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书)《万章上》9.9章仍是讨论出仕之道
(新四书)《万章上》9.9章仍是讨论出仕之道
欢迎点击关注“新四书”!!
本期共1963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小编按——
亲爱的各位学友,您好,今天我们将对《万章上》9.9章以及整个《万章上》篇作一个小小的总结。从初夏的五月,到金秋十月,“新四书”公众号每周二推出的“梁涛带你读孟子”系列讲座,带领我们学习《孟子》已经近半年啦!在这里,我们一起走近孟子,走近两千多年前这位满怀社会理想的思想家,重温那个硝烟浓起的时代里一种有温度的思想。感谢您的持续关注,也期待在接下来《万章下》系列讲座中,您能继续支持!
【语音诵读:周晓丽,第六届“金话筒”奖得主,央视制片人】
本期提要
儒家从孔孟开始,除了得君行道的道路外,还存在另一条觉民行道的道路。晚年,他们著书立说,从事教育,反而通过觉民行道为儒家开出了一线生机。在这条道路上,我认为他们是成功的。
《万章上》9.9章仍是讨论出仕之道。孟子反对“自鬻”说,不赞同士人委曲求全,自辱其身以获得出仕的机会,与前面两章的主旨是一致的。不过本章有一点值得关注,百里奚在虞国面临亡国危险时,没有积极进谏,而是明哲保身;在国家将要灭亡时,又先逃离虞国,投奔秦国。孟子对他的做法予以肯定,认为是明智的。这又该如何理解呢?与儒家强调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否矛盾呢?
一、明哲保身违背杀身成仁的儒者精神吗?
其实不矛盾,儒家主张积极出仕(新四书)《万章上》9.9章仍是讨论出仕之道,得君行道,但现实中的君有贤与不贤之分。当坏人当道时,一个智者就应该全身而退。所以孔子讲,“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甚至称赞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同上)
国家有道时,宁武子很有智慧;国家无道时,他显得很愚笨,不发表评论,闭口不说了。宁武子的智慧(新四书)《万章上》9.9章仍是讨论出仕之道,别人学得到;他的愚笨,也就是明哲保身是别人学不到的。
在当时邦无道就是君无道,所以孔孟都不主张对君主愚忠,他们是民本论者,而不是君本论者。
至于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主要是针对民众而言,是维护民众的利益,坚守人间的道义,而不是为国君甚至国家无谓地献出生命。
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民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君和社稷则不必。
二、儒士行道的两条道路
《万章上》9.7至9.9三章,主要讨论士人的进退出处之道,一方面主张积极出仕,另一方面又反对“不由其道而往”,反对用不正当的方式获得官位,因而在出仕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紧张和矛盾。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孔、孟等早期儒者选择了得君行道的方式。
得君行道一方面将道置于君之上,用道来规范权力、引导权力,有其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又将道依附君和权力,道最终能否实行还是取决于君儒家智慧梁涛,取决于君的意志。故当昏君当道、邦无道时,对于坚守出仕原则的儒者来说,留下的只能是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承认明哲保身的合理性。
但是我们应知道,儒家从孔孟开始儒家智慧梁涛,除了得君行道的道路外,还存在另一条觉民行道的道路。就是孟子所讲的“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孔、孟子的前期走的都是得君行道的道路,这条道路被证明是走不通的。但在他们周游列国,得君行道的同时,也在传道、授业、解惑,在做觉民行道的工作。特别是到晚年,他们来著书立说儒家智慧梁涛,从事教育,反而通过觉民行道为儒家开出了一线生机。在这条道路上,我认为他们是成功的。
三、今日儒学的出路
今天我们讨论儒学,自然面临重新选择的问题。儒学有强烈的政治关怀,从孔孟开始便将出仕作为一个重要话题。《孟子》中更是有大量讨论出仕的内容,如何出仕?又该在何时隐退?始终是孟子所焦虑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孔孟在积极出仕,得君行道的同时,还走了一条觉民行道的道路,如果只看到前者,忽略了后者,显然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在今天,儒家的关注不应只在官场,更应该在社会,只有走觉民行道的道路,才有可能为儒学开出一片新的天地。
dvdf
回顾与预告
到今天为止,我们学习了《万章上》的全部内容。纵观全篇可以发现,孟子和弟子万章、咸丘蒙的对话,从舜的孝悌之举,谈到王位的禅让和世袭,再谈到伊尹、孔子、百里奚的出仕之道;对话涉及的人物既有上古的圣王,也有三代的贤相。在每一章中,万章等弟子首先质疑圣贤们的德行,以此来向孟子发难,而孟子将这些质疑一一瓦解,而他所用的武器就是他贯穿始终的思想,也就是圣贤,不论是作为一国之君,还是一介之臣,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以道德仁义为最高的行为准则。如果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将《万章上》的这九章联系起来看,似乎可以看到孟子政治思想的一个脉络:最理想清明的政治应该是圣王之治,但如果因为天命不可预知的缘故,圣王不出,平庸的统治者通过禅让当政,那么贤能大臣的出现就变得非常关键了。
因此,孟子对仕者出仕的问题显得尤为关切。在《万章下》,孟子将继续讨论仕者的出仕之道,以及君王的尊贤、养贤。“梁涛带你读孟子”栏目将有更多精彩内容呈现给大家,敬请期待。
—END—
往期文章
微博“梁涛新四书”已同步上线,敬请关注!
语音诵读:周晓丽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