么自然就无法制定标准和构建系统。
在谈到“善”时,傅培荣教授首先明确了善的概念,即实现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通过“善”的概念,明确了判断善的三个原则,即内心的感受要真诚,要传达对方的期望,要遵守社会规范。最后,构建了儒家“天”与人的体系。
哲学家有一个特长,他会先歪曲别人,然后批评,这也是“稻草人谬论”,先造一个稻草人,然后贴上名字,说某某是用枪射死的箭。如果你想加罪,没有任何借口。也是如此。但如果概念清晰,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有清晰的定义,那就完美了。
傅培荣教授主张,研究先秦儒家哲学应从原文入手,理解经典应确保经典内容和谐、与经验相一致。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我非无教。”很多注解都是“孔子说:给我十块肉干作为见面的礼物,我从来没有不教我”。是的。”看《论语》的时候,看到这里,感觉很不理解。傅培荣教授查了这句话的十三经索引,“既然……上面”这个句型出现了3次、善与恶、美与丑,世人总有着太多观点,都意味着年龄增加,意思是几岁以上。比如“牙生下来,都记在版里”,就是说户籍只能从牙开始。
另外,东汉郑玄批《书修》为“十五岁”。古代贵族自己进了大学,想给老师十串肉干,所以用“行修修”的仪式来代表十五岁。因此先秦儒家哲学九讲,傅培荣教授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十五岁以上,孔子就不教了。而这样的解释正好能体现出孔子作为教育者的心路历程,也解决了我多年的疑惑。
三、独一无二
先秦儒家哲学体现了傅培荣教授的“人向善”的观点。他认为,人不是生来就有道德的,道德是人自发的要求。
自宋明以来先秦儒家哲学九讲,大多数人都主张人性本善。我们背诵的《三字经》第一句是“人之初,性本善”。傅培荣教授认为,这是因为宋明学者歪曲孟子提出的“性善”,提出“性善”论,以反对佛道家“性善”的说法。是空的”。
他讲述了他在耶鲁大学学习时的一段经历。在与神学院教授的对话中,神学院教授问他:“你说人性本善,那中国有坏人吗?” “是的。”中国人会做坏事吗?” “是的。” “人性本善,恶从何而来?” 结果傅培荣教授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从此下定决心要彻底了解儒家的人性论。
他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要内涵是诚。 人的成就是止于完美。孟子曰:人本善,水落也。志向是内心对善良的向往,力量来自真诚。只要真诚,就会形成要求自己做好事的力量,不做好事就会感到不安。 “人性向善”理论贯穿全书,对书中提到的《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等儒家经典进行了清晰的解读,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哲学》一书中所包含的思想博大精深,但并不神秘和生涩,其中很多对我们的成长都是有益的。因此,本书不仅可以打开儒家殿堂的钥匙,还可以作为提升儒家修为的阶梯。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出我们成长的正确方向。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