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七十二龙之空亡”的依据是什么?

(李向东)“七十二龙之空亡”的依据是什么?

唐代末年,杨公筠松在长时间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的探索中,已认识到,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而反映出春夏秋冬寒冷暑热气候变化的规律,遂将太阳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的原理应用于经天纬地的风水罗经,进而创设了罗经的“缝针”,以及配合其作用的七十二龙(又名七十二分金)。

从此,风水理论的创新和罗经的应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随之而来的争论也应声而起。“七十二龙之空亡”的依据是什么?“空亡龙”是否有“五行”,能否架线立向,安坟立宅?千百年来,风水界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本文意在抛砖引玉,作一粗浅探讨。

“七十二龙”的设置以太阳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侯为依据,它反映的是地球和太阳的关系,它以“六十甲子纳音”为准绳,按“纳音五行属性”配合“缝针”定局纳水。

而“正针八干四维”的“正中”不编排“六十甲子”,空其位,人们称之为“大空亡”。

为什么“七十二龙”中,只有“六十甲子”填其位,而“十二龙”却空其位?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还得从“二十四节气”应“二十四山”说起。杨公将“二十四节气”顺布于“缝针”的“二十四山”,即“立春艮、雨水寅、惊蛰甲、春分卯、清明乙、谷雨辰、立夏巽……冬至子、小寒癸、大寒丑”,每个节气15天亦占周天15°,每个节候5天亦占周天5°,由于“缝针”表示的是日景方位(不同于日影方位),与反映地磁方位的“正针”相差7.5°。因此,“缝针”的子位则处在正针的子癸二位之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七十二龙”附设在“正针”,应是“正针”衍生的产物,其实不然。“七十二龙”是隶属于“缝针”,而寄设于“正针”。以“缝针”的“子位”为例,子位应为冬至,子位属下有“庚子龙、壬子龙、戊子龙、空亡龙”,庚子龙和壬子龙各占5°,而戊子龙与空亡龙则各占2.5°。

若按“孤虚旺相”气运来划分,显然戊子半位为“孤”,庚子为“旺”,壬子为“相”、空亡半位为“虚”。

若按“节气的厚溥”来划分,戊子前半位为冬至始气,庚子、壬子为冬至中气,空亡龙的后半位为冬至末气。而戊子的后半位(2.5°)则为大雪的末气,空亡龙的前半位则是小寒的始气。杨公洞察其理,取其旺相之气,避其孤虚之气,用其中气,慎其始气末气,而布六十甲子。戊子处孤虚之位(李向东)“七十二龙之空亡”的依据是什么?,名其差错空亡。而处在虚孤之间的一格则空其位,各曰“大空亡”。

从以上可以看出,冬至的“孤位”为“差错空亡”,冬至的“虚位”为“大空亡”。余者类推。

既然七十二龙源于“缝针”,为何要寄附于正针?

主要是考虑盘针应用的方便。如“正针”立向、卦爻划分、阴阳龙的应用、禄马贵人的取用等等,以免产生错乱。“七十二龙”寄设于“正针”以后(李向东)“七十二龙之空亡”的依据是什么?,人们误以为“七十二龙”隶属于“正针”,以致有“八干四维”正中为“空亡”之说,而且有气从“地支”,八干四维无气可乘的“妄论”。孰不知,天地之气无处不有无所不在的道理。气虽有清浊、旺相、驳杂之分,但二十四山皆有气是不争的事实。

节气的交替,因所处地域经度的不同有所差异。如公元2006年,北京的立春时间为2月4日7:25时,台湾的立春时间则为2月4日7:27时。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七十二龙纳音五行图,节气的交替,就如一把没有扶手的长条椅,1号位与2号位,2号位与3号位,3号位与4号位之间七十二龙纳音五行图,就是节气的交替点,“交替点”就是“空亡龙”的位子。若人坐落其中七十二龙纳音五行图,则位不三不四,气不清不白而已。

《解定》云,“空亡二十四位”切忌安葬定宅。

笔者考证过不少古宅、古坟,坐“空亡穴”的亦不少见,发富发贵的亦大有人在。问题的关键是要看宅坟周边的山形水势,同时还得把握住“元运”。像一些“神坛、寺观、茶亭、礼堂、商场”等公共场所,坐“空亡穴”的反而灵气甚佳,人气甚广,财气甚旺。重要的在于因地之宜,因事之宜。★★★★★

用“七十二龙”定局,其中六十龙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目了然,而“空亡龙”未标明“五行”,术者似乎有些迷惘。其实,“空亡龙”也有五行。若想明了个中之理,不妨对着罗经,逆向思维反复揣摩一番,也就不难透彻“五行”即在此中分的玄妙了。

标签: 空亡五行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