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儒家和老子及其道家,是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
对于中国或者东亚而言,孔子及其儒家 和老子及其道家,是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东亚文明的核心所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城市风水,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于东方诸文明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等等方面都产生过并还在产生重要的影响。
孔子及其儒家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 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 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道家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 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立过两次战功, 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 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 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 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 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孔子及其儒家和老子及其道家,是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故名丘,字伸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 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孔子少年时过着贫贱的生活,青年时当过管理仓库和看管牛羊的小官。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着极高的 报国热情,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此时他已50多岁,迫于形势,他离开了鲁国,开始了被后人称之为周游列国的政治游说,他曾经访问过齐国、 陈国、蔡国,寻求一个能实行他古老的政治理想——周礼的国度,但他无法找到。在外流亡的14年中孔子多次遇到危险,险些丧命。最后,公元前484年,他再回到鲁国定居。
孔丘的政治生涯到此结束,从此他把全副精力用在教授门徒上。在鲁国,孔子开办 了第一所私人学堂,广收学生,而且说明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划时代的。他倡导的“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直到今天仍很有意义。
孔丘在教授门徒的同时,出于对周王朝 初创时代的怀念和崇拜,又对《易》、《春秋》、《诗经》、《尚书》、《礼》、《乐》这六部当时已经存 在的古老书籍,用他的观点,加以编纂删订,其中除《乐经》失传外,其他“五经”一直流传下来,支配中华人文学术思想近两 千年之久。
鉴于春秋时 代社会风气日下 的局面,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 “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崇尚 “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在政治上他主张“德治”(礼治)和“仁政”,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儒”在古代,是指从巫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贵族人家祭祖事神、办理丧事的知识分子。孔子以后,儒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指的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家学派。但在当时那个诸侯争霸,弱肉强食、“霸道”横行的环境中,孔子的这套“仁政”主张是注定不会被统治者所接受的。
公元前479年4月,孔子患病,不愈而 卒,葬于鲁城北。孔丘没有写下任何著作 在他逝世之后,他的门徒把他平日的言论 摘要记录下来,名为《论语》道家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跟“五经”一样,也被列为经典。 一个以崇古尊君为中心思想的儒家学派正式建立起来,众门徒分散四方,各为这个理想奋斗。《论语》所记载的孔丘的言论是片段的,所以儒家学派缺少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和一个为一种观念概括统摄而前后一贯的逻辑。但孔丘是一个经验丰富和洞察人生的智慧老人,他所说的那些格言隽语,已能充分表达他思想的要领。
老子及其道家
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 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论。根据司马迁在 《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单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苫县(河南鹿邑)人。 “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 “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 “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
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国家图书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据传,孔子也曾问礼于他。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 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 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自立,晋人攻打王子朝,立王子句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掌握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失业了。公元前484年老子忽然骑着一匹青牛,向西而去。穿过秦国的散关(陕西宝鸡西南)时,镇守关隘的关令(司令官)尹喜说:“你就要隐居了,盼望能给我们留下几句话。”李耳就在那里写了举世闻名的《道德经》,然后出关而去,从此不知影踪。
《道德经》也称为《老子》,是老子思想 主张的大总结。《老子》一书共81章,5000多字,分上下两篇。全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在这部书中,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这样,老子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 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
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是人 当法道,顺其自然。他认为最好是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民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用无所作为听其自然发展的办法,来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老子反对用刑、礼、智这些来治理国家,反对加重人民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兵力,他同时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和文化。在老子看来,人类社会不要“圣智”、“仁义”、“巧利”,国家就大治了。这三种东西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是使人们着意于“朴素”,少有“私欲”,不求知识,就可以没有忧患了。
老子这一设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 时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减轻剥削的愿望。老子说过,人民为什么过着饥寒的生活呢?是因为他们的君主收取赋税太多的缘故。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进步因素。老子的这一思想抨击了奴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对后世的进步思想家、空想的社会改革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认为,高明的统治者必须懂得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了证明以弱胜强、以柔胜刚的道理,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真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道家哲学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莫能行。”老子认为在发展过程中柔弱的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促使人们认识新生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道理是有着积极意义的。老子所处的时代,是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的春秋末期,正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他提出这一观点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儒家和道家对中国以及东方文化的影响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虽在乱世不为统 治者所赏识,但在统一的帝国中,他的那种 “中庸”思想却大有市场。公元前2世纪,儒家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补充修正改造,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此后,儒家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直到2000多年后,也就是1911 年满清王朝覆灭为止,孔子学说一直在中国居统治地位。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当儒家文化长期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发展也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在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中 华文明是惟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在过去2000多年时间里,儒家文化的发展道路虽然相当曲折和坎坷,但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没有减弱和停息过。究其原因,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那些关于做人、处事和立国的名言早已深人人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传布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可以说,孔子在政治、经济、哲学、伦 理、教育和艺术等方面提出的主张,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从现代的角度看,儒家学说中亲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人为贵”的管理理念,不仅超越了时代,而且还超越了国界。一些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和政治人物在制定本身的现代管理概念时,也都从儒家的经典中寻找智慧并取得了成功。这些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可以说,儒家文化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学说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哲学是 道家学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两家学说正好相互补充,满足了中国人民在理智和感情上的需要。孔子学说强调的是礼仪、顺从和社会责任,而道家学说则强调个人的种种奇念怪想和顺从大自然的伟大模式。这一模式被解释为“道”。中国惟一的本土宗教道而来司退永心不尔型教,就是在道家学说的影响下形成的,道家学说对于统治阶级的政策,也发挥了很重要的影响。
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 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孔子及其儒家和老子及其道家,是其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老(黄帝、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但是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讲的儒家,做的却是道家。这就是整个东方世界政治的实质所在。
影响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奠定了东亚文明 的基本内涵。整个东亚文明,包括中国、日本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以这两种思想为政治的指导以及社会的规范。中国能够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与儒教的功能不可分割,也和道家的精神相联系。新加坡直到现在还在用儒家文化治理国家和教育人民,而在中国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冲击,反而丢掉了很多的传 统,这一点是很可惜的。儒家文化,以及道家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将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这一点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已经提出了。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