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态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佛教生态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缘起说是佛教生态思想的基础,不二法门是佛教生态思想的体现,佛教的生态理念与和谐社会的本质有着相通的地方,佛教生态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佛教;生态思想;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2-0058-02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19世纪70年代,德国生物学家克尔提出了“生态学”这一名词,促使人们思考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问题。人类对当前世界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同时把对事实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然后通过实践、理性调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要保护好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就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佛教是一个为一切众生提供解脱的宗教文化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我们若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诠释、演绎佛教的相关哲学思想,不仅将有助于丰富生态学说,而且也有助提高人们的现代生态意识,推动中国生态现代化的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佛教文化与生态文化结合研究,佛教的生态思想开始在理论上得以发展。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亦对佛教的生态思想作一探讨,揭示出现实意义和价值,以期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佛教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
佛教起源时,当时的思想界流行“因中有果说”或“因中无果说”,但佛教却提出其独特的世界观:缘起论。缘起论是佛教对世界的根本观念,是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佛教《杂阿含经》对缘起思想的表述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法即所有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其必然的原因,自然界的一切都相互融合、相互联系,不能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与其他事物没有联系的存在。《杂阿含经》卷二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而聚或散,即:存在与毁灭的条件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它的存在和毁灭来自因缘的聚散、条件的存在。从生态学视角来诠释上述佛教缘起论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出启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的佛家的出世思想,因此由缘起论推导出生态是一定条件、原因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结果。万物生长,需要和谐相处。无论自然与自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保持其中的和谐与平衡是生存之道,反之,人们如果破坏自然界中的其他生命和事物,最终都会伤及自己。因此说,缘起论包含了博大的生态理念。
二、佛教生态思想的体现
“不二法门是文殊法门的核心,他反映了法无自性、诸法平等、无有差别的真谛……不二就是无二、无别、性空、平等。”也就是说佛教的平等是一种宽泛的平等,在不二法门的启示下,物我一体、彼此平等观念令佛教生态观念得以体现,主要体现在其自然观和生命观。
万法都有佛性,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这是佛教生命观的基础。佛教认为宇宙问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构成整个宇宙的个体之间要慈悲戒杀。《大智度论》卷十三说:“诸罪当中,杀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佛家在众生平等基础上提出了“不杀生”的戒律,成为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佛教以戒杀护生的慈悲精神教导人,佛教的这种对生命的尊重,对众生的深切关怀和爱护,正是佛教对生态的最大贡献。佛教对生命的关切自然会引起对生命所依存的环境的关注起名网,从而体现出佛教珍惜生命、与环境和谐共存等生态思想。
禅宗从性空观念出发,把自然山水作为佛性的体现佛家的出世思想,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成为禅宗哲学象征的载体。天台宗大师湛然说:“无情有性。”三论宗的吉藏说:“若于无所得人,不但空为佛性,一切草木并是佛性也。”有情感意识的动物、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都有佛性,佛教将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这种自然观就是佛教生态思想的体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佛教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关系,是融合不可分的整体,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类是其中的一部分,人和自然界相互依存,没有主次之分。人类重视环保、保护环境就是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关系,这是佛教生态思想的积极体现和运用。
三、佛教生态思想的现实意义
佛教虽然不是生态学:佛教生态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佛教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佛教思想中包含了生态思想,经过研究和发展,可帮助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在佛教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中:佛教生态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实际上是把佛教的出世与人世有机结合起来。近现代以来,佛教界提倡“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强调的都是要立足现实人生以及生存的地球人类,从做人修起。而人间佛教则强调佛教、佛教徒应尽社会责任,最能体现佛陀本怀的大乘佛教,对佛教徒应尽社会责任颇为强调。现代佛教已经发展到参与环保、呼吁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佛教主张食素、戒杀、放生,这本身就是对自然的一种保护,佛教在各地组织佛教沙龙、主办佛教讲座等,在宣传生态环保观念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佛家的出世思想,佛教提倡“心净则国土净”,则是在倡导“心灵环保”。印顺法师撰写的《让心灵充满阳光》、《点亮心灯》,就是在宣传佛教的生态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