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外国人提到中国文化,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孔子,想到中国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进而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必然是由儒家思想主宰了。其实他们大错而特错了。

在中国古代,谈到主流思想,一向是儒、释、道三教并称。儒、道自然分别是儒家和道家,释则指的则是佛教。中国人的思想基本上是这三教的混合体,而其中佛教的成分是最小的。因为佛教注重来世,而中国人比较讲求实际,更关心今世,在我看来,佛教对普通中国人唯一形成深刻影响的就是因果报应思想。这种思想告诫人们活着的时候要积德行善,这样死去后才能上天堂,享受荣华富贵;而如果作恶多端,则死后必下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这种今天看来如同童话的可笑说法,在古代可是为很多人深信不疑,至于它防止了多少犯罪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对于讲求实际的中国人来说,来世毕竟过于遥远,他们还是更关心今世怎样才能活得更好,因此教育人积极进取的儒家学说和劝诱人明哲保身的道家学说显然对他们更具吸引力。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儒家学说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首先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儒家最经典著作《论语》实际就是一个道德读本,通篇都在教育你如何修身养性,成为一个道德 高尚的君子,什么样才算是君子呢?那就要做到“五常” :仁、义、礼、智、信。“仁”是什么意思?仁者爱人,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要有博爱精神;“义”就是要有正义感,忠君爱国,惩恶扬善,义所当为,不避生死;“礼”就是要知礼明耻,言谈举止合乎礼度,不偏不倚;“智”主要指明智,知当为和不当为,知可为和不可为;“信”指要诚实守信,一诺千金。显然,要做到这五点要求确实很难,那基本上就是像焦裕禄那样的优秀共产党员了(笑)。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除了“五常”,最为儒家看重的就是“三纲”了,如果说“五常”是古代修身养性的标准,那么“三纲”就是古代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了。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通俗地说就是要做臣子的要服从国君;做儿子的要服从父亲,作妻子的要服从丈夫。做到了后两点,家就算齐了;做到了第一点,国也就治了。一句话,要尊卑有常,长幼有序,不能乱来,“三纲五常”代表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儒家思想是主张积极进取的,它鼓励知识分子努力通过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然后作官为皇帝效力,把隐居山林、不求仕进看作是对国家的不忠行为。儒家主张只要是利君利国利民的事就要勇敢地去做,哪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由于重视道德修养,儒家在一定程度上是禁欲的,认为过分追求物质和感官享受是可耻的,不过发展到“存天理,灭人欲”的极端那已经是南宋末期程朱理学兴起之后的事了。

与儒家主张积极进取,不畏生死相比,道家则主张消极避世,明哲保身。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老子(太上老君)

无论是道家鼻祖老聃的名著《老子》,还是老聃后继者庄周的代表作《庄子》,书中都反复强调“柔弱处上,强大处下”,对待生活应贵柔,守雌,反对刚强与进取,认为那会招致祸端。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道家的思想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意味,认为强与弱,好与坏,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家对个人主张消极避世,明哲保身;对国家主张无为而治,勿扰于民。认为人活着最高的境界不是建立什么惊世伟业,而是全生、保身、养亲、尽年。一句话,平平安安活到老就是最好,因此道家对儒家那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从来都是嗤之以鼻。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道家思想有两次全盛期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一是在秦末汉初,一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特点都是长期战乱,人们比较关心全生保命的道理。而儒家学说的兴盛的始于西汉汉武帝当政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儒家学说开始了在中国古代思想界几千年的统治地位。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历代统治者之所以都对儒家学说格外青睐,大力提倡,是因为儒家提出的那一套修身齐家忠君爱国的思想对他们来说是正中下怀,对维护他们的统治可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孟子提出的“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早就被统治者淡化不提了),他们希望天下黎民百姓都用儒家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然而百姓却不是这样。比起大谈道德教化的儒家学说,他们显然对教人明哲保身的道家学说兴趣更大一些。道家对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今天中国人民族性格中的主要特点以及大多数处世原则都是源于道家思想,比如不敢为天下先,随大流,处事圆滑,做事留有余地,知足常乐,做事不叫真,得过且过,好好主义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不得罪人,遇事不爱承担责任,作风懒散,不愿受纪律约束....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就连我们常说的那些流传下来的民间俗语也大多都充满浓厚的道家色彩,比如:“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退一步海阔天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饶人处且饶人”、“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等等。

道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国如此受欢迎,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中国历史上长期实行高度集权专制统治,加之经常发生战乱,根本无人权可言,说错一句话就可能落个杀头之罪,严重了甚至要灭门九族。所以,全生保命是第一要务,道家思想正好适合了这种需要。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可是中国人的性格中又天生具有矛盾性,他们在处事圆滑、明哲保身的同时还十分热衷于功名利禄,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对他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而要达到这一点又必须走儒家提倡的道路,因此中国人又接受了一部分儒家思想,不过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他们学习儒学并不是想修身养性成为什么君子,而是想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官员,进而光宗耀祖,名利双收,因此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儒学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登上仕途的一块敲门砖而已。尽管他们嘴上谈起儒家的大道理头头是道,但内心中没有几个是真正相信的。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他们的汲取了道家学说中的处事圆滑的那一面作为其处世原则,这些原则无论是在官场中还是在市井中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十分成功的。于是,他们内心中与愈加信奉道家,但嘴上依然大谈儒家仁义道德。这就形成了多数中国人的一大性格特点:外儒而内道,非常虚伪,因为他们所汲取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是能够对他们牟求功名利禄有用的那一小部分而已,根本领悟不到其精髓。

即使对于像李白、杜甫、 苏东坡、陶渊明这样的古代名士,头脑中也是儒道并存,只不过他们之中不同的人,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所占的比例不同。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不像那些伪君子,他们脑子里无论儒家还是道家的思想,都是真学问。

比如李白和杜甫比较,杜甫头脑中儒家思想明显占主要地位,因而他对仕途更加热衷,他一生都在追求仕进,可惜命运不济,只做过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之类的芝麻小官。其诗的风格明显严谨有余,浪漫不足,讲求对仗工整,一丝不苟,最擅长的是七律。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诗圣杜甫

李白身上则明显是道家思想更多一些,他一生喜欢仗剑漫游,纵情诗酒, 与贺知章、张旭邓号称“酒中八仙”。曾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才气为玄宗所赏识,但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从此无意仕进,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其诗风雄奇豪放,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最善长五古,做诗不愿受格律限制,喜欢直抒胸臆。

南怀瑾老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是道德高尚的君子

诗仙李白

对于古代那些名士来说,在不同的人生时期,儒、道两家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所占比例也不同:他们得志的时候儒家思想就占据主导地位,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比较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我辈岂是蓬蒿人!”,雄心勃勃比较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充满了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比较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不同,然而当他们进入官场,其他们生性耿直,恃才傲物的性格,使他们不被小人所容,加上他们看不惯官场的黑暗,往往很快就被贬职或自己挂冠而去,失意的他们头脑中很快被道家思想所占据,低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产生厌恶官场,归隐田园的想法。

儒家和道家这两种几乎处处对立的思想,就这样神奇地共存于中国人的头脑中。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