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
道家思想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
道家思想的名言
1、道生一,一生二,二,三生万物;2、仙道,无量度人;3顺天时,下养万物,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5、天地好生,征物同一躯命,故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
体此意者,樽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
6、凡天下均同是性,天性既善,悉生万物,无不置也。
地性既善,养生万物,无不置也。
圣人悉乐理天下而实法天地,故万物皆受其功大善。
神仙真人助天地而不敢轻,尊之,重之,受之,佑之。
也可参考《度人经》、《老子》、《吕氏春秋・贵生》、《云笈七签》卷十六《九天生神章经》、《阴骘文图说》 、《白话劝戒录》、《感应篇图说》。
《太平经》主张的“乐生”、“重生”,以及其它的道书如《老子想尔注》、《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参同契》、《抱朴子内篇》、《西升经》、《度人经》、《悟真篇》
求一些佛家或者道家,关于静心的名言道家思想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类似于“心无所持”之类的,最好是古文短句。
是朴素的辨证法。
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虽然他的作品中存在许多时代的局限。
但是这部流传两千多年的《道德经》,的确是跨时代的作品。
在不同的时代,这部作品会被解释出不同的含义。
有人曾统计,道德经是仅次于基督教《圣经》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一部作品。
圣经是传教士主动翻译的,这部作品则是被许多民族欣赏而自行翻译的。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叫做《老子》。
思想大要《汉书‧艺文志》谓:“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道家哲学语录,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西汉史学家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谓:“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 “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无成埶,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
”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
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道大,天大,地大,王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价值观无、道、德老子的价值观由“无”、“道”、“德”三者所构成。
老子言“无”,尝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当宇宙尚未形成,万物不会存在,故称“无”。
天地初开,形成宇宙,故称“有”。
“万物”由“有”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天下万物均起于“有”而终于“无”。
老子言“道”,尝谓:“有物混成道家哲学语录,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乃万物之根源,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于天地万物之先,独立长存于万物之外,不断循环运行,遍及天地万物,绝不止息。
老子又认为“道”不可触摸、莫可名状道家哲学语录,故谓:“无状之状,无物之泉。
”只能用“道”来代表,亦可勉强称为“大”。
故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意谓“道”是玄妙深奥的,常人难以理解及形容。
若可用言语来描述“道”,就不是真正的“道”了。
当宇宙万物形成之际,人类会给万物命名,但都不是事物真正的名字,因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衍生出来的。
人为自然万物之一,故须遵守自然法则,故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赋予万物生机而使各遂其生,故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宗主。
老子言“德”,认为“德”乃“道”之体现,而“德”应服从于“道”,故谓:“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家强调人应当好好行道,目的是助己之修养,避免犯过。
守柔老子言“守柔”,尝谓:“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刚。
”“道”之所以能循环不息,因为“道”具备了柔弱的特质,故言:“弱者道之用。
”老子以“水”作喻:“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又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
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
老子强调“守柔”,皆因认为除了“道”之外,世间万物总有没落的一日。
故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又认为世事难测,故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
”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居后不争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尝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只有仁慈、俭朴、谦让不争的人,方能具备道德勇气,进而博施于人,受人尊敬拥护而成大器。
老子尝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只要人能舍弃争先争胜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
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寡欲老子谓人应“寡欲”,故谓:“罪莫大于可欲,祸其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
”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
只有“知足”带来的满足感,才是真正的满足。
老子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沉醉于声色犬马和口腹物欲会使人神昏意乱,使身体的感官和灵性受损。
故老子要求人“无欲”、“去欲”道家思想的名言:道生一,一生二,二,故谓:“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又谓:“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争。
善用人者为之下。
”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政治观无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圣人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知者不敢为,则无不治.”“无为”,不能理解为无所作为。
《淮南子·原道训》:“无为为之而合于道”。
道家的“无为”,是清静自守之义,是道家以“道” 修身所要达到的“合于道” 的理想境界。
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便无所不能为(无为而不无为)。
善为下“古之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仁者为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知识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怵怵;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关于取舍、舍得的儒学\\\/道家\\\/佛学思想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两权相害取其轻;上德不德;上士毫不利己,中士利他利己,下士利己利他;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缘果报-----
急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个学派代表人物的名言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义不为,非勇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上善若水。
庄子: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孟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墨家: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法家: 爱臣太亲,必危主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欲为其国,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将聚众
中国古代哲学道家思想的平等思想,在任何方面都不能无视平等AA
道极霸道极霸道极霸孔同儒受仲尼改道刁插孔子宫肿妮比儒房淫部母伋卖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