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峰:道家”思想的核心与老子的论道
前言:
王德峰老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老师,授课比较有趣,也听的进去。准备记录一下他的中西思想必修课。B站网友“Uoo零”整理了这门课的文稿,我参考了其文稿和视频,自己敲打并整理了一番,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哦!
网友文稿链接为:
/docs/#
视频地址:
/video/
1.6、“道家”思想的核心与老子的论道(下)
各位朋友,上一讲我们讨论了道家关于“有”与“无”的思想,我们现在继续来讨论“有”与“无”之间的思辨关系。
定用与妙用
《道德经》当中有这样两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两句话非常有意思。我们抓住“有”不放就是看到它的利益王德峰:道家”思想的核心与老子的论道,“利”就是定用,“利者定用”,确定的用途。而另外一句“无之以为用”,这句话的用表示妙用,“利者定用,用者妙用”——一个事物的妙用来自把它的“定用”无掉。我们上一次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比如说一块瑞士名表,我们把它作为瑞士名表的这个“定用”无掉的话,它在不同场合就有不同的用,这叫妙用。
老子给了我们重新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一种角度,还是那句话,一切事物的“有”,它的意义不在“有”上,而在于它能造成的“无”。“无”才是妙用所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这种“有”和“无”的这种关系,比方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从“有”的方面来讲,父母跟儿女是确定的关系。如果这种关系发生危机,父母跟儿女之间发生严重的对抗、矛盾,那么道家会告诉我们,把父母跟儿女的关系先“无”掉吧,这不是你的孩子,是人家寄养在你家里的。你不用那么地操劳、关注,然后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不知不觉地强加给儿女,他如果不符合你的理想,你就很愤怒。这样你其实就错了,你把他想象为人家寄养给你的,是朋友寄样在你家里。他们一时无法照料,那么你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你完成三件事:天冷了别让他冻着,肚子也别让他饿着,晚上让他睡安稳了——这就可以了。你不妨试一试,倘若父母与儿女之间的关系发生危机,你试试看,把这个关系“无”掉之后,紧张的矛盾就自然排解了。
去执
道家的智慧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有时候陷入某种困境之中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对“有”的执着王德峰:道家”思想的核心与老子的论道,而不能把它“无”掉。“有”和“无”的关系是道家学说的主题,“有”和“无”的关系可以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
“有而不有即无”,就是无了——先把这个“有”字要无掉,但是**“无”并不是“空”**。所以第二句话还得来,“无而不无即有”——这时候的“无”其实是妙用了,它的内容并不是空,所以这样,从“有”回到“无”,又回到“有”上了。
“无而不无即有”,这个“有”和第一个“有”是不一样的。第一个“有”是定用,把它“无”掉,然后“无”并不是什么也没有,你不能停留在什么都没有,这又错了。再把这个“无”字无掉,于是,第二个“有”就是妙用。这就是“有”和“无”的辩证关系。
我们再来重复这两句话,“有而不有即无,无而不无即有”,这两句话合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智慧的意思,这是《道德经》第一章中的话。看来这个门是圆的,它是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循环,众妙之门,就是说这个循环是不断的、无限的。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终于达到妙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在此众妙之门中。
道家的学说因此又称为玄学。道家的智慧是中国哲学的智慧中不可或缺的一面。它在根本上启发我们对生活采取这种去执的态度,就是去掉执着。教我们做减法,把人为的因素拿干净,这就是去执。倘若我们真的能做到这一点,我们自然而然地就是在天道中展开了生命实践。这叫暗合天道。
道家的境界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总会说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道家的智慧让我们中国人充满幽默感,一个民族的幽默来自这个民族的智慧,一个没有智慧的民族是幽默不起来的。有的民族它很认真,什么事情都很执着。那么你就不要去跟他们讲幽默的话,你跟他们说了幽默的话之后道家智慧的意思,他就听着,然后说后来呢。还有后来吗?没有。
儒道互补
我们既讲了儒家的核心观念,也讲了道家的核心观念,中国文化后来的文化精神的格局,就基本形成为儒道互补。一方面儒家是有理想、有原则,一方面道家讲权变、讲退一步,儒道互补形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最基本的方面,这种文化精神演化为了我们的国民性格。
中国儒道互补的文化精神,其实在我们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历史上的皇帝也往往是儒道互补的,比如说跟匈奴人打仗,打得太累了,打到后来劳民伤财,算了道家智慧的意思,不要打了。皇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叫和亲,这正是儒道互补。
我们在学校里,做学生的老师,那么学生会毕业,毕业的时候每每要开师生座谈会,学生会跟老师讲,我们要离开要毕业了,要到社会上去了,有没有临别箴言给我们呢?我每次就给他们一句话:“内方外圆”。什么叫内方外圆呢?“内方”指的是心里的原则不能随便放弃;什么叫“外圆”呢?就是跟人打交道要圆,不能棱角分明。
学生们一听又会笑起来,老师你又在说儒道互补了,我说是的。因为我们做老师的对待自己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怕他们到社会上吃亏了,就劝他们不要将原则坚持到底、不要锋芒毕露,这样容易受到伤害。内方外圆,这是最好的。原则、理想不能放弃,但又要善于跟人打交道。这就是儒道互补的精神,这就是我们今天还有的国民性。
好,这一讲就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将就整体来看中西方思想在形成初期的差异与这种差异的根源。
- END -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