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当代佛教、社会教化、净化人心、慈悲、十善
内容提要:当代佛教、社会教化、净化人心、慈悲、十善
总结:当代佛教要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通过积极的佛法弘扬和教团自身的示范实践,用佛教哲学和道德来净化人心,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维护环境保护和生态秩序。构建和谐社会。平衡并为促进世界和平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当代佛教、社会启蒙、净化人心、慈悲、十德
一、教化社会是佛教的基本职责
佛教创立至今已有2500多年,佛教传入中国已有2000多年。在传播和发展佛教的过程中,始终把教育各界人士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原始佛教和宗派佛教的“四圣谛”、“八圣道”、“十二因缘”、“五戒”、“十善”、因果报应; ”、“唯识”、“六度”、大悲大悲的“菩萨道”等,不仅是佛教教派用来指导僧众修行的思想内容提要:当代佛教、社会教化、净化人心、慈悲、十善,而且也各行各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宣传教育。想法。同样,在将佛教传播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过程中形成的各个佛教教派也主张以自己的教法来教育人们。可以说,没有这种教育,佛教不仅不能发展,而且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然,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人,佛教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也不同。
那么,在新世纪,佛教社会灌输的责任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应该关注什么?
二、新世纪佛教如何参与社会教育
新世纪,佛教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对佛教秩序和社会教育提出新要求。佛教要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些要求。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与时俱进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佛教更具生命力和时代气息。
进入新世纪,虽然我们仍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但总体而言,和平、发展、合作仍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虽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但毕竟是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发展,改善民生,克服社会各种痼疾和自然灾害。 ,提供新的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手段。
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的社会教育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即通过讲经、说法、发表文章、编印书籍等方式,发挥佛经中的相关教义,宣传净化思想弘扬人心,以佛法教人为善,带动信众,引导普通人提高道德修养,积极参与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关心和帮助各国贫困或灾民,开展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活动,通过各种渠道说服敌对国家或民族与中共领导人和人民实现和解,消除仇恨,维护世界和平与社会稳定。
二是通过特派团自身的示范和行动,直接为公益团体、福利社会做贡献,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灾扶贫活动。出家人严格自律,遵守戒律,是出家人道德品质的体现;寺内僧人和谐,修行生活井然有序,进退坐卧均有礼节,让人有“世间礼节在此”之感。展示僧团的精神和纪律;在群众遭遇天灾人祸、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助残助学、资助教育文化事业、参与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开展行动示范。这种示范属于“以身作则”,对社会各界的良好影响很大,与以“讲课”方式开展的社会教育相辅相成。
佛教要在新世纪继续存在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开展社会教育。这种教育既要有佛教的特点,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善于吸收和运用现代人文自然科学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培养优秀的佛教人才的任务不言而喻,必须放在议事日程上的重要位置。
三、佛教社会教育:以佛法哲学和道德净化心灵
佛教自创立以来,面对社会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从思想的角度进行教育,即净化人心,引导信众净化他们自己的心。那么,佛教用什么来净化人心呢?自然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佛教哲学和伦理学。这里只提到四点。
(一)引导信徒少欲知足,去除贪、瞋、痴(无明)
在原始佛教和宗派佛教时期,一切教义都围绕着苦、积、灭、道“四谛”。四圣谛的哲学基础是“此是因彼,此生因彼生”和“此无因彼无,此灭彼灭”起源于《阿罕杂经》卷十),人生苦源于苦因(集),苦因灭了,苦才能灭,苦因是什么?贪(贪、贪、贪)、瞋(瞋、瞋)、痴(又名无明,不了解缘起理。所以,要从生活的苦中解脱,就必须断除烦恼。苦、瞋、痴三因,其中最重要的是“痴”(无明),被认为是导致贪、瞋的根本原因。佛教教义,“十二e因缘》,把“无明”放在首位,认为只有了解佛法的真相,消除“无明”,才能从根本上破除无明、贪嗔、痴,达到解脱。 . 《季度原则》等学科书籍多次提倡“少欲知足”; 《法轮经》中的“自省”、“知足”、“少欲好学,不为利益而迷惑”,都是按照佛教的教理要达到的境界。
(二)教人止恶行善
佛教不仅教导信众了解缘起的道理,了解万物的聚散、生灭,努力抑制贪婪。 《法身经》说:“不作恶,行善,自净心,这都是佛法。”在清心行善的过程中,在清心的过程中,行善、修身和清心相辅相成。
关于止恶行善,佛教有五戒十德佛家生态思想是什么,符合社会公德,是广大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要求。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奸淫(不从事男女不正当关系)、不妄语、不饮酒。禁忌就是五恶佛家生态思想是什么,反过来说,不做这五恶是行善修德的基本要求。十德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三言两语(不挑拨是非)、不粗言秽语(不咒骂)、不口才(不口口相传)内容提要:当代佛教、社会教化、净化人心、慈悲、十善,不贪婪,不恨,不疯狂。这是从身、口、意三个方面的道德要求。其内容包括五戒,也包括清净心,抑制贪、瞋、痴的要求。
关于五戒十德在维护社会公德、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作用,南北朝宋代何尚志回应宋文帝“佛法通天下”的说法,他曾说:“百家之乡,十人守五戒,十人诚实。千户之城,一百人行十善,则一百人。如果这个风俗传遍天下,千家万户(按:有户籍的人),那么仁者就有几百万。……如果能做好一件事,他们就会去从一恶,一恶过去了,就惩罚。按:措施,废掉,不需要。)坐着带来和平。” (《弘明记》卷十一,贺灵尚回文帝赞佛>)
直到今天,佛教所倡导的五戒十德,对于净化人心,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三)教人做慈善、爱人、爱众生
佛教五戒中的不杀生,不仅包括不伤害人、不杀生,还包括不杀生。很多佛经在解释不杀生时,往往会从反面补充善意的内容。譬如《法句经》中有“不为仁而杀,慎言守心”,“见怒仁忍”,“智者乐于慈,念诵”。日夜慈悲,心不胜,不害众生。” , “践行仁爱慈善、博爱慈善”。 《十善业道经》中解释不杀生时,提出“常发大恩于一切众生”。隋代天台宗创始人知义在《法界第一门》中说,避杀只是为了“止善”,更要修德行善,要修行。解脱之善”,怀着一颗仁慈的心。
大乘佛教所倡导的菩萨道,是以“大慈大悲”的无上道德原则为基础的。苦难的行为被生动地描绘出来。菩萨的神圣使命,就是在众生中修行大悲慈悲的精神,普度众生。佛教在引导信众修行六度(布施、戒律、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佛法的同时,也力求让一切众生脱离物质生活。这方面包含在菩萨所修行的“四行”(布施、爱语、善行、同事)中。
(四)弘扬“天地同根,物我合一”的理念,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
佛教在中国的长期传播,深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一些出身儒家的高僧,在解读佛经的过程中,将中国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融入到佛教的意义之中。
中国人习惯于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所谓“天人之别”、“天人之关系”)、世间万物的关系来观察事物。和个人。许多儒家和道家著作都讨论了这方面,中国佛教学者也经常用佛教语言来表达类似的观点。大乘佛教的般若三昧思想、以本性为本体、本源的法界缘起思想、以佛性为觉悟基因的心性学说等,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华严宗、禅宗常提“色心不二”、“管理和和”、“天地与我为根,万物与我为一”。后来秦僧钊的《赵伦·涅槃无名论》等,相当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关系、人与人合一的思想。但是,他们说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佛性的表现。人人皆与佛同性,物与我为一身,佛与众生无分别,无须离开自性求道。解脱之道,只要觉悟自己的本性,就可以解脱。
从这种思想的实质来看,它不仅包含了宇宙万物统一的思想,也包含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理解的思想。 这种思想即使在今天也很有价值,对我们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宝贵的启迪意义。
四、顺应时代,对社会教育中的佛理做出现代诠释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各种精神危机,如人际关系的异化、道德的丧失,以及恐怖主义和各种局部战争带来的危机。世界造成的威胁和危害,让世界极度不安,人心不安。此外,对自然界的过度需求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也导致自然界以各种灾难惩罚它们。
佛教在当代进行社会教育,应该正视上述现实问题,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语言来阐释佛理,引导信众和大众汲取智慧、真理和智慧。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净化心灵,提高道德品质,为“庄严大地,利乐有情”贡献力量。
以以上四点为例,尝试添加简单的解释:
(一)以佛教的缘起学说和“少欲知足”的思想,教导信众和大众在面对丰富的消费品和财富时要克制自己的贪欲,淡泊名利,献身于人民和社会,这必将造福于人民和社会。在关爱和造福这群人的过程中的道德境界,受到周围人的尊重。一个人影响全家,一个家庭影响邻居……促进和谐社会的共建;通过延伸,有利于营造世界和平的环境。
(二)以佛家教人止恶行善的思想修行,让信众乃至广大民众在身、语、意等方面都能提高道德修养。道德规范如善良要求自己,致力积德行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佛教团体组织慈善事业和社会福利组织,积极参与国内和涉外扶贫济困活动。
(三)以佛教“不杀生”和慈悲的思想,教导人们爱人乃至众生,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促进人对人,民族与民族,宗教与宗教,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和解与合作,力所能及的贡献,积极参与保护动物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活动。
(四)用中国佛教“天地同根,物我一体”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之间的和谐良性互动,有利于人类文明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当代佛教的社会教育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改善人类生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促进世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和平。可以预见,佛教在适应时代而开展的社会教育方面,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
2006 年 2 月 15 日
作者简介:杨增文,1939年12月生于山东省即墨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世界宗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家生态思想是什么,现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着有《日本佛教史》、《唐五禅宗史》等。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22佛教思想的核心戒定慧,其起源与释迦牟尼的生平及影响
- 2024-07-22佛教思想主张众生平等,业报轮回劝人弃恶从善
- 2024-07-21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及教义角度的归纳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红木家具与工艺品:北宋大才子苏东坡的佛教渊源
- 2024-07-18佛教文化中的因果定律:善良是否有回报?
- 2024-07-17七步莲花:佛陀的诞生与佛教的起源,探寻古印度的宗教奥秘
- 2024-07-17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心理学研究揭示行善能延长寿命
- 2024-07-17慈悲为怀与因果报应:探索佛家思想中的人生哲学
- 2024-07-15儒教、佛教、道教:三教传统宗教的特点与影响
- 2024-07-12人生迷茫时,佛教智慧能否带来解脱与快乐?
- 2024-07-05佛教养生理念与方法:修心养性,从心开始,追求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