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重要价值,他的学识与之好,同代人也一时难以描之
汪曾祺的重要价值,他的学识与之好,同代人也一时难以描之
汪曾祺生前没有料到自己的重要价值,他的学识与文笔之好,同代人也一时难以描之。我觉得他生前是寂寞的,能够与其深聊的人不多。想起来我与他的几次交流,都在浅的语境里,后来感到可惜的是测八字518,没有很好理解他的思想,以致当年请教的问题都非本然之所。在他去世多年后,自己写这本书,其实是在补课。
据说当代作家身后,作品再版次数最多的,就有汪曾祺。这个现象说明他的别致,其人其文,乃文坛上的明珠。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学问家,但不都是书本的知识,还有生活的道理。在其作品里,这些学问都以很东方的方式传达出来,且又有现代主义的背景在内里。我们看他谈及历史掌故与古代文章儒家的智慧色难,其眼光往往还在一般学者之上。对语言学、文学史的理解,都有专业人士少见的意识。但他没有把这些学究化,而是在诗意与风俗画的感性描绘中,不动声色地呈现出来。而且,常常悟出生活里的理趣,那些我们以为平常的存在,经由其笔,便有了神异之调。
我当年写一点关于他的文章,想要寻找背后的那些东西,于是连带出同时代的一些人与事,在比较中思考一点审美的内容。这些,都是远远的旁观,遗漏的也有一些细节,其中不乏潦草的地方。对于其思想的透视不清,非不为也,而弗能也。一个作家如果不能一下子说清,说明他远远走在我们的前头。
汪曾祺的好,不仅仅是衔接了传统写作的趣味汪曾祺的重要价值,他的学识与之好,同代人也一时难以描之,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生活的诗意的总结。我们看他的文字那么美,其实掩盖了许多感伤、忧虑与无奈。但他不是甘于陷在灰暗里的人,而是在自己的园地里自得其乐的自信者。而那种自得其乐,不是麻醉自己,泯灭个性于寒冷之中。他的文字绵里藏针的地方甚多,对于伪道学和平庸的思想颇多揶揄,那些静谧的辞章里晃动的火苗,温暖我们之余,也驱散了缠绕着思想的种种魔影。在一个特殊时代而创造出逆时代风气的审美哲学,这是他的贡献。我们对此总结得远远不够。
通常的看法是,在其作品里看到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好像沈从文世界的另一种延伸。但这也仅仅是一种假象。他对于世态炎凉的体味,绝非常人可以察之。那些对于旧时代的不幸的描摹,有哀凉于斯,而嘲讽的力量不亚于左翼文人。只是那目光的温和遮掩了阴影汪曾祺的重要价值,他的学识与之好,同代人也一时难以描之,我们不易察觉更深的痕迹。他写军阀的残酷,描述百姓的苦楚,以及寻常之人的生命体验,不在一般文人的套路里,反士大夫的一面也是有的。那就是不做儒家理论的注脚,而在个人主义的精神里寻觅人性的亮点。他在俗人俗语里总能发现超然之美,又会于枯燥中点染精神的色泽,从传统文化的余痕里提炼现代人的趣味。于是浑浊里有莲叶晃动,死灭中却烛光闪闪。这其实已经不同于废名与沈从文,走出了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汪先生的存在,带来了许多稀少的元素,这在鲁迅那代人属于常识的东西,而当代作家多缺少类似的基因。例如儒家的智慧色难,他的作品常常有寺庙生活的描述,和尚、尼姑、居士在其小说里总能有另外的寓意。他不像苏曼殊那样在辞章里熏染佛音,而是看到世俗佛教里的中土文明的本然之色。鲁迅最早在《我的第一个师傅》里写到世俗化的佛教中人的状态,诠释了寺庙间的世俗之景。汪先生是接着鲁迅继续走下去的人物。《受戒》《慧明》写庙宇内外的人生,我们感慨的不都是宗教生活,而是宗教影子里的人性之旅。那些惆怅的苦旅里的微明的光,那么动人地暖着我们的心。汪曾祺于此,看出了人间世最为神奇的美质。
他曾经说自己是一个儒家,其作品也确实有儒家温和、悠远之味。但那不是朱熹的儒家,也非马一浮的儒家,而是经历了五四新文化沐浴过的儒家。这中和之音与冲淡之曲,也有对于人性的拷问,带着清灵的爽意,引人到自审的高地去。不再观念先行,而是从经验里提取爱意。他剔去了鲁迅的残酷,远离了茅盾的隐喻,开辟出当代审美的新途。那些被许多新文化人压抑的传统,被一点点召唤出来,于是现代白话与明清白话的书写,已不再是断裂的对立者。我们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鸿沟,被慢慢抹平了。
批评汪曾祺的人,以为其格局不大,革命话语在他那里被稀释了。我们如果细细分析其文本的内蕴,往往比神往重大主题的作家要丰富得多。简单化与概念化在他那里消失了。反讽、静观、冷思都在词语的背后游动,对于存在的描述,也有幽默有趣之处,且显出冷峻后的超脱。《聊斋新意》集中体现了他于流俗里透视人性的智慧,这给他的作品带来复杂的一面。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反本质主义的作家,就审美的突围而言,他的存在比先锋作家可能更为重要。
被读者持续认可的作家,才真的活在自己的母语里。汪先生不仅仅打捞了失去的文明之光,也恢复了汉语的尊严,当代作家能够体味母语气味和哲学意味的人不多,先生独得其神,且以百姓之趣为之,在看似平淡之间,已有层叠不已的气象。弹指之间,山河变色;一语之出,百卉悉开。这是鲁迅之后重要的精神存在。时间越久,他的价值便越发清晰地凸显出来。
他的文字接续了千百年的文脉。节奏、章法、意象,都在金石之趣里浸泡过,宋明文人的文章之道,以一种日常的方式儒雅地涌动出来。他的美不在那些刻意的词采选择上儒家的智慧色难,而是体现在口语与文言的变奏中。粗看起来,平淡如水,而整篇视之,高低起伏,阴阳回旋,寂寞之处突现奇音,细微之中有着深的寓意。百年的小说家,有此种功底者,惟二三子矣,先生于荒漠里独拓出审美的绿地,至今让我们感到文章的爽意。
这其实不仅仅是审美的突围,也有人生哲学的雨露。这样的书写有他对于人生的特别的态度。有意回避无序化的谈吐,不再以灰色涂抹人生之境,那自然不及卡夫卡的深度,也缺了鲁迅的苍凉之气,但却开启了寻常之人的爱意之门。那门的背后不都是枯燥与无聊,天地之间,是初露的曙色,燥热里流出夏日的清凉。在细小的世界看人间万象,未尝不能有酣畅之咏。那些醉心于宏大叙述的人,精神的高墙一个个坍塌下来,而他却于幽微里折射出纷繁的气象。对于研究者而言,其审美理念真的改写了文学的地图。
当代文学已经有了七十余年的历史,作家之多已经让我们眼花缭乱。如果不是汪先生的存在,贯通古今的写作便会中断了。这使当代文学有了与民国文学对话的资本,而且连接了现代性的版图变得完整了。民国文学是晚清文化的产物,而当代文学除了红色传统外,也含有民国文学的基因,后者的代表就是汪曾祺先生。而且他的存在也告诉人们,当代文化其实也是在民国文学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民国之后,新生的与固有的文学意象,都在汪曾祺那里有趣地保留。他给我们的教益,今天还没有被很好地品味。
没有想到《闲话汪曾祺》这本书很快会再版,这是借了汪曾祺热的推力,真的是与有荣焉。这几年的大学论文里,谈及汪曾祺的越来越多,有的已经很有深度,深觉自己多年前的文字乃过时之咏,只是凑些热闹而已。我们这些喜欢汪曾祺的人,愿意为其传播努力再三,实则也是自我的洗礼。如果因了此书,有人能够再去重读汪曾祺先生的文字,那么吾愿足矣。
(本文为作者所著《闲话汪曾祺》再版自序,刊出内容略有删节、调整,标题新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 2024-08-03深入领会红色文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 2024-08-02中华善本再生性保护网络传播活动:古代典籍的珍贵传承与保护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