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
【每日一题】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
佛家哲学经典书籍
佛教哲理史继忠①贵卅I省文史研究馆贵州贵阳·29·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提要本文把佛哲理概括为如下几个要点一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二觉悟是佛教立教之本三因缘和合是佛教哲理的基石四三法印集中体现了佛家思想五佛教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关键词佛教哲理中图分类号K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比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早佛教是一种智慧饱含着人生哲理包括对人生现实的态度对痛苦与烦恼的解脱对内在生命的净化对人生终极的关怀对彼岸世界的追求等等佛教有一整套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和理性思维它按照印度因明学的思维模式合乎逻辑地构建起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和三法印的理论体系佛经难读佛理艰深很难得其要旨本文拟从哲理上提出几个要点对繁复深奥的佛理进行解读一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佛教的全部关注集中在人生重在人的心灵佛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它产生于苦难深重的印度种姓社会形成于反婆罗门专横的历史过程中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佛教认为一切皆苦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人生的解脱四谛是佛教理解社会人生的四大真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讲的是人生如何彻底摆脱痛苦与烦恼的道理苦谛是对现实人生的深切体验和深刻洞察是对人生价值的基本判断是佛教立说的根基佛教通过对人生全过程的剖析提出了四苦八苦之说从最基本的生理意义上观察人生认为生老病死皆是苦这四苦具有普遍意义任何人都无可抗拒无法摆脱进而观察社会又发现四种由于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苦即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怨憎会是因仇而产生的痛苦相互仇恨的人偏偏处在一起想分开又无法分开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冤家路窄爱别离是因爱而产生的痛苦相亲相爱的人总免不了生离死别爱极生恨苦不堪言从求的方面着眼执意追求的事往往不能如愿以偿有时甚至事与愿违这便是求不得之苦从欲的方面着眼外界事物通过五官而产生感觉由感觉而引起欲望因欲望过于强烈而有诸多烦恼这便是五阴盛的苦生理上的四苦加上心理上的四苦合为八苦构成苦难的人生这便是苦谛分析苦的根源是因五阴集聚而致五阴又称五蕴含有阴蔽覆盖积聚之意佛教认为物质作用于人是通过五官因五官而产生五种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由感觉而导致欲望在意识上产生六欲即声欲色欲食欲财欲睡眠欲和名欲由于追求上有得有失于是情绪波动引起喜怒哀乐爱憎忧思等情绪变化谓之七情七情六欲扰乱了人的身心郁结在心象迷雾一样笼①作者简介史继忠1937一男贵州文史馆原副馆长贵州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原副主任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及贵州文史万方数据·30·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l期罩心灵以致执迷不悟由是而有诸多烦恼这便是集谛的道理在佛家看来生老病死都是无可奈何的事是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应当坦然对待不必耿耿于怀爱恨求欲都发自心灵苦苦追求便会产生许多烦恼实际上都在于人有贪念之心其实这一切都是自寻烦恼如果没有生死之念没有爱憎之情没有名利之心也就不会有这许多烦恼与痛苦因此解脱的唯一途径就是断灭世俗的欲望即灭人欲这就是灭谛找到了痛苦之源断灭世俗欲望消除一切烦恼按照佛所指引的八正道努力修行进入无欲无求无忧无虑的涅粲境界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解脱这便是道谛从认识苦谛开始一步步推导出集谛灭谛和道谛这是一种理性思维是佛教对人生如何走出苦海的认识和理解二觉悟"是佛教立教之本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不同在佛教的教义中不存在什么救世主它所尊奉的佛包括释迦牟尼在内都只是修行的最高果位是觉悟者智者和导师佛教并不期盼救世主降临来消除世间苦难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人们的自我解脱上立足于人自身的觉悟并以此作为立教的宗旨觉是觉醒有如大梦醒来有如莲花绽开从目迷状态中清醒过来悟即感悟悟出世界的真如悟出人生的真谛明嘹佛教寻求解脱的道理求得心灵和人身的大自在佛教指引的人生解脱道路是内在的自我的心灵的质白地说就是自己救自己佛教劝人觉悟以求解脱的基础是人性善相信人的本性善良往后的种种表现都是业行思想言行不同所致人生的业行不外乎净与染两个方面净是心灵的净化染是外界的污染一正一反左右人生善的业行使人保持心灵纯净恶的业行使人误人歧途佛教的根本任务实际上是授业解惑把人从迷误中解救出来走入人间正道即由迷界的此岸达到悟界的彼岸所谓觉悟一方面要透彻理解人生四谛自觉地解开迷惑消除一切烦恼另一方面要看清进入佛界的康庄大道身体力行按八正道进行修持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它是佛教自我解脱之道是灭苦的八个途径是由迷转悟的修行正道首先是正见有正确的理念和见解坚信四谛其次是正思维保持心术纯正不作胡思乱想三是正语说话符合佛理消除妄语谎言及不实之言绮语花言巧语恶语出言不逊两舌搬弄是非等不纯正的语言四是正业行善事积功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贪婪不作一切恶行五是正命严守佛教戒律保持正当生活六是正精进毫不懈怠地修习佛法深刻领会佛教七是正念坚定不移地保持佛家信念八是正定专心致志一心向佛心神不乱八正道的核心是从善去恶通过实践体验人生四谛谓之大彻大悟《涅架经》说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佛教所说的觉悟包含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三个层次首先是自己觉悟摆脱世间烦恼在精神上超凡脱俗有此自觉者可以为罗汉在众人昏睡我独醒的情况下先觉悟者把迷误的人唤醒规劝开导他人走人正途既能自觉又能觉他者便是菩萨觉行圆满是为觉圆能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者便可成佛觉行圆满要求四满即信满信仰坚定不移无所愿求解满透彻理解佛法心无挂碍行满知行合一菩提愿行俱足和证满大彻大悟功德圆满总之佛教的教义归根结蒂是觉悟二字三因缘和合是佛家哲理的基石要深刻认识佛教必须懂得佛家哲理以因缘和合为门径升堂入室佛教认为诸法由因缘而生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因即原因它是引起事物生灭变化的根由和前提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无凭无故地产生有因才有果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事物之间存在着因与果的联系但两者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同样的原因未必产生同一结果这是因为同一原因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并不一样由某种原因导致某种结果其间的必要条件就是所谓缘人们常说有因无缘就是说虽然事出有因但缺乏足够的必要条件即没有机缘所以未能出现预期的结果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事情的发生往往是由多种原因造成只有当诸种因素彼时彼刻在某种条件下凑合在一起处于某万方数据佛教哲理·31·一特定交叉点上才会引起生灭变化因与缘的关系错综复杂它们的特殊聚合状态便是佛家所说的因缘和合《大乘百法明门论疏》说众缘聚会名为和合因为万事都由因缘而起所以又称缘起缘起是佛教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法则正如《阿含经》说若见缘起即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显然佛法缘起因缘都是同位的格不知因缘就不能通佛理因缘和合是佛教独创的哲学体系它用辩证的观点看世界和人生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网络之中由于复杂的因果关系事物有千变万化世界在流动人事多沧桑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因缘阐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由因导致某种必然又由缘产生种种变故必然通过偶然表现为千差万别叫人难以捉摸因缘决不是盲目迷信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理性思索极富哲理以因缘和合的原理观察人生找出了人生十二个变化的关节点并推求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于是有了十二因缘的说法它设定了十二个概念即老死生有指前世的存在取欲望爱偏爱受感受触感触六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机能名色意识识思维行行为痴即痴迷又称无明它们前后相续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构成一条因果链结故又称为十二支缘起它把任何人都无可避免的老和死这种生理现象作为讨论的起点按因明学的方法进行倒推由果追因用以解释人生的本质及流转过程谓之业感缘起佛教抓住生和死两端从生理心理精神上进行剖析追根溯源探寻痛苦的原因没有生便不会有老死故生是老死之源生因有而起取因爱而起爱因受而起受因触而起触因六人而起六人因名色而起名色因识丽起识因行而起而行则是痴迷的结果痴迷是因心灵受到蒙蔽而不明事理故日无明由此推导出无明是痛苦之源这种因果关系符合由外界引起感觉由感觉引起思想行为的规律在认识自我这个意义上是深刻的理智的不失为一种大智慧然而由生陡然转向了前世的有就显得过于勉强事实上是用业报轮回的宗教概念来作填充显出理性与宗教意识杂驳的特征将十二因缘推而广之延伸到过去现在将来三世剖析前因后果又推演出三世两重因果在佛教看来世界是无边的时间是无限的它有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时空观显然是正确的但对有限的生命来说前世与来世只是一种宗教概念并不具有真实存在意义它的理论是业报轮回认为人的业行所作所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记无所作为无报这种因果关系在三世中循环往复前世的果是今生的因今生的果又是来世的因这便叫三世两重因果尽管轮回是虚无缥缈的但它似乎给人一种警示叫人多行善事不要作孽却又有利于人们自我控制对社会治理是有好处的四三法印"集中体现了佛家思想梁启超说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智信是对佛教最本质的判定佛理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和理性富于思辨逻辑严密说理深刻透辟形成了一个宏富精湛缜密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的集中体现就是三法印即印证佛法的三大标志和印记三法印系指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槊寂静三大法则《大智度论》说佛法印有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巢从人生解脱的角度看三法印可理解为三解脱门即空解脱门空门无相解脱门无相门和无愿解脱门无作门诸行无常简称无常它是佛教纲领性的一大命题是对因缘和合的高度概括集中表现了佛教的世界观佛家以宽阔的视野辩证的思维去看世界认为一切都处在流动变化之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常住不变永恒不灭总是处在生灭不息的状态中既然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只要其中某个因素变了事情就会变得难以想像因为事物错综复杂诸多的因与诸多的缘结合而生变故致有千变万化谓之无常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变数一切都在成生成住暂住坏毁灭空空灵的过程中流转循环往复无始无终故云诸行无常变化有两种形式突变谓之刹那无常顷刻之间即有生起变异坏灭有如电光闪现瀑水急泻过眼烟云渐变谓之相续无常在某一时段逐渐发生变万方数据·32·贵州文史丛刊207年第l期化并在三世中流转世界是个变数而不是个常数没有质的严格规定性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没有永恒常在的主体假而不实故谓空要特别注意的是佛家所说的空绝对不等于无或不存在而是指事物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佛教认为所有的物质都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但此一时彼一时变化无穷而非永远如此放日四大皆空眼前的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成过眼烟云用世俗观点看去是有用佛家观点看去则是空故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对诸行无常最精练的概括是佛教最根本的理念和哲学范畴进入佛门首先必须以空的观念看待一切它是人生解脱的第一步故称为空解脱门简称空门诸法无我简称无我它是在诸行无常的大前提下讨论人生自我的主体在理论上是五蕴与十二因缘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佛教的人生观无我又称非我非身即不存在起主宰作用的自我既然一切依积而定取决于因缘和合所以自我始终变化无常只具有相对暂时的意义这便叫做人空或人无我人无我的表征就是人生无常生老病死是人生无常的自然表象人事沧桑则是人生无常在社会方面的体现按佛教的说法人是五蕴假合而成《原人论》谓形骸之色思虑之心从无始来因缘力故念念生灭相续无穷如水涓涓如灯焰焰身心假合似一似常因为人生处在念念生灭相续无穷的过程中由于无明而梦魂巅倒以致愚而不觉陷入无穷的恼烦与痛苦之中其实这一切皆非实相无非是身心假合是假而不实之相故日无相要彻底解脱必须认识无相故称无相解脱门即无相门涅粲寂静是从诸法无我中引出的结论也是对四谛五蕴八正道的总结是佛教希图达到解脱的最高境界涅架源于梵文含有灭度灭寂安乐无为不生解脱圆寂诸种意思有如火之熄灭风之消散去掉无明消除三藏诸烦恼故云灭度烦恼之因既除生死苦乐自灭故云灭寂远离颠倒梦想摆脱人间疾苦故云解脱无挂碍心无挂碍自由自在是为安乐永不受三界轮回之苦是为不生得般若婆罗密多即大智慧而达到涅粲境界感无不尽德无不圆谓之圆寂涅粲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苦乐超越自我的极高境界在这种状态下无受想行识无限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照见五蕴皆空无所求而无所得故称无愿解脱门即无作f.]五佛教对社会人生的态度人们常以四大皆空把佛教判定为出世宗教甚至认为它不仅避世而且厌世其实这只是一种世俗的片面理解佛教一时一刻都不脱离人间现实把全部关注点集中在人身上面对残酷的现实人生探寻人生痛苦之源关心人的心灵寻求解脱之路其基本态度应当说是人世的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这就是说如果佛法离开了世间要寻求对真理的觉悟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佛教把人的情与欲看成是导致痛苦与烦恼的根源要求人们放弃功利而灭人欲这又出现了~种出世的倾向处于矛盾之中这便是不离世间道常行出世道的原因既人世又出世就是所谓以菩萨心肠做人问事的处世态度佛教作为一种人生哲理有许多积极精神是可贵的首先佛教重理性而不盲从把一切事情都拿到理性的天平上衡量扬弃个人感情色彩认为理性如日光感情如浮云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就是它的至理名言其二佛家心胸博大.事事宽容从不以创世者救世主自居因而没有唯我独尊的偏执态度信教者是因与佛有缘不信教者也不强求一切随缘在佛家看来大千世界是宽广的而个人是渺小的人生苦短犯不着为人间琐事斤斤计较对人处事持中和态度不走极端它有极大的宽容性甚至连有大罪大恶的人只要能幡然悔悟也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三佛教以人为本以心灵为重以觉悟立教劝人好愿人好处处与人为善它所说的芸芸众生包括所有的人和有灵性之物倡导众生平等对人将心比心对动物也要呵护其四佛教的慈悲是一种普遍无我的爱它不同于世人所说的情爱友爱敬爱i关爱也不同于爱国爱家i爱民族之爱认为这些爱都有特定对象夹杂着个人的感情和利益是一种狭义的爱它也不同于博爱不是把自己看成是施爱者而万方数据佛教哲理·33·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体感把别人的苦当作自己的苦把别人的乐当作自己的乐为人服务不遗余力全心全意而不存报恩想既不是出自良心的自责也不是以别人的赞扬为指归完全是从内心发出的社会责任感其五佛教宣扬的自由并不是尘世间的人身居住言沦出版之类自由而是强凋精神上的自由摆脱世俗的一切羁绊无功名之想无爱憎之情心无挂碍超凡脱俗在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从社会功能来审视佛教有几点值得重视应当看到在人生道路上由于社会原因导致种种困惑以致形成许多盲点和解不开的死结需要寻求一种答案需要得到心灵上的宽慰和精神上的解脱一个被痛苦与烦恼纠缠不清的人领悟了人生真谛思想开朗起来心态平衡不去钻牛角尖既不因绝望而自杀也不因仇恨而去杀人起到比心理医生更有效的作用社会控制不能单靠法的外控力量更需要人们有自控能力佛教劝人行善净化心灵在人们思想上建立起心灵法庭在潜意识上可以有效限制功利的恶性膨胀有利于自我控制佛教以慈悲为本事事讲求和合倡导一种自觉为社会服务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这对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都是十分有利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无论贫富贵贱也无论肤色人种也无论民族国界和宗教信仰都一视同仁反对杀戮和战争促进世界和平是建立和谐世界的一种积极因素佛教之所以在中国受到历朝历代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教义与中国以和为贵的思想不谋而合另一方面是则因佛教从不与政府争权提倡依附国主但也无可讳言佛教劝人放弃实际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功利把人生过于理想化了灭人欲的主张与现实反差太大既不符合人之常情也不利于人们去追求和创造美好的未来给社会带来某些消极因素大乘佛教不断开启方便法门实际上是在不断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佛教更好地走向人问责任编辑黄万机万方数据佛教哲理作者史继忠SHIJi-zhong作者单位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贵阳刊名贵州文史丛刊英文刊名DIES年卷期20071本文读者也读过7条1王旭印度佛教中的"非暴力"思想与儒家"和"文化[期刊论文论文大学下载政研论文下载论文大学下载关于长拳的论文写论文资料下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达嘎试论《十二因缘图》的审美内涵[期刊论文]-西藏大学学报吴林林简评无我论在原始佛教中的涵义[会议论文]-20094王晓峰冯相磊--lei早期佛教的思想特征关注人生[期刊论文]-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汪建武佛教基本教义探析[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刘长文-wen中印佛教不同命运之比较[期刊论文]-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董群缘起论对于佛教道德哲学的基础意义[期刊论文]-道德与文明20061本文链接佛家哲学经典书籍佛家哲学经典书籍【每日一题】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每日一题】佛教对人生的基本判断是苦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22佛教思想的核心戒定慧,其起源与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影响
- 2024-07-22佛教思想主张众生平等,业报轮回劝人弃恶从善
- 2024-07-21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教义角度的归纳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
- 2024-07-05佛教养生理念与方法:修心养性,从心开始,追求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