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真的是佛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吗?
王阳明心学真的是佛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吗?
在我的现场讲座中,经常会有听众问到样一个问题:王阳明心学真的是佛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吗?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一般都会首先都会反问一句:
王阳明被儒家尊称为儒家的四大圣人之一,他在去世几十年后,又被祭祀于孔庙之中。如果他的思想是佛学的传承和演变,那儒家的那些知识分子,大儒们岂不都糊涂了吗?
但这个又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本文就仔细聊聊王阳明心学思想到底来自于哪里?
首先,摆明观点,我个人认为:王阳明心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借鉴了一些佛家和道家思想,但其思想本质属于儒家思想。
这时,可能会有人说,借鉴了一些佛家思想,这不就是佛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吗?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老李的儿子小李在成长过程中,受了隔壁邻居老张叔叔的一些思想影响,那你说小李是传承了老李家的香火,还是传承了老张家的香火?
事实上,同一环境下,不同思想之间相互影响,借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佛学思想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佛家思想从儒家思想中也借鉴了很多内容。
我们先来聊聊另一个相关的话题,中华数千年来,儒,道,佛,法等多家思想,到底哪个是主流思想,哪种思想对中华民族影响最深最广呢?
自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开始,到清朝末年,两千多年的时间内,儒家思想,以及北宋开始出现的宋明理学(也叫新儒学,王阳明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都是中华思想中的正统主流思想,这是事实所在,不容质疑。
例证很多,随便举几个例子。1,汉朝逐渐开始的科举考试,到隋朝定型,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考的内容都是儒家思想和经典,就像我们的孩子现在学的教科书内容一样。
2,现在在全球推广中华文化,主要是在推广儒家文化。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儒家思想的展现,比如每年9月28日社会公祭孔子,比如在国际上推广建设孔子学院等。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家思想体系,,特别是在宋明理学(新儒学)诞生后,整个体系博大精深。上至宇宙发生观,中到社会管理,人伦序俗,下到个人修养,再到生死观(如天人合一,夭寿不二,参赞天地等),每部分内容都是成系统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成体系的。
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其中“经”部分就是专门收集儒家经典。其他各家思想则都归于“子”部分中。
有人会问,为什么100年前新文化运动中,对儒家的思想的批判那么多。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在一个全面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不批它,那批谁呢?
王阳明心学源头来自于孔孟
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大致可分成两大部分,一、心性儒学,侧重个人修养。二,社会儒学(或叫经世致用儒学,或社会政治儒学)王阳明心学真的是佛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吗?,侧重社会管理。
但在孔子之前王阳明心学真的是佛家思想的传承和演变吗?,儒家思想已有一些基础,只是不成体系而已。其中,心性儒学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相传授受的“十六字心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那时,已经开始讨论人心和道心的问题。
孔子对天命、人性和生死问题谈的不多,并不是孔子不懂这些。
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未知生焉知死。性相近,习相远。天何言哉。
因为孔子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战乱纷繁,民不聊生,一代人解决一代人的问题,孔子希望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社会,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就像我们改革开放初期,先解决温饱再说,其他都先“靠边站”。
但孔子不愿多说,不代表他的弟子们不说。
孔子的弟子从曾子开始,提出诚意,正心。子思则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等。
直到孟子出现,孟子是当时儒家思想心性之学的第一个集大成者。
我们知道,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致良知。致良知思想是王阳明在48岁时,对心学思想的总结升华后,才正式提出的,是阳明心学理论的高阶阶段。
阳明先生在五十岁以后专弘“致良知”一说。他慨叹道:致良知三字,真圣门(即儒门)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生中得来。
那么,良知二字从何而来。是从孟子而来。孟子去世四百年后,佛教思想才开始逐步传入中国。
孟子说:不虑而知,良知也。不学而能,良能也。
意思就是,不用经过思考的知,是良知。不用去学习,就能掌握的的能力,是良能。有人会问,真有不需要学习就能掌握的能力吗?当然有,比如婴儿吃奶。
其实,这也是西方哲学史上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即人类的知识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到底是从哪里来?在西方哲学史,基本分成两大派,唯理论派和经验论派。
支持唯理论的有: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
他们认为: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于理性,这种理性是神明或上天给予我们的,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本领,正是这种理性使我们能够获得知识。
支持经验派的有培根,洛克等,培根就是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经验论,顾名思义就是认为知识是起源于经验的理论,经验论认为根本没有什么天赋的理性,或者即使有也不能成为知识的源泉,真正的知识必然来自于经验。
我个人觉得,在对《大学》“格物致知”的解读上,在治学方法上,朱熹有些倾向于经验论,孟子的尽心知性,王阳明的良知之说则倾向于唯理论(或天赋论)。佛陀说“人人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人人皆具佛性,也是倾向于唯理论的。
在孟子看来,良知、良能是人依靠天赋带来的,是先天就有的。
《孟子尽心篇上》中讲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在此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修身、立命等八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尽心则可以知性,知性则可以知天。所以孔子也曾说过:“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性与天都是形而上的,性就个体而言,天就宇宙而言。知性则明明德,知天即知天命。
我若知天,天当知我。
在甲骨文中,“天”字象形正面站立的人。天就是站立的人。君子当效法天,故孔子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这是儒家思想中,孔子和孟子对人性,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是儒家思想的人生哲学部分。
经常听到有外国人说,中国人没信仰,人怎能没有信仰呢。只不过,中国的信仰确实比较复杂。
但信仰分为宗教信仰和思想信仰两大部分,中国人内心中,最普遍认同的、最朴素的信仰是天,道,天理,良知。
如果非要在这其中,再选出一个最基础,最早产生的信仰,那就是“天”。就像中国人被突然吓一跳,脱口而出的是“天哪”,就像西方人脱口而出的“my God”一样。
在佛教禅宗中,有明心见性之说,这四个字,在当时翻译佛经时,有没有借鉴孟子的尽心知性之说呢。我们知道,禅宗实际上佛教受儒家思想影响后,形成的中国本土化佛教。
那么,如何理解孟子所说的“心”呢?如何才能做到尽心呢?
在《孟子.公孙丑上》中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孟子提出了心的四种属性,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并对应的提出四端之说,端就是源头、种子的意思。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意思就是,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
这四种心,就是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的发端和种子。
也是孟子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的发源和种子。
这四粒珍贵的种子,是天赋给人的,是人人生来都具有的。换句话就是说,良知是人人都有的。
但是,既然人人都有,为什么不同的人在成人后,良知的发用和体现却不一样呢?这和种子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有关。
如何对待种子,大家都知道的,不需要你去揠苗助长,也不需要你去过分照顾。只要给它适当的、正确的成长环境,它自然而然就会生根发芽,成材,甚至成为参天大树。
所谓“尽心”,就是要让这四粒种子在你心中尽可能的生根发芽,尽性的生长,直到让你的心中充满了仁义礼智,充满了良知。
尽心后,你才能知性,知道本性后,你才能知道自己的天命。
这就是《中庸》开篇所说的“天命之谓性”。每个人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上天的使命而来,但天不言,天并不会直接告诉你,你的使命是什么,而是以一种隐形的方式,把你的天命赋在你的本性中了,要想知道天命,就必须先认识你自己,知道你的本性。
我想,不会有人不想知道自己的天命吧?知天命了,你才会真正知道你的价值,你生命意义所在,才会顺天命而行,才会心安,才会成为圣人,才会最终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才会达到人身体虽死,但精神不朽的境地。
人人都生而拥有这四粒种子,用心去培育这四粒种子,让良知成为内心的主宰,这就是成为圣人的道路和方法,不需要再向外去索求。也就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所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以,王阳明才会说自己的学说是直承孔孟,是圣门(即儒门)正法眼藏之学。
综上所述:王阳明心学怎么能是佛家思想的演变呢?
当然,你要说一点关系也没有,这也不符合客观事实。因为并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文化的自然属性,就像任何一个人,多多少少说都会受到身边的人影响一样。
佛教思想传到中国后,就和中国本土文化,涤荡数千年,他们之间相互在影响,相互在融合,宋明理学中就能找到道、佛思想的影子,同样。佛教也在不断的被儒家、道家思想所改变。
但无论怎样被影响,任何一家思想能传承千年,而不被“吞并”,一定是有特殊的价值意义佛家生死观的哲学思考,有其本质的区别。
良知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致良知?
在阳明心学的四句教中: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就像我们内心的常驻法官,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能干净利落的、准确的告诉我们是非对错,让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游刃有余的去做事情,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心安理得。
完美的人生,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那么既然人人都有良知,为什么有些人,良知的发用只能体现一部分,甚至体现不出来呢?那是因为他们的良知被遮蔽了?被什么遮蔽了?如何去除这些遮蔽呢?这就是致良知的内容了,如何致良知?且听下篇文章分解。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中国逻辑和印度逻辑:东方逻辑思想的两大源泉及特质研究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下社会人生的滋养与指引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