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文论思想的影响
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文论思想的影响摘 要: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深远苏轼道家思想,不仅对他的诗词文创造以及人生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他的文艺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他独特的文艺批评理论。道家思想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可致而不可求”的文道观,二是“神与物游”的虚静论,三是“随物赋形”的形象论,四是“平淡自然”的风格论。 中国论文网 /6/view-.htm关键词:道家思想;苏轼;文艺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儒道思想是两股相反相成的力量,占据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的核心。在国家政治清明之时,文人士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积极入世,追求建功立业,扬名于后世。在国家政治昏暗,仕途无望的失意落魄之时苏轼道家思想,道家“无为”的出世思想又能给予他们心灵上的疗救,隐居山林,自娱自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当然,苏轼也受到儒道思想的影响。相比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子在诗人的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尤其是在苏轼被贬黄州之时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文论思想的影响,在苏轼的文艺观中也时藏老庄思想的影子。然而,道家思想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可致而不可求”的文道观 在文与道的关系上,苏轼继承了韩愈的“文以载道”、欧阳修的“道胜文至”等思想,但他在文道的关系上却超越了韩愈和欧阳修等儒家思想的范围,融入了道家思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如他在《日喻》篇中谈到: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1] 东坡引用孙武和子夏的言论对“致”作了解释,“致”是经过循序渐进的积累学习之后自然而得道的意思,是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的自我提升,最后悟道的过程,是不可强力而求的,学至则道自致。而“求”则是一种脱离生活学习实践的强求或者急于求成,如果治学急于求成,那就不能得“道”。这里的“道”不再仅仅是指儒家之道,而更加趋向于道家的“道”,指事物的内在特点和规律。[2]后来,苏轼以南方人自小能游泳之事为例,这是因为他们遵循水之道,掌握水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规律。作诗文也是如此,经过长期的积累和练习,物形于心苏轼道家思想,深刻地观察和了解自己要表现得艺术对象,弄清其特点和规律,到方用之时,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没有雕饰之嫌。 (二)“神与物游”的虚静论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苏轼不仅强调要遵循文之道,强调在实践活动中细心观察创作对象,做到对艺术对象的特点和规律的准确把握,同时也从作家的主体角度强调在创作过程中,作家必然要进入“虚静的精神境界”。所谓“虚静的精神境界”就是道家所提倡的排除尘世的干扰,排除杂念,弃绝成见,使精神达到静谧虚空。
在此基础上再去深入地研究创作对象内在的特点和规律。精神虚静、用心专一,才能有所得。如他在《送参廖师》中指出: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成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诗法不相妨,此语当更请。[3] 又如《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着色山》谈到: 白发四老人,何曾在商颜。烦君纸上影,照我胸中山。[4] 苏轼希望通过老庄的“心斋”、“坐忘”,也就是“空静之心”来观察世间万物无穷变化的道理,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应动,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达到“物物而不物于物”的自由忘我的境界。 然而,为了求得“物之妙”,苏轼又主张“神与物游”。也就是要做到精神与物体合而为一,即创作审美主体真正意义上自由地观照审美客体,做到在空静的心灵中把物化的自然升华为人化的自然。 (三)“随物赋形”的形象论 对于艺术形象的描绘和分析,在苏轼的作品中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对于艺术形象的描绘应该遵循“随物赋形,物尽其态”的总原则。而“随物赋形”的艺术理论是苏轼在《画水记》一文中提出来的。在文学创作中,这就要求艺术家要深入观察艺术形象,顺乎事物的自然本性以及体态,同时也要追求意境之美,达到传神的境界。
如他在《文说》中阐述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5] 苏轼以泉水流过不同的山石而形态各异为例,说明他在进行艺术形象的加工时,会根据艺术形象的不同特征来进行描写,不可一成不变,同时也要根据其形态做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可强力而为。 同时,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技》其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6]苏轼认为在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中,只有形似是远远不够的浅析道家思想对苏轼文论思想的影响,还要达到神似的状态,只有有生机和灵气的形象才能打动人,做到形似与神似的完美统一。因此,要在形似的基础上,对艺术形象加以提升,以求达到神似的境界。 (四)“平淡自然”的风格论 从创作风格的角度上说,苏轼追求的是平淡自然的风格,反对当时流行的艰涩雕琢、堆砌辞藻的形式主义文风。如他在《东坡题跋[7]由于受到《庄子》中对于南郭子机形象的启示,他“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8],苏轼认为平淡的创作风格就是要做到表面枯槁毫无生气,而内在却丰盈娴熟,在平实简单的辞藻中蕴含著作家厚重的情思和丰富的情感。
另外,苏轼认为在文艺作品中,充实的内容与华美的辞藻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他在《东坡题跋“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法,看数尺许便倦。”[9]苏轼认为如果进行文艺创作没有一点“俊法”,很快就令人生厌。因此在苏轼的文艺创作活动当中,从题材内容上去拓宽作品的容量,同时,他喜欢运用典故、比喻等手法对艺术形象进行深加工,充分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创作技巧。 苏轼在强调艺术技巧的运用时,更加注重到技巧与内容的浑然统一,他提倡不漏斧凿痕迹的艺术技巧的加工,是随性自然而为的,不是为技巧而故加雕琢堆砌。如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论述“予尝论书,以谓钟、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划之外。……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10] 苏轼所推崇的是“萧散简远”、“寄至味于淡泊”的文风,是那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境界,如果是“才不逮意”,虽有“远韵”,终是无法成为佳作,免不了流于平俗。 综上所述,苏轼在道家思想的有形或无形的影响下,总结出独特的创作理论,在此理论作为标准,指导创作实践活动。在“可致而不可求”的文道观,“神与物游”的虚静论,“随物赋形”的形象论,“平淡自然”的风格论这些似乎有迹可循的文艺理论指导中,似乎会对其他人文艺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然而苏轼的文艺理论总结为一个字“道”,然而道是不可强力而为之的,毅力不到,才力不足,悟性不致,不可得也。
苏轼的文艺思想可谓得“道”之精也。(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5][9][10]苏轼文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3 [2] 中国文学批评史.王汝梅,张羽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 [3] [4][6][7]苏轼诗集.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8.7 [8] 庄子,方勇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6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5道家代表人物及作品:老子道德经与庄子南华经
- 2024-07-24老子其书:传统文化专题讲解教学培训课件,丰富汉语内涵的经典之作
- 2024-07-24道家学派思想:老子与庄子的自然无为之道
- 2024-07-24中国文化中坚道家学术思想:被忽略的幕后操持者
- 2024-07-23大年三十除夕夜,高淳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沛桥高跷展非遗风采
- 2024-07-232019/6/14 古典文字的故事:道德经、宗教典籍与人类思考阶段的演变
- 2024-07-21中国茶文化:道家思想的注入与长生久视观念的影响
- 2024-07-21苏南傩面具研究:探寻远古文化的神秘符号
- 2024-07-21皖南小马灯:地域与人文环境造就的独特民间文化
- 2024-07-20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领略千年佛教艺术的魅力
- 2024-07-20以儒学精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挑战与路径探索
- 2024-07-19道家思想:天人合一与道的核心概念,追溯古代思想流派的智慧
- 2024-07-18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