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及涵养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及涵养方法!
“我们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主动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全方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中守诚信、求大同、重民本、讲仁爱、崇正义的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到时代价值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建设内涵更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核心价值观有其固有的根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认真梳理分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思想渊源,以便更好的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
一、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渊源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②就整体而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思想古已有之,是综合创新的思想成果,与儒家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
“民富国强”的立国旨归
民富国强,从古至今大都是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先秦时期,屈原就有“国富强而法立息”之说。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及涵养方法!,家之本在身。”富民,基础条件是丰衣和足食,在儒家文化当中,“富”只是其中一部分,“强”则是重点与关键点。孔子的学生端木赐问孔子如何为政治国,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论语·颜渊》)孔子将“足食”视为为政治国的三大基本纲领之一,而“足食”的本质就是富民,孔子又提出了“先富而后教”的治国思想。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尽心上》)认为百姓的富强才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荀子融儒家和法家在富国富民问题上的积极主张为一体,提出了颇具特色的“富国”主张:“兼足天下”或“上下俱富”,即同时包括“足君”或“上富”,又包括“足民”或“下富”,具有十分明显的富民倾向。明初方孝孺也认为:“天下何患乎无财,能养民而富安之,不求富国而国自富矣。”(《逊志斋集·送陈达庄序》)可见,民富国强的思想可谓源远流长。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精神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在以集体、社会为本位的东方文化体系中,彰显的是“民本”思想。《尚书 五子之歌》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民本思想的最早表述。在中国古代,“爱民”被视为国家是否能保持长久稳定的根基。“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思想家们看到了民众在社会变革、政权更迭中的巨大力量,正是看到了民众的巨大作用,孔子提出“仁”为核心的政治主张,强调“为政以德”,要养民、教民、利民,从而将民本思想推向了新阶段。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更是振聋发聩:“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张岱在其《四书遇》中有“予夺之权,自民主之”的说法,把传统的“民本”和近代的“民主之”区别开来,成为传统“民本”思想的拓展。黄宗羲主张“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则是民本思想的高峰,近代“民主”思想已初现端倪。
“礼法教化”的文明价值
文明,可谓社会开化、进步的状态,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特征。文明的最早涵义《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中华文明一词,本身就意味着文德辉耀。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论语》中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孔子说的是人的修养应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孔子又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想自立,必先有礼的修养。战国后期的荀子也明确指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并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治之始也。”“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则把礼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是一种既具有内在道德要求,又具有特定的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礼乐教化,充分体现了华夏文明的高度自信,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符号象征。
“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
“礼之用,和为贵”,“和”即“和谐”,儒家文化有着重“和”去“同”,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内在气蕴。“中”即事物的“度”。“贵和尚中”是指以和谐为贵,崇尚中道,用“持中”、“用中”的方法,达到事物的和谐、平衡及统一。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内在气质。十九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和谐”,是对古代和谐思想合乎规律的继承和发展,人与人各得其所,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
二、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思想中含着平等、自由思想,讲求以义制利,克己奉公、礼乐教化、德法相济,是我们接受公平正义、法制思想的历史文化基础。
“为仁由己,力命结合”的主体自由精神
自由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之一,具有达成其他有价值的事物的伦理自觉。《论语·颜渊》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己”即以主体自身为出发点的自我实现,而“为人”则是自由的外在价值。“为仁由己”的主体自由性主要表现在主体的道德自觉基础上主动地进行理性赋予的自我选择、自我约束和规范,并将理性原则导入人的道德行为,积极肯定了自由蕴含的理性品格,高度褒扬了个人作为自由的、道德主体的力量,高扬了自由的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仁由己”思想中所体现的主体自由精神,既有其时代特征什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又有其超时代意义,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之一。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的平等情怀
平等属于人类的共同追求。在我国先秦时代就非常关注平等的问题。儒家提倡的平等思想往往与国家治理联系在一起,《礼记·孔子闲居》里讲,“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此三者,以劳天下,此谓之三无私。”“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就平等而言,最重要的是人性与人格的平等,儒家思想主张通过“论德定次,量能授官”的后天努力来改变自身不平等的局面。这些思想资源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源泉。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体现了对和谐友爱社会的向往。最能体现儒家理想社会的是《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其中“天下为公”,是对“私天下”的现实的批判,“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蕴含着民主、平等、公正的思想。
“礼法共治,德刑并举”的治理思想
社会治理效果在于刑罚与德治并举,“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教化育民是首要政治目标,化民成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孟子提出“徒善不以足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荀子进一步提出“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人是法、礼的主体,在治国诸要素中最为重要。在先秦时期,逐步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德刑并举、先德后刑的法治思想。
三、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渊源
儒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个人修身思想,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
“家国情怀”的爱国传统
“家国情怀”是儒家传统文化资源中最珍贵的精神资源。《汉纪》中提出“亲民如子,爱国如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传统将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统一了起来。“家国情怀”体现在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宝贵的文化精髓是形成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底蕴。
“业精于勤”的从业标准
敬业是中国古代从业的道德标准。韩愈言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业”不分“庙堂之上”或“江湖之间”,只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就会有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涵的敬业思想,是千年民族伟业得以延续的基石,创建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真实无妄”的交往原则
“立人之道”、“立政之基”和“立国之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作用及涵养方法!,都离不开“信”,而其核心内涵则是“真实无妄”。“真实无妄”,指对某种信念、原则和语言出自内心的忠诚。“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诚信,是传统道德最基本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诚信”不仅要求人们信守承诺、诚恳待人,并把个人层面的诚信提升到社会、国家的层面,再用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规约个人层面,起到了更好的实践效果。
“仁者爱人”的待人之道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儒家文化中的“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这些简短的信条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与人为善是君子最高的德行,“善中友外,方为友善。”是儒家思想中待人接物的基本准则,也是儒家思想中的瑰宝。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探究儒家思想精髓底蕴并加以创造性的转化,既是尊重历史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复兴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伟大行动。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中国逻辑和印度逻辑:东方逻辑思想的两大源泉及特质研究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