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元朝抵制儒教,最后却不得不依靠儒家思想来巩固皇权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从汉武帝开始,汉族政权所推崇的主流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只是在中国古代总有一些时代是由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的,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过程中,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了入乡随俗逐渐汉化,不过其中也会有意外存在,元朝就是一个一开始坚决抵制儒教的朝代。元朝时期,统治者重视的是宗教文化,而不是儒家文化,只是统治者并没有坚持住很长时间,元朝的统治者在进行文化思想转变的过程中,终于认识到了汉族儒家文化的精髓,他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不依靠儒家思想文化来巩固皇权的话,元朝的统治时间可能比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还要短。在元朝初期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元朝政府坚决抵制儒教的行为,其实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开始出现裂痕,为了巩固皇权,元朝不得不依靠儒家思想来进行弥补。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元朝初期对于儒教的抵制

元朝由蒙古族建立,它算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一个大统一王朝。元朝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迅速和成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非常欣赏带有宗教气质的知识分子,蒙古族的统治者在没有建立元朝之前对于儒家文化并不信仰,一些熟知儒家文化的儒生在这些蒙古贵族的府中只能够做一些幕僚工作。元朝的统治者普遍都没有太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却缺乏基础的理论积累。在元朝刚刚建立之时,为了能够把这个庞大的国家统一起来,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统治手段,忽必烈想出了一个借助宗教来治理国家的办法。当时的忽必烈接见了100多个天主教的教会长老,当时的他对于基督教、道教以及回教一视同仁,并在各个地方政府设立了管理宗教的统一机构即宣政院。而相比于其他国家以及小众的宗教信仰,元朝的统治者对于佛教非常的重视,当时佛教的最高领袖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帝师。根据《元史》记载:“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族款氏也。相传自其祖朵栗赤元朝儒家思想,以其法佐国主霸西海者十余世。……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命制蒙古新字,字成上之。其字仅千余,其母凡四十有一。”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其实元朝统治者的这种想法非常好理解,他们是想用宗教为思想工具,用宗教的思想来统治人民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元朝儒家思想,那就是当时占据总数人口比例最大的汉族人民早就接受了上千年的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在统治者的佛教思想的强势熏染之下并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所以元朝统治者所实行的这一套佛教思想统治收效甚微,这其实就像是汉人的儒家文化对于蒙古族人民的影响一样,双方都试图把对方拉到自己的阵营里,却都无法达到目的。元朝的统治者之所以重视宗教轻视儒教,除了想用宗教思想来统治汉族人民之外,最重要的是想压制住汉族文化对于蒙古族的渗透,他们在不重视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压制了儒生的发展和地位。蒙古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普遍崇尚高武力值,同时蒙古族的人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但是汉族传统的思想却是非常看重读书人,汉族之中传统儒生的地位相比较高,而且这些人在社会中的影响比较大,这些拥有自己思想和独立思考的人才是最难管理的一批人。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压制这些汉族的知识分子,元朝的统治者在最开始的时候采取的是不接受儒教同化的政策,他们想通过这种抵制儒教压制知识分子的手段来更好的教化和管理汉族人民。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为了压制住儒家文化的发展和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当时的元朝政府甚至一度废除了科举制度,在中国传承上千年的科举取士制度在元朝成为了废物,直到元朝建国42年之后,这种科举考试制度才再一次地被恢复。在元朝时期的官员考试和选拔制度当中,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歧视,元朝大部分的高级官员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汉族官员想要在政治仕途上步步高升几乎难于登天,这样的政治潜规则就造成了很多儒家文化的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现象。对于元朝的统治者来说,失去了这些汉族知识分子的知支持就相当于失去了绝大多数的汉族百姓支持。可能在统治前期,元朝的统治者并没有察觉出失去汉族人民支持的政权究竟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元朝统治者的这种抵制政策已经对政权的巩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元朝统治的开始认识到自己抵制儒教的做法对政权的危害之后,他们就不得不开始依靠儒教来维护自己的政权统治,元朝的统治者不得不依靠众多的儒家知识分子来巩固自己的皇权。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元朝统治者对儒教态度的改变

以民为本这种说法从来不只是书面用语,在元朝统治者抵制儒教压制儒家知识分子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终于认识到了在汉族人民的心中,传统的儒家道德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想要把儒家文化的影响彻底的剔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想要抵制儒教也是难于登天的事情。而且元朝统治者的这种过于极端的改变方法已经威胁到了政权统治的稳定性,在意识到这些压制政策内在的危险性之后,元朝的统治者不得不开始改变原有的策略,他们开始依靠儒家文化来维持自己的政权统治,对于汉人儒生的压制政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元朝对待儒家的态度》一文可知:“在忽必烈的重要宰辅中,后世比较知名的是以廉希宪、王文统、刘秉忠、姚枢、赛典赤瞻思丁等,……在蒙古内战中,忽必烈深深地体会到他能击败诸王的原因是他有江南数千万的汉人,可以助他像洪水一样淹没那些没出息的诸王。”对于儒生的认可和任用是元朝统治者由重视宗教人员向重视儒家知识分子方向发展的一个信号,其实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并没有真正的认同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但是他们却非常深刻的认识到了儒家思想文化对于巩固皇权和政权的加持作用,在处理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事务之时,忽必烈开始意识到儒者能够治理天下的真理,合理的利用这些儒家知识分子就是最轻松的一种巩固政权的方法,而大规模的运用儒家知识分子的做法,其实就相当于元朝统治者已经认同了儒家思想文化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在汉族人民的土地上行使统治权力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必须要向儒教妥协,不然这个统治政权的寿命可能会变得很短。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根据《元代》一文可知:“忽必烈是一个正在被汉化的君主, 起码在政治上他认识到需要如此,包括元朝的建立也有这样的寓意。……这表明“他所统治的国家,已不只是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原封建王朝的继续”,将一个新兴的、 处于上升阶段的北方游牧民族纳入了华夏文化思想体系。”忽必烈是第一个意识到实行汉化必要性的皇帝,在汉族人民占据主流地位的社会之中,承认汉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政治方面的平衡,同时这也是巩固皇权的一个手段。除了大规模的运用儒家知识分子以及提高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之外,恢复科举取士制度也是重新重视儒教的一个体现。元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依旧遵循着以儒家文化知识为主题的考试体系元朝儒家思想,在科举考试制度之中,儒家文化的经典书籍是科举的必备选项,科举制度考试内容的选择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直到这时,元朝的统治者才不得不承认汉族的儒家文化才是实现治国之道的根本。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来说,实行一定的儒化和汉化是对巩固政权的一种必要妥协,皇权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流文化体系的稳固。

元朝吉思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你知道吗?

左迁右侍郎言:

元朝的统治者从坚决抵制儒教以及儒家知识分子,到不得不接受甚至依靠儒家文化来治理国家、巩固皇权的过程,充分说明了在少数民族政权面对多数汉族人民的情况下,对于主流文化的抵制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做法,上千年的文化底蕴不可能凭借十几年的思想抵制就彻底消除,在否定整个民族文化基础的同时会肯定会遭到很严重的反噬。

参考文献:《元史》、《元朝对待儒家的态度》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