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

(国学文化)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

东周末期儒家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主流思想,战乱纷争,礼乐崩坏,一场思想领域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这时,以孔子为代表提出的儒家思想逐渐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成为主流思想,儒家思想从此开始接受历史的雕琢,并逐步发展成型。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联系在一起,组成新儒学思想体系。他的新儒学中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在我国统一的国家政治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从而奠定了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地位。

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稳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⑴ 政治上,历朝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愿意奉行儒学,原因只有一个——它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正如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是指在政权和国家上层建筑中完全使用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的主张既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又能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对巩固国家统一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其中的主张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等级关系,对待君主就要有君主“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忠心耿耿,千万不可越雷池半步;臣子就是天生的奴才,只有跪地磕头的命。儒家思想中的“别尊卑,明贵贱”等级观念,在整个封建社会前前后后的万千大众从心中根深蒂固,也就是“奴性”的培养。而国人经过这一百年的进化(从封建社会结束到今天),能够自我认识到自身不该被奴役的原因在于,今天的我们从小就接受的先进的现代文明教育。封建统治者深刻认识到教育的重要作用儒家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主流思想,于是把有利于其“江山稳定”的儒家思想奉为正统,让他的臣民从骨子里来接受儒家思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主流思想,让百姓甘心被奴役,甘心一辈子为他的独裁统治服务,甘心在潜意识里认定 “天不变道亦不变”。 或者,这也与我们的民族本性——中庸,即不大具有冒险精神、习惯于忍让并倾向于安于现状——有关吧,因为我国的百姓们总是认为,生活的稳定高于一切,也或者,我们也不能过分责怪历代封建统治者,说到底他们只是在历史的导演下扮演了这个角色。

至于由儒家的忠君思想演变出来的“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观念,使得臣子们把忠君与爱国等同起来,更是导致出现了岳飞这种封建制度下的悲剧人物。儒学,稳定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统治秩序。这不是说,儒学统治能保证人们不造反,因受不了残暴统治而揭竿起义的事例一直推动着封建社会的延续。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之处在于,推翻旧的封建统治的的人们永远没从思想上认识到要去以一种新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支撑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这一种“不合理”的封建社会制度(国学文化)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而是一心想着再去建立一个新的封建王朝,君不见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国,其封建等级之森严比清朝尤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坐的轿子不是4人抬轿,也不是8人大轿,他要摆新一代帝王的风范——64人抬大轿。当然,有些封建统治者们还是把面子工程做得很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就是说,身居高位的帝王要爱护好给自己尽忠的子民,以保证他们更好的向自己尽忠;孟老夫子不是也主张了“仁政”么,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够体面的了;唐太宗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论断,让百姓偶尔也能庆幸地感叹一下“英明贤明的君主”。很明显,孔孟都是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我若为帝王,想必也会为了减少自己专制下社会的杂音而变得“谦虚”,也要实行“德政”。

这种上层政治的稳定对封建社会统治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君主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部的中央集权,所以(国学文化)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只有保证了君主生活得安心,才可能不会有战乱,经济才可能安定,社会才可能会稳定。虽然,这是建立在愚民御民的基础上的变态的社会稳定,甚至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的主观态度——隋炀帝的极富探险家精神使原本安定的国家苦不堪言——但,儒家思想仍然保证了百姓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生活过着相对稳定的生活。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