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3个原因,你知道吗?

儒家思想的3个原因,你知道吗?

持续日更第80天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儒家思想一直是我们国家的主流文化思想。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儒家思想也曾遭遇过大滑坡,差点淹没在历史长河里。比如秦朝的“焚书坑儒”,新文化运动的“打倒孔家店”,都曾让儒家思想一度奄奄一息。

庆幸的是即使遭遇了如此大的重创,儒家思想还是熬过来了,是什么让它能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能够历经2000多年还屹立不倒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与时俱进

孔子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时,特别强调“礼”,他希望春秋能回到西周时的礼制。

所以儒家思想的包容性体现在哪,当弟子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时,他的回答是“克己复礼”。

然而,西周纷繁复杂的礼制,早已经不能适应春秋时期国家的发展了。

众所周知“春秋无义战”儒家思想的包容性体现在哪,各国都忙于战争,连生存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礼”?

在这种情况下谈“礼”无疑显得有点矫情,更何况像西周那么多的礼制,执行起来也是麻烦重重。

正所谓“大道至简”,孔子后来也意识到了“礼”应该化繁为简,大家能和谐共处就行,所以他提出了“礼之用儒家思想的包容性体现在哪,和为贵”的思想。

这正说明了儒家思想也是在与时俱进,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孔子之后的孟子、荀子和董仲舒等人,都根据自己所处的时势不断迭代儒家思想的内容,使它能变得更接地气,更为众人所接受。

可以说,儒家思想依靠一直在自我进化,所以做到了适者生存。

2、人文情怀

儒家思想能从古代到现代一直生生不息,除了它的与时俱进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具有人文情怀。

当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时,他的回答是“爱人”。

“爱人”这两个字看似简单,却有着“普度众生”的人文情怀,因为孔子希望自己和弟子都能有大爱,去关爱每一个人。

因为“爱人”:儒家思想的3个原因,你知道吗?,孔子宣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爱人”,孔子宣扬“君子学道则爱人”;因为“爱人”,孔子宣扬“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这些都体现了儒家思想悲悯世人的淑世精神。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文情怀,才会有那么很多人支持儒家思想,并不断帮助它发扬光大。

:儒家思想的3个原因,你知道吗?

3、照亮人性

在我看来,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保持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它的与时俱进和人文情怀,最重要的是因为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在他看来,每个人的人性都是相近的,但是通过学习后,却会相差甚远。通过学习克服人性的弱点,是儒家思想照亮人性的不二法门。

以孟子为例,如果没有“孟母三迁”,他很有可能在周遭恶劣的人文环境下,一边长大一边学坏。学坏了的孟子,最终在“贪嗔痴慢疑”这些人性弱点的推波助澜下,变成一个祸害社会的人。

幸好孟子有一个靠谱的母亲,她把儿子带到了书塾附近居住。孟子因为周围的小朋友都喜欢读书学习,自己也受到影响爱上了读书学习。他日后更是深受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并成为了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为什么能变成“亚圣”呢?

因为他的人性被照亮了。孟子通过学习,不但克服了“贪嗔痴慢疑”这些人性弱点,还进一步完善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这一能照亮统治者人性、造福民众的思想。

在我看来,照亮人性是儒家思想的终极意义。

著名哲学家尼采曾说过:“杀不死我的,终将使我强大”,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儒家思想。

虽然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蒙受了很多的磨难甚至一度到了消亡的边缘,但是儒家思想依靠自己的与时俱进、依靠自己的人文情怀、依靠自己的照亮人性,一次次完成了触底反弹。

“杀不死我的:儒家思想的3个原因,你知道吗?,终将使我强大”,这就是儒家思想存在的最大价值!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