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论文: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
哲学论文: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
哲学论文: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论文摘要: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儒家的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的研究;儒家所述的礼节原则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儒家所论的男女之间的规范与当代大学生爱情婚姻的研究;儒家的道德修养论与当代大学生自律精神的研究。儒家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当代高校德育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儒家的人格思想、礼节原则、男女之间的规范、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等方面的内容与当代高校德育相结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孔子的学生子路曾请求孔子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先进》)孔子不仅关心每个生命从少到老的幸福,也希望全社会的人们都能过上一种安泰祥和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含有丝毫的逼迫与紧张,纯粹是享受当下的生活,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之所以喟然长叹,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还未达到这种状态,颇有需要漫漫求索的味道。儒家不仅关心当下生活着的人,更关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道。
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是儒家人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过:“以顺为正者儒家伦理哲学,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道是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为此可以禽去富贵,甘于贫贱,不惧威武。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由此可见,道是儒家君子全部生命意义之所在,真正宣扬了人的价值的可贵。《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毫不懈怠,不断前行,是儒家又一宝贵的人格思想。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不厌,诲不倦,正是孔子难得的品质。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反映了这一品格。孔子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荀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苟子·劝学》)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儒家的19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而凡人之所以难有所为,关键就是易厌、易倦,然后就松懈不前。他们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迪。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同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之所以没顺着子贡的问话而答,是因为如果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还很把自己的贫和富太当回事,时刻不忘自己或贫或富的状态,这样心中就有所驻,不是通明一片。所以更高的境界应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而从容。这样的从容、达观在孔子的生活中时时有所体现。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是如此。在这方面,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得更让人佩服。孔子这样赞叹他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路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认可自己的生存境遇,没有虚荣心,这样他才能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坦坦荡荡地与穿着狐裘的人同立一起,却丝毫没有自卑的羞耻感。对比儒家的人格思想来看今日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笔者认为,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多能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表现了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但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成分多些,为国、为民的成分少些,也就是“谋食”的人多,“”的人少。
正因为如此,一旦实现目标的过程遇到困难,就转变方向,勇猛精进的斗志不能保持长久。尤其是在今El的商品经济时代,金钱的诱惑会让人把“道”忘记得一千二净。《礼记·聘义》说:“敬让之道,君子之所以相接也。”《礼记·曲礼》开篇便说:“毋不敬。”孔子也曾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这些都鲜明地点出了敬让是礼之本质。有了敬让的原则,在各种生活情境中,自然能处理得比较妥贴。这些细节在《礼记·曲礼》中随处可见。如在家里,“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到人家作客,“户开亦开,户阖亦阖”。送人礼物时,“赐人者不日来取。与人者不问其所欲”。遇到丧事,应是“临丧不笑。望柩不歌。送丧不由径”。梁漱溟先生曾说:“所谓礼者,是人情的自然要求儒家伦理哲学,并不是人情外面假的形式。”与人交往量力而行,不可言过其实。孔子曾批判过这种没有行动,仅用语言讨好人的做法。他说:“巧言令色,鲜以仁。”所以《礼记·曲礼》这样规定:“问疾弗能遗,不问其所欲。见人弗能馆,不问其所舍。…‘贫者不以财货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其宗旨在于培养人的真实无妄的仁爱之心。《礼记·曲礼》说:“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
”正因为君子不要求他人全心喜欢自己,也不要求他人全力为自己尽忠,所以才能使得交情完美地保持下来。同时,孔子也满怀信心地告诫我们:“德不孤,必有邻。”精力放在完善自己的品德上。人们在交往中难免会群居。群居应注意什么呢?孔子曾感叹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哲学论文: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难矣哉!”孔子是非常反对不以善道相切磋,终日言而不及于正义,却专好耍小聪明的群居的。此外,群居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要“群而不党”。只要是以道相处,以和相聚,一定不会结党营私的。人际交往是困扰大学生的一个难题,因为未能真正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或者行动力不够。如敬人,初次相见很敬,但在一起久了,就不敬了。渴望有好的人缘,希望自己在困 难之时有人能伸出援助的手,但常常事与愿违。其根本还是 语言的花架子太多,而助人的行动太少。 此外,大学生的群居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即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哲学论文:关于儒家伦理思想与当代高校德育教育研究,有的甚至打群架;还有的拉帮结派,影响团结。面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问题,重温儒家经典中的日常交往 的重要原则,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会有很大帮助。 《周易·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 所错。
”这段话解释了人类社会文明产生的过程。不难 看出,儒家十分重视男女之间的关系。 这一思想在《礼记》中还有论述儒家伦理哲学,如《礼记·郊特牲》有言:“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 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 之道也。”《礼记·昏义》说:“敬慎、 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昏礼者,礼之本也 ’。”《礼记·中庸》说:“君子之 道,造端乎夫妇。”由于先人把婚姻看作是为了结两性 之好,而不仅仅是为了两个人结合为伴侣。因此,男女之间 一旦缔结关系,所要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就更强烈些, 因此,对婚礼也更看重,即“昏礼者,礼之本也”。 今天,高校恋爱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缺少一种“敬慎、重正”之心,选择恋人随意,更换恋人 轻率。没能深入了解对方,就开始租房、找旅馆同居。带着 这样的心态选择恋人,未来很难有幸福的婚姻。所以,要培 养学生对爱情的敬慎、尊重之情,使他们在恋爱时就应自觉 地承担起对家族、对社会的责任,而不要看成仅仅是两个人 自己的事情。 一个人要想达到很高的道德境界,最主要的是自身应有好德之心,成德之愿。
孔子曾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 者也。”说明好德之心得需要人用力才能具备,不像好 色之心那样天然自成。孔子还说过:“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这就告诉我们:成德,自己是起关键作用的。 否则,别人再帮忙,自己没行动,也不会有任何收获。 孔子学生曾子这样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也说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师生二人 都强调内省,是因为一个人起心动念,举手投足,善与不善, 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真实动机。如果自己不内省很容易变 成沽名钓誉,这就完全走向了道德修养的反向。由此可见, 内省是发现过错,提高道德修养的最基础性的工作。 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实际就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那么找到过错后应持怎样的态度呢?儒家先哲早就给了我们答案。 首先,要敢于批判自己的过错。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孔子 不满意当时多数人对过错的态度,曾这样感叹过:“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小人 之过也必文。”它表达的是人们明明知道自己有过失, 不但不责备自己,反而还一定要想方设法地加以掩饰。孔子 从反面告诉我们对待过失的正确立场。其次,改错要有行动。
因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这才是过错 的真正实质。所以应该有“过则勿惮改”的精神 和勇气。孔子之所以能成为万世师表,是因为孔子时刻担忧 自己的是“不善不能改”。 当今时代,许多人把金钱做为评价人的价值尺度,把成德、内省、改过等做人的必要程序大多省略了。把做人的自律精 神消解,就等于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溶质稀释了,这就是虽然 物质水平提高了,可仍旧感觉不到快乐的最主要原因。大学 生在道德修养方面如果能深深体会儒家先哲的思想,那么他 们一定会把修身当做要务来做,去体会做人的价值和乐趣, 如此一定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及时内省找错,然后再改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