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题为《心理咨询学视角下的佛学》的精彩讲座
1月12日,农历腊月初七,佛成道纪念日的前一天。遥想2707年前的此时时刻,那位接受牧羊女供奉的乳糜,已经恢复了苦行致弱的身体的沙门乔达摩,正宁静祥和地坐在菩提树下,是怎样思索着宇宙人生的真谛?——翌日凌晨,他将彻证实相佛家核心思想,此后人世间才有了佛陀!2707年后的今天,追随佛陀的足迹,成都文殊院烦恼咨询室、青年佛学会心理学社、空林研修读书会的志工与学员有幸邀请到了江西佛学院的宁铂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心理咨询学视角下的佛学》的精彩讲座。宁铂老师从临床心理学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心理学与佛法思想的一些异同之处,显示了现代科学的心理学与传统的佛法智慧有着怎样的相互裨益。
说到宁铂老师的名字,大众的认识是和中国第一神童连在一起。而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宁铂老师在佛学、心理学方面的成就除了圈内人,是鲜为人知的。这次在文殊院的讲座,宁铂老师分别以心理学、佛学、二者异同点三个角度,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精辟的解读:
一、“应激管理”视角下的佛学;
二、“转移”视角下的佛学;
三、“认知行为治疗(CBT)”视角下的佛学;
四、“道德心理学”视角下的佛学。
一、“应激管理”视角下的佛学
“应激”指的是由外界情况变化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引起“应激”的对象叫“应激源”,产生的情绪反应叫做“应激反应”。用佛法的话说,就是根尘相对的逆境,产生了烦恼的现行。不良情绪是佛法中常说的“嗔心”。所以,心理学解决应激问题,相当于佛法中对治烦恼,特别是“嗔”这种烦恼。
心理学和佛法在解决不良情绪上有何区别呢?
从两个最明显的方面简要归纳一下:
1.目标不同。心理学要消灭“烦恼”,佛法要消灭“烦恼+烦恼的原因”。
心理学中认为,人对“应激源”所产生的“应激反应”是正常的,只有当“应激反应”发展到“临床相(心理问题)”的阶段才需要干预。用佛法的话说,心理学的观点是,面对逆境生起有嗔心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只要不是长期严重困扰,严重到要看医生的地步,就不用干预。因此,在入手点上,心理学以不良情绪发展到临床相的过程为切入点,着手于阻止临床相的产生,而不太关注不良情绪的最初产生。佛法不仅关心应激反应发展到临床相的阶段(瞋心烦恼现行),更关注如何减少烦恼的产生,而佛法的根本致力点在于,对境逆缘现前时根本就不生起“贪嗔痴”烦恼。
2. 工作重点不同。心理学采取“亡羊补牢”,佛家提倡“防患于未然”。
心理学提出应激管理的概念,其意在应激反应发生之后,通过种种有效手段调节情绪,防止“临床相”出现,这是亡羊补牢的方法。佛法也解决情绪问题,但更多地将重点放在如何防止烦恼心的生起,纵使面对逆缘也不起烦恼。佛法是不是有点“上医治未病”的感觉?
面对逆境,容易产生不良情绪,通过调节情绪,可暂时缓解“应激反应”,但却难以根治,下次逆境现前,难免又生嗔恨。因此,单纯用技术调节,只能用来调伏粗重的烦恼,但却无法彻底解决嗔心的问题。
为什么那么容易生嗔呢?难道真的是一种“本能自然”的反应,或者是客观世界的逆境太多、无法承受吗?
问题的根源不在情绪本身或者外界环境,而是情绪背后隐藏的思考方式。现代心理工作者发现,面对逆境,情绪反应不是直接生起,而是通过“认知评估”系统“加工”后产生的。宁铂老师通过两个模型解释了这个结果:拉扎勒斯(R.)“情绪模型”及姜乾金“应激系统模型”。拉扎勒斯的模型指出,情绪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的,而是“认知评估”的结果。姜乾金老师在拉扎勒斯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更详细的应激系统模型,包含六个影响情绪产生的轴向,分别是:生活事件、应激反应、认知评价、应对方式、人格和社会支持。
在这六个轴向中,除了生活事件是无常法,难以改变以外佛家核心思想,其他五个轴向都可以直接或间接改变。
可以直接入手的点有三个:应激反应、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其中应激反应通过“转移”技巧改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CBT)系统”改善。
间接入手点有两个:人格和社会支持,属于“道德心理学”的改善范畴。
接下来,宁铂老师就从“转移”、“CBT”、“道德心理学”三个方面,通过对心理学和佛学的反复比较论证,抽丝剥茧般一一讲解了如何对这五个影响情绪的轴向进行改善。也就是说,不管用心理学还是佛法,下面要讲的,就是对治烦恼的方法。
二、“转移”视角下的佛学
心理咨询学中的“转移”是遇到逆境时的一种应对方式,能够调节不良情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其特征是:有意回避“逆境”,通过将心转向某种新的“顺境”来试图“减压”。比如有不良情绪时,用运动、阅读、文体活动、娱乐活动、旅游、禅修等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顺境,以达到减压的目的。
然而,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种用顺境回避逆境的方式虽然可行,但却是不究竟的。尤其是世间人往往一种顺境来转移,佛法认为对于顺境生起的贪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烦恼。所以,在佛法看来,人在面对“逆境”时生起的“嗔”和面对“顺境”时生起的“贪”都是必须处理的问题。心理学将“情绪的好坏”作为“心态好坏”的标准,佛法则认为,对乐受的贪、对苦受的嗔,都是烦恼,都要对治。所以,佛法意义下的“转移”,是必须用“善法”进行转移,而不是以“好情绪”作为目标,用贪来对付嗔的技术在佛法中是被禁止的。
那佛法如何用“转移”的技巧呢?宁铂老师提出两个方向:
1. 面对不能正确处理的“境”时,阻止“不善法”的产生和发展。(已生恶令断除,未生恶令不生。)
2. 面对能够正确处理的、将要作为“转移”目标的新“境”时,生起及发展新的“善法”。(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具体方法,如:不取相、慈悲喜舍、随念三宝、学习佛法、思惟佛法法义、(在新的境中)实践佛法、诵读圣言量等等,种种技术都是基于“四正勤”的。
所以,作为佛弟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别去暴饮暴食逛街血拼了,拜佛诵经试一试。
“转移”固然可以一时调节应激反应带来的不良情绪,但却触碰不到不良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如果要治本,则要从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两个方面来改变,心理学中叫做“认知行为治疗(CBT)”。
三、“认知行为治疗(CBT)”视角下的佛学
在现代临床心理学中,认知行为治疗(CBT)是一组理论严密、科学性强、临床疗效相对最可靠的技术,也是与佛陀的教法最为接近的一套临床心理学系统。CBT基本概念有三: 自动性思维、信念和认知图式。“自动性思维”指的是面对情境时“自然地”出现的、一连串的心理活动;“信念”是对自我、他人及客观世界形成的某种确定的看法;“图式”是习惯性的信息处理方式。从佛法的角度看,“自动性思维”即是根尘相对时种种心所活动的现行,表现为“现行烦恼”;“信念”是观念,相当于“见”;“图式”则是“思维习惯”的一部分,摄于“业有”的范畴一场题为《心理咨询学视角下的佛学》的精彩讲座,表现形式是“随眠烦恼”,最终产生的情绪反应即是“苦果”。
应激产生不良情绪的过程,心理学来讲,是在面对“逆境”时,在“信念”的基础上,通过“图式”产生“自动性思维”,表现出来就是“情绪反应”;佛学来讲,是在根尘相对时(逆境),在“见”的基础上(信念),由于“随眠烦恼”(图式)产生“现行烦恼”(自动性思维),招致“苦果”(不良情绪)。
信念通过认知图式不断形成自动性思维,反过来自动性思维也会通过图式不断加固信念;同时,自动性思维反复串习也会形成图式,信念又会通过图式产生新的信念,三者关系紧密、相互影响。整个认知治疗系统(CBT)就是建立在对这类关系的正确了解和运用上的。了知不良情绪产生的过程,对信念、图式和自动性思维进行观察,主要用内省、观察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并间接推知等方法。从佛法的角度,认清以现行形式出现的烦恼(自动性思维)与以随眠形式出现的烦恼(图式)之间的关系,对于削弱乃至熄灭“烦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佛法主要用“念”和“正知”内观观心、分析名色、分析一连串的内心变化等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CBT)的理论与技术,是解释和应对一般心理发展情况的。人心理状态的理想发展方向,则是道德心理学昭示的内容。
四、“道德心理学”视角下的佛学
观察和调整心理不良情绪,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应激反应”开始,到应激管理方法最基础的“转移”,再深入揭示人心理活动的基本特征:自动性思维、信念和图式,从而进行认知行为治疗(CBT)。这是临床心理学调整和治疗心理问题的路径。
对于人的幸福生活来说,仅仅调整和治疗心理问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心理的正确发展一场题为《心理咨询学视角下的佛学》的精彩讲座,即人格的发展与健全。这属于道德心理学的内容。道德心理学的认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社会中生活,应该能适应社会,用正确的方式和他人合作,自利利他,思想方式健康,社会化程度较高。佛法讲究的是究竟断除烦恼,成就圣道。道德心理学的方向就跟佛法在这方面的导向,非常类似。
道德心理学方面,宁铂老师介绍了科尔伯格()和吉里根()的人格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的社会道德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吉里根在科尔伯格的基础之上,从另一个角度,以关怀责任为道德标准,划分了三个阶段。这两位心理学家的理论和佛陀的人天乘教法竟然是暗合的。
以科尔伯格的理论为例,略如下表:
三个水平
六个阶段
行为特征
心理特征
佛教的视角
前习俗水平
一级,愚民,
惩罚取向阶段
被惩罚才服从规则
唯我独尊
我行我素
仅考虑感官满足,对慈悲喜等善法缺乏了解,达不到人天乘标准
二级,刁民,
个人利益取向阶段
利用规则
为自己谋利
唯我独尊
我行我素
仅考虑感官满足,对慈悲喜等善法缺乏了解,达不到人天乘标准
习俗水平
三级,良民,良好的人际关系取向阶段
维护与他人的良好人际关系
推己及人
自他交换
了解慈悲喜等善法的缘起并感性实践,达到人天乘标准
四级,良民,社会责任和义务取向阶段
维护文明社会的
制度
卫道士,
克己复礼
在理性层面了解慈悲喜等善法缘起,并积极履行实践并弘扬,达到人天乘标准
后习俗水平
四级半,良民,
思考中的良民阶段
维护文明社会的
制度
独立的积
极思考者
在理性层面了解慈悲喜等善法缘起,开始了解社会智慧,走上通向“智者”的道路
五级,智者,
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行为从社会契约的基础出发
理性思考
择善固守
从社会契约层面全面而正确地了解慈悲喜等善法的缘起,达到世间“智者”的水平
六级,大智者,
社会契约超越阶段
行为从普遍伦理
原则出发
随心所欲
而不逾矩
从普遍伦理层面全面而正确地了解慈悲喜等善法的缘起,达到世间“智慧”的高峰
按科尔伯格理论,人的人格水平是应该在7-11岁进入第三阶段,达到习俗水平。但遗憾的是,现实社会中,很多成年人的人格发展水平还未达到习俗水平,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状态仍然停留在前习俗水平阶段。前习俗水平的人格状态社会化程度较低,即是平常所说的“巨婴”。就个人而言,心智需要不断地提高,习俗水平的人格发展,是善良的发展;后习俗水平的人格发展,就完全是智慧的发展了。就社会而言,社会要有飞跃性的发展,离不了后习俗水平人格的人;就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也需要尽可能多的习俗水平人格的公民作为中流砥柱。所以,善良和智慧是为真正的普世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要改善人格,需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理念等等。拥有健康人格,心理问题自然无从入侵。所以解决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格道德的发展。缺乏道德意识,只考虑自己的人,就是前习俗水平的人,注定无法在世间获得幸福。
佛法的观点,世间最为痛苦的生命状态是地狱、饿鬼、畜生。相对来说较为幸福的是人天善道,也即是人天乘教法。人天乘讲究的是以布施奉献等善法积累善因(十善业道)。出世间的善即圣道,出世的阿罗汉道与大乘佛道都是以智慧为核心。所以,可以发现科尔中伯格的人格发展理论,可以说是从心理学的科学方面暗合了佛法,也可以解释太虚大师的诗偈: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尾声:
原本计划三个小时的讲座时间,宁铂老师讲了足足四个小时。四个小时之中,弘法利生部总干事亦乐法师、干事亦真法师,空林佛学院班主任慧因法师,抛除一切事务,专心致志地全程听受。文殊院烦恼咨询室、青年佛学会心理学社、空林研修读书会的志工与学员,接受了这场思想盛宴,无不生起莫大的信心与热诚。
亦真法师总结说,这次讲座,给了自己莫大的启迪,自此重新审视心理学。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包含着符合佛法善道思想的普世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佛法,发现很多佛法传统的修行方式,背后有着如此“科学”的价值。现代社会的今天,不仅仅需要对传统佛法进行深入把握,更需要对心理学等现代化科学广泛学习与思辨汇通,进而促进佛法在现代化的今天指导自己断除烦恼,也发挥更积极的社会作用。
文殊院烦恼咨询室和青年佛学会心理学社佛家核心思想,就是响应文殊院建设心灵家园号召的积极努力的学习与实践。空林研修读书会更是以广学多闻、深入学修,在现代化今天传承佛法为己任。在宁铂老师思想盛宴的款待之下,大家对佛法、对心理学,以及对现代化今天的自我使命有了更清晰与坚定的认识。
撰 文| 周 立
美 编 | 小 沉
往期推荐
随便看看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
- 2024-07-01佛学核心思想: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的关系解析
- 2024-06-26福耀玻璃曹德旺:30 条人生和商业哲学,成功背后的基因
- 2024-06-25太极文化:中华文化的精髓,哲学思想的传承,中国人的思维密码
- 2024-06-12禅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融合多种文化思想的东方精髓
- 2024-06-03深入解读佛家心理学思想:探究心物与形神问题
- 2024-05-24(李向东)用智慧使用你的财富,财富应分为四份
- 2024-05-22方教授谈印度佛教哲学:不属于中国哲学的传统
- 2024-05-19面对离间计,孔子怎么做?——汉画像石
- 2024-05-16(每日一练)南宋格律词派的开山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