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云江论佛教哲学思想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云江论佛教哲学思想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作者简介

张云江(1971—),男佛家哲学经典书籍,山东聊城人。1993年获曲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四川大学宗教学硕士学位佛家哲学经典书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云江论佛教哲学思想,2008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宗教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哲学。已出版《法眼文益禅师》《禅史与禅思》《湘山事状全集校释》等多部著作佛家哲学经典书籍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张云江论佛教哲学思想,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佛教哲学思想——唐君毅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节 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研究主题的界定

第三节 唐君毅对于佛教思想的整体判释

第四节 唐君毅论佛教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唐君毅论般若学哲学思想(上)

第一节 论《物不迁论》与玄学的关系

第二节 论《不真空论》与玄学之关系

第三节 论《般若无知论》与玄学的关系

第二章 唐君毅论般若学哲学思想(下)

第一节 论《成实论》中“有”“空”之义

第二节 论《中论》破生灭等思想范畴的哲学意义

第三节 论吉藏“二谛”之义

第四节 论吉藏“佛性”之义

第三章 唐君毅论天台宗哲学思想

第一节 论智顗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理论归趣

第二节 论智顗之判教(上):藏教、通教与别教的义解区分

第三节 论智顗之判教(下):别教与圆教的义解区分

第四章 唐君毅论唯识宗哲学思想

第一节 “阿赖耶识”之简别

第二节 “末那识”之简别

第三节 论“转识成智”与“无漏种子”问题

第四节 论“五种姓说”

第五章 唐君毅论《大乘起信论》佛教哲学思想

第一节 论如来藏与阿赖耶识的关系问题

第二节 论“本觉”义

第三节 论“真如缘起”义

第四节 论“真如受熏”说

第六章 唐君毅论华严宗哲学思想

第一节 论法藏融通般若与唯识义理而成立华严宗

第二节 论法藏重释起信论而成“真如随缘”义

第三节 论法藏重释缘生与种子义而成圆融缘起观

第七章 唐君毅论禅宗之道

第一节 论“达摩禅”与“中国禅”之异同

第二节 论禅定与禅观

第三节 论禅宗与天台、华严宗之关系及禅宗五家之区别

第八章 唐君毅论儒佛关系

第一节 论宋明理学家自觉异于佛家之道

第二节 “虚灵明觉心”——唐君毅儒佛会通的道德修养基础

第三节 论“新宗教”必以儒为本融摄佛耶义

第九章 唐君毅“心灵境界”哲学体系对佛教思想的吸收与融合

第一节 唐君毅“心灵境界”哲学体系对华严判教思想的吸收

第二节 唐君毅“心灵境界”哲学对华严“六相义”“十玄门”思维方式的融合

第三节 “心灵境界”中的儒佛判别及“生活理性化”中佛教的消极作用

第十章 熊十力“新唯识论”思想对唐君毅的影响

第一节 熊十力“新唯识论”思想对唐君毅的影响之一——为学根本宗旨

第二节 熊十力“新唯识论”思想对唐君毅的影响之二——从“翕辟成变”到“心通九境”

第三节 中国哲学现代性转型中的佛教思想因素

第十一章 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宋明儒学者对佛教之态度与唐君毅的比较

第二节 方东美佛教哲学思想与唐君毅的比较

第三节 牟宗三佛教哲学思想与唐君毅的比较

第四节 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与霍韬晦、吴汝钧等“后学”的比较

第十二章 佛教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途径及规则的反思

第一节 现代性语境下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佛教思想现代诠释中的哲学化途径及其反思

第三节 诠释学规则视角下的唐君毅佛教哲学思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