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民俗名词解释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无排版文字预览
物质民俗名词解释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无排版文字预览
以下为《马哲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从感觉上直接或借助中介间接地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能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并能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所改变和确证。
相对静止:就是指运动着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运动是标志物质根本属性的哲学范畴。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思维。应用到物质上的运动,就是一般的变化。运动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社会意识,作为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是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的总和。社会意识结构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并受政治结构的制约。
个体意识:社会成员个人独特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在自身头脑中的反映,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群体意识:指由一定人群结成的社会共同体,对它们的共同社会地位、共同利益以及共同生活条件等的反映,是群体共同实践的产物。
社会心理: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的、不系统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
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过程;这种反映遵循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时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实践:人能动的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物质民俗名词解释,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它包括自然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社会存在(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而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意识活动的过程,也包括意识活动的成果(人的欲求、愿望、情感、意志、目的、信念、思维、观念等),是知(知识)、情(情感)、意(意志)的统一体。
联系 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矛盾是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认识活动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实践和认识不断分离重合,每次循环都从低级到高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物质民俗名词解释,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次循环都尽到了比较高一级的程度。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
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使之适应人的需要的物质力量,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或物的系统。
生产关系就是生产力诸要素相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的。
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制度、设施以及思想体系,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以及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
国体: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物质民俗名词解释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无排版文字预览,统治阶级联合哪个阶级,反对和镇压哪个阶级,这是规定和划分国家类型的主要依据。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和管理自己的国家政权实行统治的问题。
社会形态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结构类型,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生产关系 (社会经济结构) 同与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结合而成的社会总体结构。
阶级斗争是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斗争。争取和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是阶级斗争的实质内容。
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物质民俗名词解释,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的社会矛盾,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先进生产力:体现新的生产技术、代表同时期最高发展水平、充分反映生产力发展必然趋势的生产力。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事物质财富生产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财富生产的脑力劳动者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的群众路线,它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不同于自在自然和自身生物本能的东西,如生产工具、社会制度、观念习俗等。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种基本形态。狭义的文化就是指观念文化。
文化创新是指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突破原有文化的局限,赋予新的内容与形式,也就是通过新的创造为文化增添新的成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以及普遍价值的根本看法,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符合与违背意愿的总体观念物质民俗名词解释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无排版文字预览,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见解。、
价值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表象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的再现
[全文已结束,注意以上仅为全文的文字预览,不包含图片和表格以及排版]请点击下方选择您需要的文档下载。《马某某》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教学实践报告————经典著作研读《矛盾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点格言、名句、诗词、谚语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汇总马哲の背诵内容哲学第四单元综合习题2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三级项目实践说明2020年XX一中高2021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 思想政治试题答案《马某某》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工作述职报告心理学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过关)--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最新试题XXXXX过关滚动单元卷》(解析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过关)--学年高二政治必修四《最新试题XXXXX过关滚动单元卷》(原某某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提纲考研政治1000题多选陷阱浓缩整合版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及标准答案
以上为《马哲名词解释》的无排版文字预览,完整内容请下载
随便看看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0以儒学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挑战与路径探索
- 2024-07-19米德的文化决定论:社会条件与文化机制对个体和两性人格的影响
- 2024-07-19解析技术决定论:技术自主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2024-07-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下的中国社会变革
- 2024-07-12儒家和孔子的智慧:对我们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启示
- 2024-06-24探索儒、道家社会治理思想对国家治理的启示
- 2024-06-21佛教在 21 世纪的社会价值及其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
- 2024-06-21中国佛教如何与世俗社会伦理道德相协调?揭示其丰富社会内容及重要意义
- 2024-06-20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推进宗教中国化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