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

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

咸丰七年,曾国藩患上了心病。

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的他,陷入了同僚排挤,皇帝猜疑的困局,一度心情郁结。碧云观的丑道长劝他研读老子之道。曾国藩于是闭门苦读《道德经》,并最终提炼出八字箴言: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愤世嫉俗的曾国藩开始变得柔软,他主动缓和与左宗棠的关系,放低姿态向其请教;知人善用,愿让位给李鸿章以让其施展才能;打败洪秀全后即解散湘军,并不邀功。十年七迁,连升十级,被封为一等毅勇侯,曾国藩成就一番伟业,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

《道德经》,这本被翻译成最多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传世经典,销量已超越《圣经》,登上世界书籍排行榜榜首。

“《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尼采曾这样评价。司马迁、欧阳修、尼采、康德、黑格尔等文化名士也都是《道德经》虔诚的读者。

老子写《道德经》时正值春秋战国,战争不断。末世氛围下,人们杀人或自杀,对生命的价值产生了怀疑,“到处都有人死,短短几十年活得那么痛苦,我何必那么认真呢?”

彼时诞生的《道德经》就像一剂人生处方。有一位网友说:“当我有不开心的时候,都会把这本书拿来看看,也算是一种心理咨询,每次看到原来天地万物如此广大,我人生的烦恼算什么呢?”

原来国学对人生有非常直接的帮助

81个章节,5000多字,《道德经》谈世间万物,语句却极为凝练。

解读它并非易事:翻译精确,不模棱两可,注释独到,不人云亦云,考验的是解读人的功力。解读者中,傅佩荣先生独树一帜。十八岁研读西方哲学,二十三岁钻研中国哲学,三十岁攻读宗教哲学,其后又教了三十多年的书傅佩荣讲哲学与人生道家的智慧,“我的一生几乎都在研究哲学。”

他是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台大哲学系资深教授,央视《百家讲坛》的主讲师,著有《国学的天空》、《哲学与人生》、《向庄子借智慧》、《解读老子》等专业著作逾百种。2008年他获21世纪经济报道评选为年度文化风云人物,被誉为“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导师,身心灵整合导师、哲普大师。“

傅佩荣本无意研究《道德经》这样的国学,“年轻那会研究西哲还是挺时髦的,国学感觉有点老掉牙,直到去台大念书听了方东美先生的课,才发现完全不是这样。”

有“东方诗哲”之称的哲学大师方东美,讲课天马行空,他曾讲自己去北京看天坛的经历,“我在底下绕了几圈,看不分明。后来天上有大雁飞过,我将注意力转到雁子的角度,从上往下看,就看到了全貌。”

方东美称此为“提携神于太虚而俯之”,当人的视野变高,对人生有全局观,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处在哪个阶段,也就更容易放下一时得失。

这激发了傅佩荣对于国学的兴趣傅佩荣讲哲学与人生道家的智慧,“我才知道原来国学对人生有非常直接的帮助,不像西哲有很多抽象概念,有时候可能会忽略全局。”

其后他一直浸淫于国学领域,40岁前研究儒家,40岁后研究道家,重新译解了《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多部国学经典书籍。

傅佩荣治学严谨,讲究追本溯源。作家周国平曾评价:“哲学课是可以最令人生厌的,也可以是最引人入胜的,傅先生对于哲学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简洁清晰的表达。”

同老师方东美一样,在吸收了西哲、国学、宗教学等知识后,傅佩荣教授打破了中西哲学的边界。“我学完西哲之后再看老子,才发现老子有充分的资格成为人类的哲学家,而不仅是中国哲学家。”

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

生活经验丰富的人、失意的人、聪明人

最适宜学习道家思想

傅佩荣教授践行《道德经》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八字,在专业知识上常读常新,做加法,但在生活上适当放空,做减法。

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也遭遇过中年危机,“34岁到40岁这六年得失心还是很重的。那时我刚拿到博士回台湾教书,竞争压力很大,学生会给你打分,系里会排位。”

教书本身也有困难,“40年前才开始教书讲庄子,下礼拜上课就有学生拿庄子的古文来,30年前教庄子,学生拿白话文,20年前教庄子,学生带漫画。”他后来理解了学生的难处,他们课业太重,难以在某一门学科全情投入。但当他将课讲得更浅显时,又有学生认为他在“忽悠”,讲课不认真。

从小就是资优生的傅佩荣教授是完美主义者,“容易放大一些负面评价,为什么自己没被理解呢?会很想给自己辩护。其实这样很容易受伤害。”

40岁时,他学习道家的从容,50岁时学“与人无尤”,才真正放下了得失心,“中国那么大,现代生活节奏那么快,有时候你会招架不住,其实需要一个比较小的空间,每天留点时间给自己,让自己安顿下来。”

在傅佩荣教授的书房有一张书桌,两侧都堆满了书,只在中间留了一点儿空,要查另外一本书傅佩荣讲哲学与人生道家的智慧,就得把桌面上正在看的书挪开,但他习惯了这种不便利,“我觉得这是我的空间,我完全可以掌握。这会让你感觉到生命很简单,你要安定就一定要简单。”

在傅佩荣教授眼中,有三类人最适宜学习道家思想:

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

一是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他们有全局性的视野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可以通过回溯经历去总结;

二是失意的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当人站在底层时,更容易看到整体;

三是聪明人,少数人有慧根,听一遍就能理解,之后就能用得上。

傅佩荣教授常说自己是一座桥梁,“我负责让这个桥很稳,你可以去跟老子请教,最终理解他的思想,从里面得到启发就很好了。”

学生“SgLd Kaweh”对此很有体悟,“傅老师的《究竟真实》,解释面面俱到,通俗易懂。圣人无为而不为。从刚刚接触《道德经》,有心去学习领悟,到慢慢“无心”是从有到无的改变。”

傅佩荣教授希望有更多人能参悟道家的智慧,“这样你就会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有安顿的倾向,可以从“整体”来突破空间的限制,从“永恒”来超越时间的限制。摆脱情绪的困扰与过度执着,人生自然会有另一番光景。”

为此,我们向你推荐:

长按识别二维码,收听《傅佩荣讲道德经》

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

讲解说透《道德经》81章,带你一句句读经典。在中西古今里,让你秒懂老子影响力。立足现实来分析,重新塑造你三观。改变你对世界、人生和他人的根本看法。教你把智慧怎么变为思考力、行动力,决胜工作生活,成为大赢家。

课程定价199元,上线参加喜马拉雅423活动,4月23日至26日,会员5折,非会员7折 。

共更新110集,平均一集不到1元。

《道德经》可以说是东方智慧“红宝书”。说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半壁江山”,一点儿不夸张。老子几乎对古代思想大咖们全都产生过影响。单靠一部《道德经》,中国哲学就有了和西方对话的底气儿。然而,要读懂它,你却面临“四座大山”,它们成了拦路虎。

第一座山:语言障碍――全书晦涩,话很少曾国藩:《道德经》是一剂人生处方的处方,难度大,极易造成你误读。

第二座山:视野障碍――知识储备不足,就没法儿中西比较,用当代眼光看老子。

第三座山:归纳障碍――提炼智慧、总结经验,塑造新思维,也许对你很困难。

第四座山:运用障碍――怎么把启示变成行动,解决现实矛盾,日常烦恼,是个大问题。

>>>>课程亮点

一、来自国学大家的权威讲解,深度还原经典

只有资深,才会专业。傅佩荣老师先后师从方东美和余英时教授,先研习西方哲学,后转向国学研究,功底深厚。不同于“心得感悟”、随意发挥,傅老师从经典出发,逐字逐句逐章带你细读。他注重翻译的准确,解释的可靠,最大限度领你贴近老子。

二、打通中西的比较视野,挖出《道德经》精髓

没有比较,就缺乏精准;没有视野,就不会深广。正是因为扎实的西方哲学和国学根基,傅老师对《道德经》的讲解,具有中西比较的广阔视野,让你远离思想误区,避免理解偏差。同时,他又比较儒家和道家,用庄子分析老子,把《道德经》摆在思想史的坐标轴里,让你“精细化”理解老子。

三、让《道德经》变成你的人生课,贴近生活

最接地气儿的轻松幽默,透彻感悟,傅老师陪你来取五千字道德“真经”。真经里装的是指导生活,贴近日常的实用性。他用自己的阅历修为、案例分析帮你“吃定”老子。教你怎么做个“明白人”,告诉你做人行事,处理关系,认识自己,把握世界的“私房话”。

>>>>>你将获得

• 《道德经》全文,句句精读,告别一知半解。章章分析,让老子成为你的导师、密友。

• 不仅熟知老子说了什么,还清楚他为何这么说。老子的“启示录”,你轻易收获。

• 不止读懂《道德经》,还会帮你补上中国古代思想史的“常识课”。

• 你将理解世界、自然与万物。更豁达的格局,让你看清人世,学会平和。

• 你将学会与自己相处,为人处世的“人生课”。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