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追求的文质彬彬让中国人变的懦弱
:儒家追求的文质彬彬让中国人变的懦弱
林语堂将中华文化比喻成一座四合院,儒家是正堂,佛道是厢房,虽不全面但很形象。董仲舒为王权社会创立的“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政治儒学可能已不再适合现代社会,但儒学的其它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尤其在个人修养方面。
有人说:儒家追求的文质彬彬让中国人变的懦弱了。我想问:“是野蛮好还是文明好?是粗俗好还是文雅好?是卑鄙好还是高尚好?”我想多数人还是会选文明文雅高尚的,因为这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只不过近代以来我们与西方相遇,是“秀才遇到了兵,有理说不清”。既然遇到了不讲理的,我们就换一种方式跟他交流。技不如人,我们学技术;体能不如人,我们锻炼体能儒家智慧的利与弊,只要持之以恒,终究会让他坐下来讲理的,而不应怀疑自己的人品出现了问题。
有人问:《论语》现在还有学习的价值吗?我总是会问:你读过《论语》吗?。孔子的伟大寓于平凡之中,《论语》虽讲:“朝闻道夕死可也”,但并不空谈大道理(道),也不直接谈人性(德),而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讲起。如为什么要修身?“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只有把根基扎牢了,才能茁壮成长,才能安身立命;如对朋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该对朋友说的要好好说给他,如果他不听就不要再说了,说多了会自取其辱;与人交往,“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遇到有共同语言的要多说点,没有共同语言的要少说;面对恩怨则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何识人则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能说会道的人多数都不厚道;交什么样的朋友,则讲“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如何做事则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社会风气则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整天聚在一起,却没有什么正事,彼此之间还喜欢耍小聪明,放在今天仍然生动形象。《论语》中的人生智慧比比皆是,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把古今相通的道理都能准确而又深刻地表达出来,怎会不值的读。
几千年来儒家学说虽然流派纷呈,但孔子有一句话可概括其核心思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灵魂,诸子百家道法不同,但道体为一。从本体论上讲道是万物的根源,从方法论上讲道是宇宙的最高原则,道的思想是中国人的信仰。儒家也把“志于道”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有了如何来实现,“据于德”。“德者,得也!”与生俱来的天赋与本能就是德。德是道在人身上的实现和完成,这种天赋与本能在人后天的成长中被遮蔽了,因此人要想“志于道”,就必须“明明德”,性善论由此产生。而如何“明明德”,就要“依于仁”,仁是孔子定义的一个哲学概念,一个价值观念,是道的体现,是德的具化,仁在两人之间才能存在儒家智慧的利与弊,“仁者,爱人也”,仁的概念是是儒家学说的基石,实践仁就是实践道,就是明明徳。对仁的阐释与实践发展出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光有思想还不行,还应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即“游于艺”。艺就是手艺技艺,儒家强调的“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都是古代社会日常生活中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礼节、音乐、体育、驾驶、书写、算术,不也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技能吗?儒家始终强调要“以道率艺,以艺瑧道”,道与艺要结合,不应分离,理想与生活要统一,不要对立。儒家主张“观人文以化成天下”,注重独立人格的培养,注重自觉自律的道德力量,注重人伦孝悌的建构,目的都是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实现对宇宙生生之德的参与和成全。
中华文化中有道家对自在生活的向住,有佛家对心灵解脱的觉悟,有法家对强大国家的追求,有儒家对伦理社会的建构。 “人之有爱,本由亲立,推己及物,各有差等”,人类的情感中,爱让人想亲近,敬却让人保持距离,爱和敬的程度叠加后,情感就有了分寸。以此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定义,就产生了不同的人伦义理。儒家将其概括为“五伦十义”。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不在“五伦”之内的关系不是伦理关系,而是法律关系,超出了伦理的范畴。 这种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核心构筑的社会伦理,正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伦理化,但并不将这种差异绝对化。“父不慈,子可不孝;夫不义,妻可不顺;君不仁:儒家追求的文质彬彬让中国人变的懦弱,臣可不忠等:儒家追求的文质彬彬让中国人变的懦弱,以此类推。”伦理关系是以互敬互爱为前提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转化的,以“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小康社会为标准儒家智慧的利与弊,以“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理想为信念。佛家也承认众生现实中并不平等,有“众生平等德”与“普渡众生愿”,但只发愿并不致力于社会建设来消灭不平等,仅专注于精神上给大众一条出路。而儒家除了终极理想,更注重通向理想之路的现实建设。中华文明得益于儒家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对伦理社会的建构。儒家伦理为中国的社会治理奠定了道德基础,今天依然如此。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可以说没有儒家文化,中华文化就支离破碎。但在中华文化三大家儒道佛中,近代以来对儒家批评最多,误解最深,主要是很多人认为儒家学说更有利于统治者。在呼唤文化自信的今天,有些问题需要澄清。
首先,儒家学说不只有孔孟之道。儒家学说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产生开始,随着时代发展到今天,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思想学派。汉代时文化上的儒生与行政上的刀笔吏身份融合,形成了新的士大夫阶层,儒家法家开始合流,法家汇入儒家,独立的法家学派不复存。而此后的儒家是以儒学为灵魂、以法为手段的儒家,和孔孟之道的原儒已有很大不同。宋代又有了程朱理学派的兴盛,其受佛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和塑造了中国社会传统。明代时陆王心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吸收佛道两家思想精华的阳明心学,中华文化有了新的高峰。可以说孔孟之道与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是原儒与新儒的区别,是发生与发展的关系。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合在一起才是儒学的全貌。
再者,真正的孔孟之道并不迎合统治者。儒家将智、仁、勇奉为三达德。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智,明白人与世界的道理,故无惑;有爱,与天下之人同在,故无忧;有勇,人没有私心,故无惧。孔子的核心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在主张充分实现人性的同时强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哪个统治者会喜欢这样的思想观念。朱元璋就将《孟子》中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等八十五条近一半章节,排除在科举考试之外,并差点将孟子赶出孔庙。阳明心学更是主张人性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皆可成贤成圣,人人都应收拾精神,做自作主张的大丈夫。这些思想观念更有利于统治者还是更有利于万千民众,不言自明。
三者,儒家学说中能被统治者善加利用的,恐怕只有程朱理学。这也是明清两代将其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因。虽说理学有其合理方面,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更接近西方思想逻辑,但其将情之理等同于物之理,认为天理是不依人类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是永恒的不朽的,在没有自本自根的神存在的中华文明中,恰恰为统治者扮演神提供了理伦依据,为其以天理代言人自居来驾驭民众创造了思想基础,所以统治者才青睐理学。但理学将人心与天理隔离开来,使天理高高在上,使理学变为了空洞的宣讲,再经明清统治者曲解拼凑,逐渐僵化腐朽,最终失去了思想活力。作为千年国家意识形态的主要学说,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其消极的一面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没落也越发显著,是很多人对儒家学说持负面态度的主要根源。
儒家思想从本质上来说是中华文化中最刚健质朴、最具人文精神的思想。从个人修养到家国治理再到天下情怀,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以明德立身,亲民立志,均平天下为己任,大同世界为理想,在近代西方思想中唯有马克思主义才有这样的情怀。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解放全人类的追求,与儒家思想异曲同工。我们民族精神中的“自强不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内在超越”、“辩证思维”、“海纳百川”、都来源于儒家的传承与弘扬。
儒家的“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人生目标;“八条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路径,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国人。儒家所主张的“士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实践传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民之所愿,天必从之”的民生主义;“执两无权,犹执一也”的辩证思维;“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观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教育理念;“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五伦十义”所形成的伦理和谐;“各亲其亲,各友其友”的“小康社会;“不独亲其亲,不独友其友”的大同理想,哪一个不是我们现在所追求和向往的社会理想。儒家文化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主体,能成为秦后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历史必然,也是中华民族命运使然。近代以来儒学虽备受摧残,但直到今天其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它的生命力就是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随便看看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
- 2024-07-24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完整思想体系及其核心价值观
- 2024-07-23朱光潜的移花接木:道家还是儒家?克罗齐美学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对接
- 2024-07-22人生如书,少年读儒家,中年读道家,老年读佛家,领悟不同阶段的智慧
- 2024-07-21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主旨与做人标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