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

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老子与庄子创造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其学说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主张清静自然,无为而治。在中国古代,普遍流行的思想为儒家思想,知识分子乃至全社会接受的都是儒家的主流教育,道家思想似乎无可避免地带有颓唐、消极避世的色彩,大多为知识分子仕途不得志才采用的,如被贬谪的苏东坡。即使现代,也大力弘扬儒家思想中的精华。但实际上真的道家思想就不如儒家思想吗?

下面我从对国家与对个人两角度分析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

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

一、对国家而言:在政治方面,西汉初年道家教育哲学的现代启示,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前朝苛政之后得以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开疆征伐开创先河,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当时的富裕程度据记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统治阶级按照道家思想,顺应历史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空前盛世。《应帝王》中儵、忽、浑沌的故事便是反映了这种“统治者应顺民意而为”的思想。反观其他朝代,表面上推行儒家的“仁爱”,实际上是将儒家的“礼治”一条强行歪曲,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再与法家的小农经济、军国主义合流,实际摧毁了民主的社会基础,创造出中国的专制制度,对后世遗患无穷。为了顺应生产力发展,避免重蹈覆辙,当日之中国借鉴道家的成功经验是必要的。当然,“小国寡民”等不实际的想法,也当摈弃。

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

二、对个人而言:《庄子》是道家名篇,其中不少篇目看似思想消极,但实际如果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也可以得到新的感悟与体会,体会到其中的积极意义。(一)注重对品德的修养 《庄子》的内篇《德充符》中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主要论证人生修为不在于外表道家教育哲学的现代启示,而在于德行。为了说明“德”的充实与证验,文章想象出一系列外貌奇丑或形体残缺不全的人道家教育哲学的现代启示,但是他们的“德”又极为充实,这样就组成了自成部分的五个小故事;五个小故事之后又用庄子和惠子的对话作为结尾,即第六部分,在庄子的眼里惠子恰是“德”充符的反证“外露心神,耗费精力”,还赶不上那些貌丑形残的人。其中有一个故事:一个跛脚、伛背、缺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了。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的了。“故德有所长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当前不少人为了追求外在放弃了精神修养,从娱乐行业、网络直播业的爆炸式发展可见一斑。我本人不否认它们带来的经济效益,但也认为作为学生,也不应当被这样瞬息万变的时尚所迷惑,所以要追求更高的精神修养。 (二)“无用”的当下意义。《庄子》中讨论了“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在他看来,因“无用”免遭砍伐的大树能得以保全,正是“大用”---《庄庄子》中讨论了“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在他看来,因“无用”免遭砍伐的大树能得以保全,正是“大用”---《庄子》中的大用总与“保命”扯上关系,可能有时代的局限性,因为那时“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间世》)。面对此景,庄子发出了“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的感慨。在新的时代,我们大可不必为生命担忧,但这句话放在新的时代也是有深刻的道理的。我们大可将“有用”与“无用”理解为人的优点与缺点,这便是启示我们要扬长避短。变劣势、不足为优势,从而取得成功。

南怀瑾老师:道家思想的当下意义,不如儒家思想

综上,道家轻视权势,而主张"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注重品德修养,中国文化中,最飘逸清扬智达慧睿的就是道家。采用道家思想的帝王思想更是开创了开明的政治,这些对于当下仍是非常有意义的。

实际上道家思想在当下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仅浅谈数点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