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三个理论,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整理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在多年前无意中看到了冯友兰先生专门为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哲学而写的《中国哲学简史》。为了让外国人理解中国的哲学,冯友兰先生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学贯中西的能力,把复杂、深奥、抽象的哲学理论,转变为平实易懂,容易理解的语言,因此读上去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感觉。通过这本书,使得我对中国哲学一些不清晰甚至错误的理解,有了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整理。读完这本书之后,自我感觉在哲学方面的理解和应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感触尤深的并不是儒家哲学而是道家哲学(下称儒家或道家),其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性更大、更显出其影响力。由是而思之,在当下的中国社会道家和儒家犹如“光之两极,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的。
道家是在中国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产生的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劳动人民在长久的农耕生活中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而总结归纳出来再经过杨朱、老子、庄子等历代先贤不断的探索提升而形成体系。虽然其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但却与植根在西方文明而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辩证法方面有着部分类似的地方。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三个理论,一是对立统一,二是否定之否定,三是量变到质变。而道家也有相应的理论,一是“袭明”(“大成若缺”等论点),二是物极必反,循环往复,三是“无为”和“道德”。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是存在着相互对应关系。由于道家已经在中国人的心里扎下了根,再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道家和马克思主义在基本立足点上是不一样的。道家的产生就是为了保存自己的生命而“避世”而“欲洁其身”,是一些遁世的隐者为了在乱世中保存自己的生命,在远离人群的地方隐居起来,想以这种方式保存自己的生命不受外界的干扰,由此逐步发展成系统的理论。但无论怎么发展,保存自身、好好活着的思想一直继承下来,对中华民族的思想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在早期,道家创始人杨朱的理论是采用逃避隐居的方式来保存自身,但是即使逃避社会各方面的伤害也躲不过自然规律的伤害,例如生老病死。就发展出老子的理论,想办法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来躲避风险并获得永生。到了庄子的理论,更认为人如果能够脱离肉体,单纯进入一种精神上更高的境界(庄周梦蝶),那就可以完全摆脱了自然界的伤害,而让自己的精神意识得到永存,在这种情况下等同于永生。
基于这个思想,道家要求消极遁世不与外界发生任何接触,减少外界对人的伤害,显得消极无为、不思进取。相比之下,儒家则显得积极奋进道家思想出现的背景,在明白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要求积极进取向这个目标奋斗而且不计较成败得失(成仁取义)。道家和儒家简直就是两个极端,但是很奇怪这两种哲学在中国社会都扎下了根,而且相辅相承,没有相互排斥,甚至战国时期,孔子还拜访过老子相互讨论哲学理论。根据一些书籍介绍,老子对孔子的哲学不以为然,而且认为道家哲学会有最终的、长远的影响,而儒家哲学只不过能起一时作用而已。
由于道家的消极无为,顺从自然,不从人命,所以自汉武帝以来历代的统治者都是独尊儒术,而道家则进入了民间并且在多次的农民起义中,道家思想所衍生出来的宗教——道教——成为了对儒家统治的一种冲击,可以说这两者有点对立统一的味道。
道家的基础思想第一个就是无论如何要保存自己的生命,正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以天下换一毛”也不干,反正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第二个就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三个理论,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整理,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道家思想出现的背景,那倒不如绕过去,或者根据自然规律的发展适应它,而不盲目对抗。“人定胜天”的这句话,道家从来不会说的,这儒家的说法。
道家是产生在农耕社会,在中国的社会中深入人心,有很深、很广的基础。这些思想让中华民族在面对着历史的困境和绝路时,能够隐忍下来保留着自己的文明火种,并在需要的时候、适当的时候又重新迸发出来。中国历史上在历次在外族侵略中,中华民族并没有如世界上其他的一些种族那样刚强不屈、强硬到底,以至于人种被灭绝、文明被毁灭。而是大多数人沉默隐忍屈服下来,在外族压迫中挣扎求存。直到时势逆转重新发展壮大并且推翻外族的压迫。因此中华民族是一个有韧性的民族,这个韧性就是从道家思想获得丰富的营养而培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努力奋斗克服种种困难,但总有一些事情、一些困难,我们暂时没有办法克服的。这个时候道家就会表现出灵活性,不会盲目的去推进而是转一个方向道家思想出现的背景,从其他地方进行突破,按照客观规律结合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掌握、灵活去做,甚至有时候以退为进。
可以说,儒家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刚性,而道家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韧性。当今正值人类社会生产力革命性突破的前夜,是世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我们甩开膀子大干快上,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因此,在宣传媒体中都在弘扬的儒家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特别目前大家深入贯彻学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三个理论,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整理,全部24个字里面几乎都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更应当弘扬道家的精神,要有隐忍的精神,要有韧性的战斗,要灵活的去开展工作。失去了道家,儒家只会浮躁、浅薄、冒进;失去了儒家,道家只会消极、怯懦、畏缩。只有两者共同的结合,中华民族才会获得持久的发展。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