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举出了“刍狗”这个例子之后,老子又提出了一个比喻,就是“橐籥”。

橐籥是古代的风箱,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空虚,其二就是可以有风从中涌出,而且是没有穷竭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在《道德经》第四章中,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在这里,橐籥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因为它是空虚的,所以才拥有不竭的力量,愈鼓动它,它所产生的力量就会愈大。

这个奇妙的比喻,把道的特点展现出来,能让我们获得更加直观和形象的理解。它让我们看到了“空性的力量”来自于对生命真相的领悟,和穿透事物表象看到本质的深刻洞察。

空性即真如自性,也就是我们的真我本性。

所谓的“明心见性”,或者说“见道成道”就是证入空性,因为空性是恒常处于此时此刻的。

所以,理论而言,我们是可以在此时此刻证入空性的。

为什么我们没有证入?我现在结合佛学的理论来阐释是什么原因阻止我们证入空性。

首先我们的身体是由六根组成,与之相对的客体世界由六尘组成。

六根与六尘都是因缘和合,空无自性。

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和客体世界都是各种原因和条件互相作用而产生的,并没有自体性。或者说,我们这个“我”其实只是一个因缘和合的产物,本质而言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我”。

我们平时受世俗教育,认为在每一体的事物里面都有阴阳两方面。

在这里,我们姑且把空看作是阴,把缘起缘灭看作是阳,由于圣人们自作聪明硬是把本是一体的事物看成阴阳两方面,甚至多方面,导致普通的凡人总是喜欢把本是一体的事物拆开来看了,已搞不清“事物”和“方面”的区别了。

其实呢!事物也好,方面也好,总之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词汇去区分或描述各种事物、各种方面《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怎样去理解缘起缘灭“阳”的方面的。

所以,文字是用来执着于缘起缘灭的工具。

老子在《道德经》中的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其实,这只是告诉我们语言在真理之外。而《道德经》剩下的八十章,无论他描绘的是一元还是二元的,都是在用语言告诉世人什么是大道。

《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现在,很多修行人一直都是在“空”上面打转,就算知道生命需要融入“空”,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阶段,因为根本没有办法体悟到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什么是“空”?简单地说,空就是“没有”,空就是“不存在”。

所以,体悟空,我们就去感受什么是没有的就好了。大家在生活中,直接去观那个没有的东西,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真相”。

在打坐的时候,经常有人说要“观空”。可是人一旦用意念去找这个空,这个空就不存在了。人一旦捕获这个空,空就不存在了。

正因为这样,现在我们却要用文字来描述去理解“空”这个东西,真的是勉为其难啊!

但话又说回来,说难也不难,不是说缘起缘灭是空的缘起缘灭吗,现在我们可以依托缘起缘灭来理解“空”了,来理解“阴阳五行”了。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道”,而“道”以“有”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就是阴阳五行。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其实金木水火土并不是我们头脑中想象的,金是金属,木是木头那样简单。描绘金木水火土其实是五种能量状态。

《尚书》上面说,“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其实这是描绘物质层面的基础能量状态。

而在古印度和古希腊,把生命的四大基本元素叫做“风,火,水,土”,也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四大皆空”中的四大。

原始的能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他是五种还是四种,所描绘的都是生命能量的元素。

五行所描绘的能量状态是把能量的强弱的状态分为五种,而四大所描绘的则是能量的展现形式。

无论如何描绘,这都有他们各自的道理,中国的占星术,将宇宙星辰以五行来区分,西洋的占星术,将星宿分为四大。无论是五行还是四大,他都是由“空”而生的。

阴阳五行所构造的万事万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物质世界是由能量和频率”所组成的,所谓的物质世界,就是一切可以以“有”多形式所描绘的世界。

空性中存在着一切的能量,比如金的能量,在天空中的体现可能是西北风,在大地上面,所形成的物种可能就是金属,形成的人就可能是的讲义气的人,形成的事情可能就是战争和冲突,形成的疾病可能就与肺病相关。

但无论以怎样的形式出现,他们的本质都是源自于“金”的能量,形成不同的物质,就是源自于能量所处于的频率不同。

同样一个人,在高频率就是灵魂,是光;在中频率就是这个人本身;在低频率可能是影子。

一般没有觉悟,没有遭遇人生困境或遭遇人生无常的普通人来说,是不会深究和思索这个问题的,甚至对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来说感觉就是傻瓜问题,因为“我”就是“我”啊佛家的空性智慧,这还用问吗?

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想获取力量,权力、金钱、名誉、地位的获取让我们有力量。野蛮、野心、暴力的实施也让人充满力量。但这些力量永远是出于比较,永远是相对的。这样的力量需要努力求取,不断巩固加强,且随时有失去的危险,伴随着恐惧。

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这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空性的力量”才导致的,从而也就忽略了我们也是一个“空”的东西。

《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在这个宇宙中,没有一种力量能够大得过空性的力量。没有一种伤害能够伤害到这样一个人。没有依恋,没有贪婪,没有嫉妒,没有愤怒,什么都无法在他心中生成。就像一支箭射向天空,不会伤天空分毫。空性状态是一片没有任何云彩,绝对纯净的天空。

我们在表面上或许是某一个人,但是我并不关心我们的表面。在我们最深的核心里面,我们只是一个没有东西的存在,甚至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正因为这样,我们怎么可能知道我们的存在呢?而美就美在这里,如果我们能够知道自己的存在佛家的空性智慧,我们就已经定义了自己,我们就已经用我们的知识限制了自己。

如果我们可以被知道,我们就马上变成一个对象,我们不再是一个觉知。

事实上,我们的内心世界里面存在很多的阴影,很多我们所不想要的东西。这就好像说:我们为了要树立一个典范形象,我们必须去修炼自己。如果人家骂我们,让我们真的很生气,但是为了展现出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的模样,于是我们就约束自己不可以发脾气,表面上还是跟人家嘻嘻哈哈的,表现出修养境界很高的形象,内心里面却不断地在酝酿忿恨不平,但是我们却设法压抑下来,于是我们就一直在内伤自己。

就这样,我们为了展现自己是一个很富有修养的形象,认为所要扮演的就是一个修养很高的“角色”,要扮演的就是人天师表的角色、人家的模范。

在此不要以为我在这里好像是在讲别人,这里我所讲的其实是每个人都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我们就会设法去维护我们所要的这个角色。而我们所不要的角色呢?当它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将它强力压抑下去,这样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人的。

如果我们的内心无法统合,我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人。

如果我们的内心没办法统合,绝对无法跟身体认同。我们必须在第一个阶段有所突破,必须让“角色”跟“阴影”能够合一。

当我们内心的心灵世界能够统合之后,才能够提升到“自我层次”这个高度上来。

当我们的自我内心里面有所统合时,自我意识就会强烈展现,诸如一些企业家、艺术家、雕刻家、美术家、文学家等,他们都有这种蛮重视特质率性的发挥,我个人要怎样就怎样,不管我们欣赏不欣赏,我们随性要怎样就怎样。有时候会表现出很“酷”的那一面:我的胡子要怎么留就怎么留,谁也管不着我!

这就是“自我层次”的展现,在很多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自我主意、自我主张,蛮不错的。

在此我不是评述我的不好,而是说:我敢于展现自我——不管我欣赏不欣赏,我就是很敢于表现自我。如果我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家,或者是文学家,我就要有这种魄力、气魄。只有这样,我才能展现出蛮完整的一个自我。

真的要成为企业家,或者是艺术家,我就要敢如实地展现自我,这就是展现“自我层次”方面的。但到此时,我对自己的身体还没有真正地整合,也就是说我所重视的是心灵感受,我所重视的就是心灵成长。

所谓的成长,通常是指个人的眼界在内在的深度或外在的广度上的扩展。这正是意识层次向下取向的意义。向下深入一层,便表示我们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

所谓的成长,就是重新分配、重新划界、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

《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我们的心灵要怎么成长呢?在佛教里所讲的就是“证果”,就是“解脱的境界”,就是整个“心灵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的视野不断地开展,我们的心胸不断地开展,我们的智慧不断地提升,而这个开展及提升,根源是来自于我们有向内反观,我们越有内观,越深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去觉察,就可以把我们心中的那个“结”一一去除。如果我们去除了心中的“结”,我们的“心灵”就成长了一分。

“成长”指的就是个人的眼界,也就是我们的六根、我们的心,在内在的深度或是外在广度上的扩展,这个眼界不光是讲“眼根”,是我们的智慧眼。

我们的心要不断地明觉,然后越向内看,我们的深度会加深,广度也会加深。“向下深入一层”,便表示我们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

到此时,我们就可以说,“心灵成长”就是心灵上的重新分配、重新划分、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

“成长”就是从这样的界线愈来愈向下延伸,因为在越上面,就表示界线越多,就是生活在越狭小的世界,我们的苦海越无边。

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越向内看,越向我们的内心里面深层去看,看种种的界线、种种的隔阂、种种的痛苦、冲突、矛盾、不安,然后慢慢的如实去面对、逐渐的超越,这就是“心灵成长”。

如果我们的心灵成长得到了实现,在我们的内心里面,展现出来的就是: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面,我们已经能够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

如果我们内心世界的这种丑陋可以被知道,我们就不能是无限的,而在我们的“空性”里面,我们才是无限的。这就是老子要把“空性”比喻成“风箱”的原因。

我们怎么能够知道自己呢?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知道。我们当然也就无从找到自己的角色。

在我们所谓的“角色”里面,我们是不会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如果我们不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我们就不会爱护这个身体,也就不会跟这个身体统合。

当我们愿意如实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时,我们的内心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太极出来。这只是一部分而已,还要继续来到跟这个身体的整合。

角色这种东西,其实也是一种空,它不存在自我认知这样的东西。当我们了悟它的时候,它是一个没有自我认知的。

《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当我们安定下来的时候,我们突然就能觉知到那个知者和被知者都已经消失了,最后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空。一个广阔的空间,无始无终。它让我们感受到是“一个无限”,是一个无形无相的心,只有在关系中才能显现,他是一面镜子,情绪是一盏信号灯。

通过照镜子和信号灯,我们才能认识自己,看到心的执着。当生气的时候,或者嫉妒、羡慕、恐惧等情绪生起时,应该看一下自己的心,是否因为出现了与我们期待正相反的东西。我们的期待,就是我们所执着的东西。

慢慢地,我们不再将痛苦与经受的苦难归咎于他人与外在环境,我们看到的是“执着”。随后我们从自己的执着中出离,这就是”断舍离”。

“断舍离”往更深层次的理解就是对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整理,给自己减轻一些负担。

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给自己带来的困惑和压力越来越多,所以急需“断舍离”的哲学整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静下心来。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方法非常的简单,只要我们能够做到: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烦郁执念,当离。

这句话25个字,却藏着大智慧。它告诉我们:生活中做不到的事,就要放弃;与自己有缘无份的人,学会舍弃;摆脱自己心中那些所谓的无用的执念。想要幸福,就要先放下对它的执念。

“断舍离”是由内而外的,并不是要全部丢掉,而是舍弃一些拖累自己的负担和包袱,还有一些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

《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

只要我们留意每一次起心动念。在念头的迷途中,只需要做一个回转,由一段故事进入每一个闪念,我们将发现其背后无与伦比的巨大光明空间。

念头在空性的屏幕上闪念,看念头像云朵一样飘来飘去,让念头像河水一样自由流动,只是让水不再固着在一个漩涡里。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头脑中,我们了解自己无法主宰念头的生起,我们便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他人成为他人。让万物各就其位,各归其所。剩下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锻炼这颗心。

迷是入坑,觉是出坑。利用每一次迷,看到心的每一个执着点,看到执着也是如幻的本质,从执着出离,心便一步步得到淬炼。

我们的心在不断入坑不断出坑的过程中一次次成长,我们就会发现心的力量越来越强,但我们还是没有认知的可能。而且我们最好是不能被知道的,否则科学就会知道我们。

一旦我们被知道了,我们就是一个对象、一个东西了。我们就会丧失神秘性。所以我一遍又一遍地说,科学永远无法知道存在最深的核心,因为那个最深的核心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常说的“无”。

我们就象一只洋葱,只有一层一层地剥下去。一层一层地剥下去,我们才会发现新的一层出现了,又是新的一层,又是新的一层,然后突然整个洋葱都不见了:我们的手上只有空,这个空,就是我们自己。

然而,这个空并不是否定的,所以不要误解我。“空”这个词看上去仿佛是什么东西不在了。不,不是的。它是某种无限的东西的存在。它不是不在,它不是否定的,它不象黑暗,它是一个肯定的现象。到此时,我们就会不断地去破除“我见”,或者“身见”。

对“我见”,或者是“身见”的破除佛家的空性智慧,不是在禅修的禅相里面,而是要我们慢慢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然后去看到外界环境,包括一切的人、事、物都是。我们的心跟众生的心才会真的在交流,我们也才会真心真诚的善待一切众生,我们那个“我”跟“非我”的界线才会慢慢地破除。

如果这一个层面没有突破掉,我们就看不到我们内心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

当然,我们要突破、完全断除内心的那个充满烦恼的“自我”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慢慢地把内心世界与外界连结起来,慢慢去体悟,我们就能产生突破,我们就能产生一个“无我”,我们就能肯定自己。

这个肯定必须被我们记住《道德经》第五章中的“橐籥”,因为“无我”就是“空”的,就是“心灵成长”。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