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我们是不可弃的
民族的灵魂
古往今来文化作文,历史的车轮如狂风般呼啸而过,卷起的风沙曾湮灭多少辉煌?!然而,一直有一群人昂首在天地之间!他们是历史的弄潮者,他们永远忠于自己民族的灵魂,他们称自己为:中国人。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诚然,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便有的民族精神,它作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支柱,屹立千年,以至于时至今日,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仍深埋在我们民族的灵魂之中。
灵魂是不可弃的。若连灵魂都可以遗弃,又谈何精神?又谈何民族?然而,中华民族历史上却又不乏丢失灵魂的时候。君可记得曾经的丧权辱国?君可知晓文革中的人心惶惶?这都是我们曾经的"落魄"。但君又可记得虎门上空熊熊的热浪?君又可知晓时的举国欢庆?没错,中国人一直未曾忘记他们民族的灵魂!那是他们永恒的,不屈的精神!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这是鲁迅对曾经的中国人的告诫。而这句话又是否适用于现代中国人?我们中不乏缺少民族精神的人,没有上进心,崇洋媚外,民族歧视者怕是大有人在。然而人们总以一种抱怨教育、抱怨社会、抱怨国家的心态回避问题,而不是从自身调整。而那些问题也并未有所解决。我们是不是该反省,我们是不是错了?我们是不是已经丢失了民族的灵魂?我们是不是应该正视这"惨淡的人生"?!
中华民族的灵魂是坚定不移的磐石,是勇往直前的激流,是不朽不折的古树,是昂首挺胸的雄狮!
中国人可能不是最伟大的民族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我们是不可弃的,但中国人绝对是不向任何人低头的民族!所有的辉煌我们都记着,所有的屈辱我们也记着。因为我们知道,这辉煌是所有屈辱的血泪支撑起来的!我们要让所有的后代都知道,中国人面对屈辱并没有妥协,而是在忍辱中丰满羽翼,等待崛起后的一飞冲天!
正如毛主席所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我们不能遗忘曾经,我们要铭记历史,铭记所有的屈辱与辉煌,更要铭记那永垂不朽的民族的灵魂!
素材积累
岁月染遍青山,一叶轻舟渡江徐来,承载五千年民族之魂,砥砺前行。神州寰宇,何以荡漾历史波涛之激流?何以竞百舸以独秀当先?唯有强基固本,继承先贤之大成,弘扬中华文化之精粹,方能与时代并驱前行,一展华夏文明之雄风。
黄河之畔,生生不息,淌着古流,沁着新芳。自禹铸九鼎沁润礼乐春秋,点染六朝金粉,而后更经烈火峥嵘的熔铸,中华文化沉蕴博远。在时间海的不断冲刷下,传承华夏文明,历久弥新,少不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铭心的历史责任。
从夏商西周到唐宋元明;从《清明上河图》到《五牛图》;从四羊方尊到十二兽首;从昆曲到京剧…..变的,是文人墨客,不变的,是文化的传承。不要让传统技艺成为历史。
中华文化如香茗文化作文,只需浅尝,便有无穷之韵味。千年沉淀,大国底蕴,让人静从心生。一撇一捺,书写汉字之古韵;一砖一瓦,建起长城亘古流芳;一腔一调,唱出国粹之经典,文化之瑰宝;一拳一脚,打出威风英姿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我们是不可弃的,中华武术海外名扬。衣袂翩翩,华须飘荡,那是孔夫子传扬孔儒家经典,涤荡思想;驼铃声声,蹄踏万丈,是张骞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海风阵阵,是鉴真东渡日本促文化繁荣。古文化的魅力在发扬中传承,泱泱华夏之经典,将在传承中开启新篇章。
泱泱之国,悠悠岁月沧桑,华夏之图,浩浩功分八稷。中华文化的底蕴孕育着经久不衰的经典,滋养着百啭千承的绝响。梨花缎丽醉古琴,桃花扇中转游丝,这古韵似温婉如玉的君子,浮生浅醅茗,细手绘春图,中华文化潜移默化的缠绕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安塞的腰鼓,铿锵有力;陕北的秦腔,源远流长。谈如今,鼓声不闻,空留余响;山野之间,一方孤腔。世殊事异,不变的却是那一份信仰,情随事迁,情怀永驻心间。繁华尽处,应是那一泓源头之水。
新时代有着新时代的特点,传统将何去何从?我们需要担其相应的责任来。白先勇将《牡丹亭》改编成青春版《牡丹亭》,让《牡丹亭》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这是当代艺术家的历史担当;学校因地制宜,把农民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纳入校本课程,这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历史担当;央视推出《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让无数百姓走入传统文化的学术殿堂,这是当代媒体的历史担当。这是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让其在新时代具有了“新”的诠释,是给传统文化,也是个给我们自己最好的礼物。而我们青少年,能给自己怎样的传统化“新”礼物呢?
文化是历史的积累,文化是未来的领航,文化融古贯今,历久弥新,文化也应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学术无界,文化无墙,问渠那得文明清如许,唯有文化交流的活水涤荡。
传统文化是民族认同的根本所在,是华夏民族得以构建的根基。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可和发展,是一个民族团结的根本、自信的来源。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发展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充满活力的姿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部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历史的淘洗,经过一代代人的检验,被不断地修正和调整,具有的价值和魅力无与伦比。
当金钱万能的言论日渐甚嚣尘上,当功利主义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正是那株绽放在物欲横流中的青莲,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它告诉我们,“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它劝诫我们,“谦受益,满招损”;他让我们知道“求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他让我们明白“一箪食,一瓢饮”也能觅得人生之乐。
走过魏晋,看名士风流绝代的潇洒,聆听那些散落在时空中的遥远绝响;细看今朝,感受现代社会的喜与悲,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思考传承的真谛;穿越时空,幻想未来的种种变化,当下的中华儿女,自当接过传承的使命,发乎本心与热爱,兼顾历史之沉淀与时代之新意,向世界发扬中华气象。(适合做结尾)
只有懂得传承的人,才能寄去历史的养分,在时代大放异彩;只有懂得传承的民族,才能总结过去的成败,在世界舞台昂首挺胸;只有懂得传承的世界,才能汇聚世界的文明,为世界永续发展提供动力。
不曾忘,抗战时期林徽因和梁思成为尽快保护唐代建筑,不惜日夜兼程跋涉千里;不曾忘,“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重唤千古壁画的魅力,日思夜寐焚膏继晷;不曾忘,董卿为再现古典诗词之美,广邀贤士,共襄文化盛举。千百年来文化作文,中华民族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深深地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也是因为先辈们不懈的努力,后之览者才能体味氤氲在古老书卷里的无限韵味。
随便看看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7天干地支:中华历法的神秘符号与纪历智慧
- 2024-07-27研易十几年,带你几分钟了解周易: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一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13辛亥革命的积极与消极意义:推翻封建帝制,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反封建不彻底
- 2024-07-1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民族危机下的中国社会变革
- 2024-07-08陕西皮影艺术:古老民间美术的魅力传承与独特特征
- 2024-07-02中华文化 7000 年历史:从伏羲画卦到百家争鸣,探寻文化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