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向: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有所发展

大方向: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有所发展

对于儒家,法家,墨家,道家的思想有何区别?这个问题,其实只能说一个大方向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主要哲学思想,因为各家思想都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

比如说儒家思想吧,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思想有出入,与荀子的儒家思想又有出人,到后来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公羊派又有很大不同;再比如说道家,老子和庄子肯定不是一回事了,至于后来的道教和炼丹术肯定又是另外一种思想了;再说,墨家,早期墨家思想和后期的墨家思想也有很大不同。

所以说只能总体上谈谈他们之间的大方向上的不同之处。

大方向: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有所发展

首先是儒家

儒家的代表为孔孟,儒家的思想在于经世致用,在于维持周礼,所以他主张正名,而他提倡的君子的行为,正直、仁义、忠恕等品质都是为这个思想服务的。而同时,孔子重视人,不重视鬼神。”敬鬼神而远之“,重视人就必然会重视人性,孔子对人性和社会秩序一样重视,但到了孟子,社会秩序破坏严重,所以,孟子只注重人性自由,但这个自由要以“仁”为基础。不管是孔子或者孟子,他们是反功利的,这与墨家和法家等有所不同。

再说说墨家

墨家在战国时期也是显学,而且是“百家”之中唯一有组织的团体,这个团体由巨子领导,那么墨子当然是第一个领导者,所以说墨家就绕不开墨子这座大山,墨子的思想极端功利主义,但这个功利主义不是对于自身的,而是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墨子认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那个理想中的世界是必要的,所以“功”、“利”是墨家思想的主旨。因为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墨家的主张往往走极端,比如提倡节俭,薄葬等,这与当时的贵族利益有冲突,所以儒家反对他。

除此之外,墨家主张“非攻”和“兼爱”,不难理解,相互友爱,不要打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主要哲学思想,正因为不友爱才造成打架。同时墨家主张宗教制裁和国家制裁,以国家制裁为主,这一点和法家有一些相通处,不过法家和墨家制裁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后期的墨家比较重视思辨,可能受到名家影响比较大吧,虽然墨家自身分解了很多小派,各有主张,但总体上还是维持巨子组织和先前的墨家思想。

再说法家

要说战国时期最受重视的肯定是法家,君王要变法,要改革,这些人就不得不用。法家的代表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子,李斯等,李悝在战国初就受重用,魏国当时一改革非常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主要哲学思想,而这个李悝生的比孔子早多了。其实法家自身也有三派,一个重势,一个重视术,再一个重法。慎到重势,也就是给国君增加威势;申不害重术,就是君主驾驭臣下之技术;商鞅重法,这便是依法治国,没的说。韩非子集合了三家,但却没发挥。

法家的总体思想在于明主制法,用于严赏罚,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有赏罚制度。所以法家认为人性恶大方向: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有所发展,与儒家人性善之说冲突。因为法家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所以君王可以用势、术、法治国,必然可以无为而治,所以这里要说一下,法家也提倡无为而治,但和道家的无为而治有所不同,它有个基础在里面。

再说道家

道家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这两个人的思想其实是不同的,但有些主张是贯通的。

实际上道家思想一定程度上受到前代隐者思想的影响,儒家主张正名,主张传统,而道家却是反对传统,对传统主义进行变通和改造。在世界观和处世上,道家试图以道、德来解释万物之间的关系,将事物一分为二,推论出物极必反的道理;而在政治上大方向: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有所发展,道家主张取消一切法令等规矩,因为道家认为这些东西是致乱的根本,就好比说正因为有了XX法,所以有人钻了XX空子,正是因为道家的这个思想,所以道家主张“无为”,但“无为又无所不为。”,显然无为而乱治了,这当然是道家的理想社会,道家认为天下的人民都是婴儿最好,知道的越少越好,如此便可以“小国寡民”,相安无事。

不过庄子思想确实不同,庄子的思想比老子要玄幻的多,所以你要说老庄思想,其实是有区别的,西汉初期用的是黄老思想,而汉末就是庄子的道家思想为主了。庄子的道德观与老子是同样的,关于“变”的说法也基本和老子相通,“纯粹的经验世界”和老子的“小国寡民”也相通,只是庄子的绝对逍遥和神秘主义观是老子所没有的,庄子的这一思想应该是受到当时辩者等思想的影响。

我是牛在看你。欢迎一起交流讨论,走过路过点个赞哈。

大方向:孔子的思想和孟子的有所发展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