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的儒学·儒学的教化李景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提要
教化的儒学·儒学的教化李景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提要
教育儒学·儒学教育
作者:李景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年 2 月
携带
想
本书着重探讨作为形而上学理体系的儒学与社会信仰体系的关系简要说明什么是儒家思想,揭示儒学教育的思想文化内涵。人们认为,儒家作为一种形而上学,与中国古代社会的信仰体系有着“同路而异”的内在联系,使其既能保持其作为哲学体系的独立性,又能同时时间。能够适应、改造、升华和引领社会和人民的精神生活,具有不同于一般宗教的普遍教育意义。在儒家形而上学体系中,“教育”作为一种先于存在实现的观念,标志着一种实现人的哲学途径。实现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彰显道家。在教育儒学方面,本书还对人性论、道家学说、人格发展论、王权政治观、文化认同等儒家相关理论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哲学内容与方法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
关于作者
李景林,男,1954年出生,汉族,河南南阳人,哲学学士、硕士,历史学博士。曾任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价值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道家哲学、中国文化。作品有《养育之源》、《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和研究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和研究奖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学术研究项目。
介绍…
本书由六个部分和两个附录组成,汇集了我近年来对教化儒学进行深入解读的一些收获。
1.近年来,我对儒家思想或儒家教化的思考,主要集中在儒家作为一种哲学或其原理体系与社会信仰体系的关系上。本书的“续一”重点讨论了这个问题。
哲学作为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一种知识,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杨明说“良知是独立的知识”,庄子把道看成是“见独立”,很好地表达了这一点。而儒家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或哲学,其个体化的精神特征是“教育”。《汉书·易文志》论述儒学,并用“明教化”三个字来确定其学说的目的和目的。我用“教学哲学”或“儒学教育”来揭示儒家精神,原因就在于此。
儒家的教法可以用《易经》中的“以神教”一语来概括。儒家“以神立教”,就是依靠传统社会固有的一套信仰体系,在社会生活中实践其教义。在帛书《易传要》中,孔子向子贡解释了为什么他“老而易做事”。有云:“我和石舞同路而归。” “我与石武同路而归”,既指出了儒家道德体系与社会信仰体系的关联性和异质性的统一,也揭示了儒家的基本教育方法。 . 石武和朱伯的事奉代表了中国早期文明社会生活中普遍实行的一种宗教信仰体系。孔子并没有拒绝石无珠的占卜之道。他自称“一百七”,可见他也习惯了,熟悉了。在这方面,他与竹布十物以及他在社会生活中所代表的神教体系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从另一个角度看,孔子和竹布实无止追求的目标和意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孔子占卜的目的是“求其德”,“观其德义”。这种“德”或“德义” 指《易经》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和道德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和竹布十物的方式可以说是“特归”。荀子说:“占卜和大事的决定,不在于追求简要说明什么是儒家思想,而在于文字。所以君子想文字,老百姓想神。” . 意义不同,它是“特殊的回报”,它赋予了儒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原则体系。内容是一样的,就是“一样”。这种在社会生活中与宗教信仰和精神系统“同路一条”,使儒家哲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并起到意义转化、思想升华、和社会生活的精神指导。因此,儒学虽然是哲学而非宗教,但它具有宗教和普遍的教育功能。这是儒家在社会和生活中实施教育的重要而巧妙的方式。
2.儒学与社会信仰体系的“同路而异”的关系,也为儒学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或哲学的思想内涵提供了反馈。在儒家形而上学体系中,“育”是先悟先存的概念,它所指的是一种悟道而不是悟道的哲学方法。因此,人性论或心性论构成了儒家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和基本内容。在《续注》的第二部分,对儒家的人性论或心性论作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解释。
当我们谈论“人性论或心性论”时,我们并不把人性论和心性论视为两个平行的主题。儒家哲学以实现人的存在为进路,其谈人性是用“心性”(包括性情)的话语来动态地展示人性的具体内涵,而不是从人的要素和可能性出发。西方哲学中的自然。从性的角度对人性的抽象和静态分析。
儒家讲自然,要讲心,讲心,讲情。但是,这种“感觉”或情绪的内容与西方认知分解意义上的理性相对,并不是非理性的。儒家用心性论(包括性情论)来讲人性,以心为心来表现一切情感,即在情感活动中动态地展现人性的内涵。因此,儒家从内容而不是形式来讨论自然。例如,儒家思想往往以同情、顺从、偏狭、亲情等方面表现人性的整体内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儒家是根据情感存在的内容来使用情感的本质,那么这个“性”是否会沦为康德本质的偶然性呢?论儒家良心、四端学说的学者,要么将其视为与生俱来的道德情操,要么将其视为修炼过的情操,对固化现成的认识往往得不到要领.
事实上,儒家的道德情感并不是西方非理性哲学所理解的“本能”等现成的道德要素。思蒙系学者用“段”的概念来指代人内心的偏狭、同情、羞耻等情感表现,很好地突出了对儒家道德情感的独特理解。孟子有“四端”之说。所谓人心善的“终”,来自于紫思的“五行”。孟子以“四端”为例来揭示人性本善的含义,但他所谓的“端”并不局限于“四”。孟子六、七、章:高子尚,我称之为孟子的“才子三章”。“第三章人才”是指“才”,用“亲近人”的“好恶”来表示人的“良心”或“仁义之心”。良心以“善恶”来迎接和拒绝事物,它会表现为现在本性的各种“目的”。孟子以“四端”为例来说明“端”的逻辑内涵。他认为,人的心脏本来就具有“能量和知识”的逻辑结构,而“端”是人的心脏,因为“能量和知识”是一体的。原初的存在方式是在其特定语境下现场和预建的必然的模态表达。由于它的地域性和地域性,这个“目的”必然呈现出各种不同的、不可复制的形式,决不受一种或几种现成的道德情感的限制。思蒙文学详述,如偏狭、无为、怜惜、羞愧、屈从、敬重、是非、孝顺、亲近、尊长、羞耻、腼腆、不欲害人、不僭越、不纳。 ,并且不接受。吃食、不屑食等,都可以把这个“目的”采取不同的形式,再延伸成为美德。由于“能与知”的本源结构,“端”作为“能”的模态表达,也有“智慧”的内在规定,因此必然具有道德导向和决定性。这个自然的方向,由于其“善恶”,必然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维度。其“善”由“智”定义,对应“是”,构成人类善的存在和动力基础(如偏狭、同情、尊重、亲情等);它的“恶”也由“智慧”来定义。“”的规定对应于“非”,构成了人性拒绝非善(如羞耻、无为、羞耻、腼腆、冷漠等)的自卫机制。可见,在思孟家的心性论中,既没有现成的先天道德情感的概念,也没有没有内在道德方向的所谓“自然情感”的概念。因此,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儒学研究中,荀学逐渐成为突出的一个。然而,荀子的人性论与政治伦理学的理论自洽性并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从荀子的人性结构论入手,理解其人性论的思想内涵。荀子探讨人性的结构,强调人的生存活动和性欲需求必须受制于心智知识和决策的控制。积极(善)或消极(非善或恶)的道德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开箱即用。从人性的结构来看,荀子所说的“恶性”只是针对孟子善性论的一种理论。邪恶的”。
《荀子王制》云:“始为终,以终为始,若戒无端……天地为生命之始;礼义为治之始;君子是礼义之始,是君子之始,所以天地生君子,君子管理天地……”在荀子看来,他的理论是以君子为中心形成的,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结局。理论圈完全一致。但是,既然荀子所谓的“心能”情欲的“允许”内容,必然是由“伪”或人为的历史所决定的,他的人性结构仍然对“善恶”两端具有开放性。可能性。为此,荀子提出了目的论的善观,以保证上述理论圈的必然性和自洽性。荀子善于讲“种”,认为人的本性和理性或道定义了人存在的最终目的,所以人作为一种“种”,天生就有一种逻辑上的必然性或目的性。自己好。关于意义的善。就是因为它在政治上不导致外在胁迫,在道德上也提倡自力更生,但不导致其他势力的拯救。其政治伦理哲学体系也获得了一种始终交织在一起的理论自洽性。人性结构论和人“发自内心”存在的善的目的论共同构成了荀子人性论的整体内涵。
如前所述,孟子说,心具有“能知”的逻辑结构。荀子的性欲“从心所为”的人性结构说,可以体现和突出孟子心性论的逻辑意义,即“能知”的综合结构。但必须强调的是,荀子对性与伪视分离的理解,使得他所建立的人性结构只有形式上的意义,并流入一个“空”的结构中。为了达到其理论的自洽性要求,必须在此结构原则之外引入目的论结构。所以,
3.儒家以求道为最高目标。追溯圣道之源,建立当代学术新传统,已成为历代儒家思想产生和创造的重要环节。《续三》系列,重点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
孔子表达了自己的志向,说:“早闻道,晚死”(《论语·立人》)。历史上,对孔子的“闻道”理论有不同的解释。我的意思是,所谓“闻道”,应该按照竹丝“五行”一章和《孟子·心结》最后一章来解释为“闻知”。
先秦儒家说“知”,有“闻知”和“见知”之别。出土的简牍《五行》一章讲“闻知者为圣”,“见者知者为智”。孟子于是提出了圣道传承的谱系。这种圣人传统的谱系包括两种人:一种是“闻之知”的人,即尧、舜、唐、文王、孔子等圣人;另一类是“见之知”者,即禹、高涛、乙寅、赖竹、太公望、三益生等智者或圣人。据《礼记·乐记》记载,一代文化文明的创造,包括“书写”和“背诵”。“知礼乐之情者,可作之;知礼乐之文者,可述之。作者谓圣人,述者自明。”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圣”和“听”这两个词的区别。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是因为他可以直接聆听帝君的声音,他的心超越了神,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文化之始源于圣人的“工”,直接继承于“天道”。“礼乐书”是指礼器的有形制度形式,是——称为“ 以天道造圣,必须应用到有形的系统或文明上,才有可能形成传统。但是,一种思想文化,在形成文明的时候,就会长期积累停滞和僵化的弊端。因此,将有新一代的先贤和革命开辟新局面。因此,在思想、文化、文明的演进中,必然有革命的得失,才能不断地、进步的、无限的发展。司孟的圣道传承论,区分“闻知”和“见知”,谁负责“道”,就是基于这个原则。以天道造圣,必须应用到有形的系统或文明上,才有可能形成传统。但是,一种思想文化,在形成文明的时候,就会长期积累停滞和僵化的弊端。因此,将有新一代的先贤和革命开辟新局面。因此,在思想、文化、文明的演进中,必然有革命的得失,才能不断地、进步的、无限的发展。司孟的圣道传承论,区分“闻知”和“见知”,谁负责“道”,就是基于这个原则。
需要指出的是,司孟的圣道传承论特别突出了圣人“闻之知”的超越性和独创性,直接听天或神之声,独与天地相通。孔子生于春秋之际,礼破乐崩,道教分天下。因先祖描写尧舜,以及文武宪章,他起身承担重建君子的重任。孔子追溯尧舜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始于“子天”法天。在自述求道史中,他说:“五十岁,知天命”,自称无人知我,但他只在天堂认识对方。可见,孔子毕生追求的“闻道”,其实就是“闻道”,达到道。司孟家的圣道传承之说,其实是从孔子那里衍生出来的。
儒家不是在某处现成的客观知识体系,而是自身因应时代变迁而不断创造的活生生的思想和文化精神。在孔子之后儒学的发展中,孟子和朱子可以说是最原始的两位哲学家。两者的思想创作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具有浓厚的学术渊源和学术新建构主义的意味。孟子的思想学术创作,首先,着眼于圣道传承谱系的构建,上面已经讲过。另一方面,专门提出了一套关于孔曾思孟学脉系统的论述。孟子 圣道传承论是建立在思想渊源意识的基础上的。他关于孔增思蒙学术体系的论文着重于当前学术新传统的建构。朱子对圣道传承和思想学术传承谱系的确立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圣道思想学术传承的古老谱系,简称“道系”;简称《道教传》。前者意在为道教的创造寻找根源和源泉;后者意在建立当代学术新传统。孟子和朱子的区别在于孟子的 其根本意识侧重于天道物理本质的本体层面,而朱子对道家的论述似乎更侧重于圣道“心传”的历史层面。孟子、朱子的道学意识对于当代中国思想哲学的重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儒家的教义是通过人的存在的内在转化和美德的修养来实现其存在的现实。而人的美德和存在的实现,必须以诚心相融的方式展开。因此,儒家学说特别注重个体独立人格与理性伦理政治秩序两端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形成。本书《第四续》,即集中在这方面。
儒家美德理论和功夫理论的目的是培养君子的人格。论君子,特别强调君子人格的轮回,而不是世界的轮回,具有独立、独特的意义。《易经》用“出世不厌”这句话来比喻“龙德”或君子的德行:“入世不易,不成名,出世不易。天下无厌,不厌不厌,乐则为,忧则逆。” (《钱·文言传》)“泽灭木简要说明什么是儒家思想,大功。君子独立而不畏惧,出世不厌。”(《大果·象传》)《礼记·中庸》也引孔子曰:“君子循道。意思是,逃出世间,什么都不知道却不后悔,只有圣人才能做到。” 道就是遵从民意,遵从民意。若志不成道教化的儒学·儒学的教化李景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提要,富贵不可乱。穷人和卑贱的人不能被感动。强者不能被制服。都表达了这种君子人格的思想。《论语·先文》:“子曰:不知汝何!子贡曰:为何不知师父?!” 儒家经常使用“ 唯一性和独特性的知识可以达到天人的沟通,对他人的世界具有充分而完整的共性和开放性。成就了这样君子的性格,虽然“独立”并不妨碍他“被动”,虽然特立独行,但他并不孤单。人不知道不闷闷不乐,不抱怨不专精,出世不闷,只有圣人才能做到,这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
这种独特性和交流的相互形成,“交流”的结束,表现为一个社会化和普遍化的过程。因此,构建合理的伦理政治秩序对于实现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儒家伦理政治的最高概念是王道。儒家王道理论体现了“德为先”的精神。儒家对“王霸”的区分,不仅强调了两者在内在价值原则层面的根本区别,而且在造福社会及其成就层面,也特别注重意义的关联性和重叠性。儒家强调,作为伦理共同体的最高原则,必须是“
在社会教育方面,儒家特别强调德育是政务的重中之重。一个统治者的爱民,不仅要表现在物质方面,更应该体现在“以德爱民”和“以德爱民”。孔子说“民可放,不可言”教化的儒学·儒学的教化李景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2月提要,最能体现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人文精神。近年来出土的国电简《遵义》等相关文献,对激活我们对这一点的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民可以解脱”,是一个由命令动词后接连词和谓语短语组成的连词,表达了儒家独特的教育方式。通过这一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民能用”中的“智”不是指“人”或“王”,而是指“王教”、礼乐或“道”。这种礼乐,或者说“道”,是天下统治者和人民应该遵循的最高原则,君王和人民应该共享。“民可放”的政教之道的精神实质是在民自身中实现“民”所固有的“道”。教”。在这里,君与民,教与学,都是遵循“道”的主体,是王道的目标。教育不仅要成就统治者为“王中之王”,还要成就人民。为“国王的人民”。儒家反对让人民“知道”,它反对的是强行执行他们的法令而对人民不了解的人民的暴政。技术。其“回归”人的固有方式,引导人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实现自身价值的政治理念,体现了崇高的政治理想和务实的人道主义精神。
5.《续五》包括一套关于教育儒家理论的短篇专题论文。例如,不同于一般哲学家所说的真善美,《德艺知简》一文将中国哲学的形式理解为以德为基础,集德、艺于一体的结构体系。 ,以及作为一个整体的知识。《人唯旧求新》一文,就是从“人”、“工具”趋于“求旧”、“求新”的特点来理解人文、信仰、科学理性与现代性的关系。新的”。相信“人只求老” 作为文明回归到历史渊源的分化建立信仰的活动,所谓普世价值必须以此为基础。它也将获得正确的方向和独创性。《文化焦虑简论》一文旨在探讨文化认同。人们认为,文化焦虑不是认同的对立面,而是个体差异甚至分裂过程中自我意识的模态表达。身份不是个体在社区中的消失。个体差异与共存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张力,其形态的表现就是焦虑。焦虑,作为一种自我认同和精神价值的存在形式,是看得见但无法实现的,是身份意识中固有的。因此,通过教育过程的消解和升华,这种焦虑会赋予身份本身以立体的深度,具有积极正面的价值。
《续六》论哲学方法。人们认为,哲学作为与人类生活存在密切相关的知识,其思想内容必然有其固有的方法。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其方法与内容的分离。相应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将方法返回到自己的内容中。我们提倡“方法还内容”,即现代中国哲学的方法必须从中国思想学术传统中整合和创造性地转移,找到属于中国哲学本身的方法,建立当代中国文化。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国哲学。
本书有两个“附录”。《附录1》由我近几年做的书评、书序、人物评论和个人访谈等几篇文章组成。其中,儒家教化思想家也颇有看头。《附录2》收录了徐家兴和程望两位青年学者关于儒学研究的两篇论文,也可以作为参考。
6.我是一个只能走一条通往黑暗的道路的傻瓜。这本书的题目是《续教儒学》,可见我这几年的思想和描写,并没有偏离我原来的路。当然,既然我们要思考,总会有一些进步和变化,正如上面本书内容的粗略轮廓所示。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已在报刊上发表。两年来,我的学生王成博士一再提醒和催促我把这些话整理成书。我生性懒惰,一次又一次地拖延。直到 1980 年代末,我才将这件事提上日程,并开始布局上述内容。我为此编撰,编入“哲学与文化”丛书,交给中国社科。出版社。本书的编写,有赖于王成博士的督促和辛勤工作。2017年我患了眼病,做了3次手术,一年多不能读写。我的学生云龙、马晓辉、王玉峰,几位医生,帮我记录整理了我口述的几篇课文,这本书也收录了。期间,王成博士和许家兴博士还帮我完成了另外两篇手稿。他们的帮助使我能够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继续我的学术思想而不会沉沦。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对资助本书出版的“哲学与文化”系列图书出版项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冯春峰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本书的出版。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对资助本书出版的“哲学与文化”系列图书出版项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冯春峰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本书的出版。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还要对资助本书出版的“哲学与文化”系列图书出版项目,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冯春峰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本书的出版。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编号)的阶段性成果。
李景林
季海仲秋在北师大九楼遇见丽云公寓
目录…
介绍
延续之一
正义体系和信仰体系
当代中国儒家教法与信仰建设
启蒙——儒家的精神特质
文明教育
续二
人性与道德责任
从“人才三章”看孟子的善性论
论人性及其自卫机制
人性的结构和目的论的善
勇气与人性
续三
孔子“闻道”的新诠释
论孟子的道宗学宗意识
朱子的思想蓝图与中国当代思想的建构
第四期继续
“人放手”理论所见的儒家道家精神
“逃离世界不无聊”和“人不知道不尴尬”
论孝道
孟子的仁心思想
诚实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儒家道德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诚、敬、守、用
续五
道德、艺术和知识
人只求旧,工具只求新
浅谈文化焦虑
保持“进”和“停”之间的张力
用好生活中的加减法
人性论的领域与价值取向
身心观
坚持以儒学为哲学或玄学研究方向
续六
返回内容的方法
“易”与“老”如抒情布道
冯友兰后期哲学思想的变迁
人间是天堂
附录一
儒学的现代命运与未来发展
一条最合适的道路
恪守教师职责
历史精神与文化复兴
名人供桌 儒生供内
儒家讲学传统的复兴
玄学与新儒学的新视野
《性情礼教:先秦儒家立人思想研究》序言
《二城道家异同研究》项目
《经学通理:朱子四书研究》序
附录二
价值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当代解读
教育儒学:当代新儒学的系统建构
扫码关注|儒学教育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传承国学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思想精髓与做人标准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