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五伦等,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即入世。
道家: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出世。
佛家: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即出世又入世。
一.儒家因果
儒家 五伦即人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一世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所谓立德、 立功、立言,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儒家人伦文化,大到一个国家——君臣之间。小到一个家庭乃至个人 ——父子、夫妇、兄弟姐妹、亲属朋友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南怀瑾老师: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言 行举止,都有一套规矩。管理国家、家庭、个人。
因:克己复礼。
果:人际关系良好,太平盛世。
儒家因果是治国处世治世之用。
二.道家因果
道家因果中,易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佛家道家儒家中心思想,必有余 殃。”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报应,如影随形。”
这种朴素而又浅显的因果道理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一代代有识之士 孜孜于践行内圣外王之道。
道家因果元素是“承负”:个人善恶行为,不但影响个人,而且影响 家庭佛家道家儒家中心思想,社会乃至宇宙的和谐。固对今世有人行善,却得祸。行恶却得 社,归于“承负”使人蒙受。即本人造恶,子孙会得祸;本人行善, 子孙会得福。同样本人的命运是为祖先承担后果。
“无为”作为道家根本之一。“作为得道永得天心,致太平的根本。” 并非消极避世。强调无为是个人意志的行为,应该是努力学习,积极 进取,通晓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原则来处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通过天人合一的修炼达到长生久世南怀瑾老师: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可羽化成仙。
三.佛家因果
佛家因果正见通彻明了:谁是宇宙世界创造者?
昼夜在更替,四季在变迁。
日月在运转,生命在繁衍。
是什么力量,在主宰宇宙中的万物,推动万有诸法不息地运转。中华 文化几千年来多少先人、圣人、伟人都在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三千年前古印度诞生了一位觉者释伽牟尼给出答案:每个生命依自己 所造的善业恶业,恰如其分地获得各自的安乐和痛苦。
佛陀彻见了宇宙的因果定律。佛陀把这个业感缘起的真理带到了人世间,带到了中华大地,使中华文化有了根。业创造一切,业组成一切。世间业所生,以业绘苦乐,诸缘聚生业,以业受苦乐。
所以我们如今在身心环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报,都必源于自己往昔造 的善恶业。并非神灵,强权或自然力等,或他法加诸于自己的身心之 上。这就是所谓“未生人先生命”,命自己造,所以业是自己受。
在今生今世受的同时佛家道家儒家中心思想,心生念头,自择而自造一切,也必将于今生, 来生或者更遥远的未来,生生世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及所处的环 境上成熟它的果报。这就是自造命。循环而已。今生今世,人生其实 就三件事:知命、认命、造命。生老病死、六道轮回,业力所造。人 身难得,实属不易:
人身难得今已得,
佛法难闻今已闻。
今生不借此身渡,
更待何生渡此身。
伟大佛陀指出出离六道轮回业力圈方得自在心。业力大于神通,愿力 大于业力,发愿力大于业力。学佛,即学“菩萨道”,讲究倾心般若, 主张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渡的基础上渡他。普渡众生,同至西方 极乐世界。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企业治理新启示:从中国古典文化中汲取吏治精华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8道德经第 37-40 章解读:道的力量源泉与天下自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