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导语

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洪丕谟被学术界誉为“奇人”、“江南才子”、“上海滩上一枝笔”。《洪丕谟精品集》从书法、佛道、中医、养生、风水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洪丕谟的文化贡献。在这些著作中,丕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入浅出、灵动自如的文笔,或高屋建瓴,或纵横捭阖,充满智慧地从不同的角度,把读者带入到一个个别具姿彩的洞天福地。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以清简恬淡的笔调,围绕佛门相关的组织沿革、佛事功课、衣食住行、节日礼俗等娓娓道来,笔触所及,细致生动如亲历亲证。

内容提要

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洪丕谟先生精研佛教文化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作为居士,他对佛门的生活细节也一样如数家珍。《佛家的生活》(原名《佛教生活风情》)以清简恬淡的笔调,围绕佛门相关的组织沿革、佛事功课、衣食住行、节日礼俗等娓娓道来,笔触所及,细致生动如亲历亲证。尤其在动荡的年代,佛家弟子不为外界纷扰所动,依然固守着平静、安详。如果说佛教生活有一种“风情”。这种“风情”就是或安宁、或动荡的日子带给人的平和从容的心境。它如一首诗、一幅画,余味淡淡,经久不去。

作者简介

洪丕谟(1940-2005)生于上海,浙江慈溪人。当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化名人。生前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屆学术委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上海书画院画师。著作有《墨池散记》、《中国文房四宝》、《点击中国书法》、《点击中国绘画》、《洪丕谟书法集》等百余种。

目录

引言

上编佛教宇宙观、人生观及其他

佛教的宇宙观

佛教的人生观

僧尼资格的取得和平时的修持

中编佛教生活风情和习俗

寺院人事制度和五众弟子

旱课、晚课和佛事

坐禅与参禅

佛教徒的学习生活

佛弟子生活中的护生文明之举

素食和过午不食

僧尼日常生活习俗和礼仪

出家人的经济账

出家人和诗、书、画

情爱,僧尼生活的禁区

医僧的行医生涯

出家人和法律

你知道羯磨和忏悔吗?

佛教徒的临终和丧葬

佛教的节日

在家佛弟子的修持

下编僧尼生活天地

以庙为家的佛寺布局

四大名山、八宗祖庭及其他

庄严肃穆的佛像王国

寺庙陈设和法器

佛典总汇《大藏经》

附录一明畅法师传略

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附录二洪丕谟创作年谱

前言

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丕谟从1982年1月《历代题画诗选注》处女作出版以来,才思喷涌,在此后的二十三年里,竞一鼓作气出版了一百二十多种著作,其中书画创作类14种,书画文玩类16种,随笔散文类16种,医学养生类7种,谈佛说禅类16种,神秘文化类7种,法律杂著类13种,诗词选注创作类7种,古籍整理类16种,还有主编、副主编及参编参写类12种。不仅著作多,涉及书画、文史、中医、饮食、养生、命理、风水、儒、释、道,以及法律古籍整理等多个领域,而且往往选题角度独特,善于化深奥为浅显,可读性强,故令世人叹为“奇才”。

那些年,人们都惊诧于丕谟的出书速度,但作为与他朝夕相处的妻子,我深切地感受到在一本本著作的背后,凝聚着更多的是丕谟厚积薄发的学问、创造性思维,以及他的勤奋和毅力。

仔细看一看丕谟的所有著作,除随笔、饮食外,书画、诗词、中医、命理、风水、儒释道、古籍等,基本上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书画对他而言是家学,自幼浸淫其中;根植于国学中的中医是他最初所学专业,是他的出身,况且古时医、卜、星、相,似乎怎么也难分清楚。有了客观条件,加上从小便迷恋国学的种种主观努力,使得他在传统文化领域中游刃有余,唐诗宋词耳熟能详,脱口而出,古文根基更是同时代人中的佼然出众者。在上海图书馆、藏书楼的频繁出入,又使他获取了极其丰富的资料和快速查找资料的本领,后来为了节省去图书馆的时间,他更是花钱买回大量资料,以便著书时随时备用。当第一本书问世时,丕谟已四十二足岁了,其实在此之前,他已有了三十年的苦学。这三十年的苦学该积淀了怎样厚度的学问?和他一起共同生活的二十年中,丕谟一直保持着每年平均出3~4本著作的速度,可却从未看到他才思枯竭的窘态,往往一本书尚未写就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第二、第三本书已经开始酝酿,今天一本书刚刚脱稿,明天马上又开始了下一本书的撰写。人们形容的“才思泉涌”,用在丕谟身上,一点也不为过。有时连他自己也惊奇地说,人家说写到后来,没东西可写,我怎么越写越感到有很多东西要写?

除了厚积薄发的学问,丕谟创造性的思维也十分令人赞叹。他著书的选题往往能想常人所未想,比如他的《历代题画诗选注》,就属于填补题画诗空白的著作。古时文人学问好,一般诗、书、画俱能,作画之余,再据图配上一首诗,看画读诗,趣味盎然。然而从古到今,这些题画诗宝库却没人想去整理,去发掘。丕谟却独辟蹊径,开发了这个选题,书出之后,获得相当高的评价。再如《中国古代算命术》,也是新中国解放后,作为中国传统命理文化整理的第一本书,其他再如《中国名尼》、《淑女诗三百首》、《中国古代养生术》、《佛道修性养生法》、《佛教生活风情》……都是选题角度比较独到、可读性很强的著作。

二十多年,百余种书,一字一字地写出来,需要何等的勤奋与毅力!每年新年伊始,丕谟即开始制订本年度几本书的写作计划,然后便是奋力地付诸实践。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丕谟“十年面壁”著书立说阶段,他一天的工作时间分割成三块:清晨起床到早餐前,写短小的随笔文章,应对社会各方纷至沓来的约稿,在约莫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可写成一篇千字文,文章虽然短小,不过长年累月的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他那一本又一本的散文集如《吃福》、《墨池散记》、《禅者的态度》、《霜秋红叶》、《读书是福》、《人生有味》、《天下美食》等,就是他这些日常随笔的汇编;早餐以后的白天整段时间,是他用来著书立说的黄金时段,为了不受外来各种干扰,他曾在《汲绠书屋约法》(汲绠书屋是丕谟曾经用过的书斋号)中特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本书屋主人以笔耕为自己的终身事业,由于脑力劳动有着思维连续性的特点,故而凡在白天工作时间,诸君若非要事,请勿来本书屋空坐闲聊,误人误己。‘尺璧非宝,寸阴是金’,古人早已有过说教,否则谋财害命,莫此为甚。”并把《约法》张贴在书屋的大门上;最后的一段工作时间是在晚饭后,此时丕谟不再写东西,饭后翻一会儿报刊,看一段电视新闻,然后便看书查阅资料,为第二天的写作做准备。那时屋里没装空调,冬天冷,一个晚上总得换上好几次热水袋;夏天太热,看书查资料丕谟往往赤膊上阵,即使如此也是汗流浃背,看在眼里,真觉他很是辛苦。可是他却说人生苦短,活在世上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把人家唱歌跳舞、打牌搓麻将等休闲娱乐的时间用到工作上来。真是板凳坐得十年冷,“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今丕谟已经辞归,在生生灭灭轮回不断的娑婆世界,人的肉身消亡是不可抗拒且无可奈何的,可是我以为,肉身的丕谟虽已消亡,但神魂的丕谟依然与我们同在,这一百二十多种的著作就是他神魂的安身之处!我们读他的书,即能感受到他神魂的存在和神魂魅力。可惜丕谟很多著作由于出版时间较长,市面上早已不复再见。非常感谢陕西人民出版社适时地推出这套《洪丕谟精品集》,这不仅是丕谟的大幸,也是读者的大幸,社会的大幸。

《洪丕谟精品集》首先推出的6本著作,虽说不能涵盖丕谟涉及的所有领域,却也尽可能地从书法、佛道、中医、养生、风水等多个方面体现他的文化贡献。在这些著作中,丕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入浅出、灵动自如的文笔,或高屋建瓴,或纵横捭阖,充满智慧地从不同的角度,把读者带入到一个个别具姿彩的洞天福地。尽管这些著作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至今却依然熠熠生辉,散发出无穷魅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著作出版距今毕竟已有十多年了,这十多年里,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丕谟当年在书中所举一些事例或某些当年的行政称呼与我们现今有了较大的不同。如有的书提到灵岩山寺僧人收到施主红包一律上交,然后年底统一分红的例子,其中每人50~100元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具体数额,如今肯定有了一定的变化,但是这由于无关灵岩山寺僧严于律己、克己奉公、一心修持的大碍,所以我们便依然尊重原作,不作任何变动,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希望读者诸君见谅。另外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中国书法史话和名作赏析》是由《中国书法史话》和《中国历代书法名作赏析》两书合编而来,主要也是从读者的阅读需要和节省购书成本的立场考虑,希望读者喜欢。

姜玉珍

于新百尺楼东窗

2007年8月15日

精彩页(或试读片断)

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

佛教的宇宙观

千百年来,佛教在世界各国,尤其在东南亚盛行不衰。在中国国土上,从儒、释、道三教并肩起坐到当今佛教一枝独秀,其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佛教独特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别具异彩。

佛教与其他宗教不同的是,它不仅是一种宗教,而且它的教义还是一种哲学。佛教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一切运动变化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都是因果相续的结果。由此佛教哲学又认为,茫茫宇宙“无作者义”,也就是说没有造物主或其他什么神在主宰世间一切。同时,也正是在这种因果思想的支配下,又演化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观点来。

为什么说宇宙万物的一切运动变化,都是因果相续的结果呢?这就牵涉到“诸法由因缘而起”的缘起论了。所谓“因缘”,就是就宇宙间一切事物或一切现象的生起、变化都互相为因,互相为缘。事物与事物之间、现象和现象之间如果一旦失去这种互相为因,互相为缘的联系,整个宇宙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什么变化运动都没有了。对于缘起的这种解释洪丕谟:佛教的人生观“风情”,《中阿含经》卷四十七下了这样的定义:

此有彼则有,此无则彼无。

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

举个例说,世界上因为有了燃料,就有了火;有了火,就生出了热。假如一旦没了燃料,就没有了火;没有了火,就没有了热。为此,兴建于辽代的北京西山佛牙舍利塔砖上刻有《法身舍利偈》一首道: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什么叫“法身”呢?所谓“法身”就是佛的真身。《大乘义章》十八说:“言法身者,解有两义:一为显法本性以成其身,名为法身;二为以一切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为法身。”原来佛在世时曾说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因此佛教徒如要看到佛的法身和真正明了佛法,就非懂得缘起理论不可。因为只有懂得了缘起的理论,才能彻底地懂得佛教的宇宙观,而佛教的这种宇宙观,说明了宇宙万物的一切运动变化,莫不都由缘生而生,缘起而起,也莫不都由缘灭而灭,缘寂而寂。宇宙间真正的造物主是不存在的。

说到“诸行无常”,这也是佛教宇宙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行”,就是流迁变动,永无休止的意思。佛陀认为,宇宙万物一切运动变化,都是此有彼有、此生彼生、此无彼无、此灭彼灭的因果作用,而这些由因果促成的运动变化,又都是彼此相续,刹那生灭,流迁变动,永无穷尽的。

为了阐明“诸行无常”的宇宙哲理,佛教对世界上一切物质的生成消灭,概括成为“成、住、坏、空”四个字。“成”是生成,这是由因缘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住”是生成后的暂时存在,并产生作用的现象;“坏”是说存在着的物质和生命,在经历了一段存在和产生作用阶段后必然导致的变异现象;“空”是从无到有的物质现象,在经历了“住”和“坏”的历程后,复归于本来的无。把物质世界的“成、住、坏、空”引进生命现象中,佛经称之为“生、住、异、灭”,而这种“生、住、异、灭”表现在人生过程中,又大致相当于“生、老、病、死”。任何人生出来都要老,都要病,既老且病,那么死也就难免了。

由此可见,宇宙间的一切存在,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生命的,都没有什么永恒可言,因为就因果相续的教义来说,从大的方面看,物质有“成、住、坏、空”,生命有“生、住、异、灭”;从微的方面看,弹指间就有六十个刹那,其刹那生灭的流迁无常,自然就不难理解了。

说到流迁无常,方立天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这样评价道:“佛教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一种流,一切事物都只在永恒的流动中存在,犹如水流和火焰处于瞬息即变的过程之中一样。这无疑是一种卓越的辩证观念,是佛教在理论上的最有意义的贡献。”

关于“诸行无我”,这里的“我”,不仅可以解释为生命的自我,并且还广泛地解释为具有自我主宰功能的恒常不变的实体。所谓“无我”,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和主宰。既然佛教“无我”观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和主宰,那么世界上没有造物主的看法,也就很显然地被囊括了进去。

照此说来,佛教的宇宙观不就成了无神论的宇宙观?既然如此,为什么各地的寺院里,还要供奉这么许多大大小小的佛像呢?这主要是因为,出身于古印度刹帝利种姓的佛,虽然一方面反对当时的婆罗门种姓主义的教义学说,另一方面也在宣扬众生平等教义的同时,又有所选择地引进了一些婆罗门教的神祗到佛教中来,以作为一种护法之神。后来佛陀逝世,由于他创立佛教的丰功伟绩和在教徒中的崇高威望,因此自然受到人们的顶礼供养,这样旷日持久,也就被神化了。但是我们应当透过这种表面现象切切实实地看到:根据佛教的原始教义,佛既不是造物主,也不是宇宙的主宰,因此佛不能主宰人间吉凶,不能赐福于人,应属显而易见。只是由于佛陀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说教,才使得后世好大一部分人,把他看成了救世主。其实,佛所教导和交给人们的精华,正是一种自我参悟、自我解放的思想方法。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作为社会的一员,千万不要让遮蔽个人眼目私欲的因,酿出害人害己的果。如果把这原理广为弘扬,心即是佛,佛即是心,那么非但“自觉觉他”,并且还可以进而“自度度他”而成菩萨。

由“诸法由因缘而起”“诸行无我”生发,佛教宇宙观中还有一种所谓“色空”的说法。《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里的“色”,不少人都对它产生了误解,认为就是“女色”的色,其实大谬不然。在佛教中,“色”是梵文Rupa的意译,解作有形质的、使人感触得到的东西,也就是物质世界的意思。缘起论认为,宇宙间一切有形物质“色”,无不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假象。这种假象,根本没有恒常不变的自我在主宰着,所以归根到底,离不开一个“空”字。说到空,这里必须说明,佛教中的“空”,既不指物质本身以外的“色”外之空,也不指物体灭没以后的“色”后之空,而是“当体即空”“色即是空”。当年禅宗五祖弘忍选择接班人时,上座神秀曾作偈道: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当时正在碓房里做着苦力的慧能,听到人家念给他听的这首偈后,也作偈一首,让人写下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于神秀的偈在无意中肯定了物质世界和心的存在,而慧能一偈,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物质世界和心的存在,深合“色即是空”“当体即空”的旨趣,所以两偈比较起来,慧能的佛性显然要比神秀高出一筹,所以结果弘忍抛开神秀,选取慧能做了自己的接班人。

在浩瀚的佛教哲学中,对于世界宇宙的认识除“诸法由因缘而起”“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等理论外国学知识,还有所谓“三千大千世界”,简称为“大千世界”的说教。古印度传说以须弥山为中心,把同一日月照临下的四大部洲称为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加在一起称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加在一起称为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加在一起称为大千世界。佛经以三千大千世界作为一个佛土。用现代天文学的话解释,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宇宙中的一座星云,在这座星云中佛家的智慧就是哲学,千的三次方(10003)是太阳系,相当于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太阳系相当于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汇成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汇成为一个大千世界。《佛说阿弥陀经》介绍西方极乐世界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日极乐。”这就是说,极乐世界和地球相隔有十万亿座星云之遥。从前天文学家曾经有人假定宇宙是有穷尽的,可是这个假定终于被高倍天文望远镜中越来越多的新发现所否定。从此,宇宙广漠无穷,成为佛教和天文学家的共识。P3-7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