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

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

摘 要:儒家和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两派各有主张,而“道”是两家都提及的重要概念。只有了解“道”的本质,明白中华传统哲学思想的精粹,才能在当代中国社会发挥它的道德功能,受其裨益。本文就道家不可说的“道”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二者的异同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道”;儒家;道家;哲学

一、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的沉淀,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而文化之精华皆浓缩体现于哲学。中国哲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催生了各学派及其观念言论。经历代相传沉淀至今,早已成为每个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道”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必须要直面的命题。当代中国,习近平在全社会倡导“道行天下”的理念,笔者认为,我们先需明白“道”的来由和其精神内涵,再研究道家和儒家对“道”的不同阐释,这对 “道”的践行将大有助益。

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

二、“道”之释义

(一)“道”与“德”

1.“道”

说文解字》:“道,所行道也。”道,象形造字,从辵,首声,象征着人从四肢着地的爬行动物进化,逐渐开始直立行走、劳动和思考,于是便开始有了社会和历史。段玉裁注:“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道之引申为道理,亦为引导。”所以,在“道”的字源中,就有着人直立行走的意象与引导创新的意义。道的本义是道路、行走,引申义为道理、秩序、方法、规则、法则。

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

2.道德,得道

既然要说“道”,就必须提及“德”。《说文解字》:“德,升也。”“得,行而有所取也”,不为己得而行,谓之“德”,所以,“德”是“得”的提升,“德,升也”。《辞海》:“得,通德:‘所识穷乏者得为与?’。”“得”同“德”,故老子曰,“上德不德(得),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得),是以无德”。

道家经典《道德经》分为《道经》和《德经》,儒家亦有“德政”“明明德”的概念表述。

(二)老庄释“道”

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

1.老庄之“道”——道家“道”概念的产生形成

“道”作為哲学范畴,是老子的首创,在《道德经》中占据主导地位。《道德经》第一章便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是万物的始源和根本,无可名状又至关重要。老子认为,“天地之始”宇宙是从“无”到“有”,“无”产生了天地,天地又产生了万物。老子认为,天道是自然无为的,他反对上帝主宰一切的神权思想,反对天道有知有为的迷信观念。“道”,也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总体规律。但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之“道”。

道家到了第三阶段便是庄子,其著有《庄子》,其中篇目反映了道家的不同,且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和老子相同,例如,《庄子·天地》篇中说:“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从中可以看到,庄子认为德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即“德”是人的本质,人的智慧才能便是他的“德”,而“德”则直接来自“道”。

如庄子所言,“道”是不能用人类语言表达出来的,它本身是无声无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却涵盖着整个宇宙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无处不在。无法用言语描述,是因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是有限的、片面的。因此,不管我们对“道”的认识是怎样穷极,都只会是片面的。

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

2.道家的后期发展——新道家的玄学思想

据冯友兰的简史描述,老庄否认有一位具有人格的造物主,而代之没有人格的“道”。向秀、郭象作为新道学中主张理性的流派代表,认为“道”即“无”。他们还把早期道家主张万物来自“道”解释为万物自然而在。因此道来由与儒家之“道”的内涵,以及异同,向、郭《庄子注》写道:“道,无能也。此言‘得之于道’,乃所以明其自得耳。”而向、郭《庄子注》中有一处谓:“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不得一为无,故自古无未有之时而长存也。”可见,在向、郭的思想里,“道”即是“无”,这也是他们最重要的思想。

(三)儒家对“道”的阐释

1.问礼老聃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着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孔子与老聃之间有着一种师生关系,但两人所关注的哲学焦点却并不一样,孔子“罕言天道”,而用心于“人道”。《论语·里仁》又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由此可见,孔子对与“道”地位的尊崇。

2.大学之道,中庸之道

《大学》和《中庸》一样道家儒家思想的相同之处,都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的道学家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并列为“四书”,称为道学(既西方所称“新儒家”)的基本著作。道学家认为,《大学》是孔子门生曾参所作,是学习道学的重要资料。《大学》开头第一句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家儒家思想的相同之处,而后又有“三纲领”旨“在明明德”,而“明明德”通过“八条目”的“修身”最终可以完成“止于至善”的目的。显而易见道家儒家思想的相同之处,《大学》是着眼于个人、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和谐,对问题进行思考的;强调个人通过“格物致知”和学习四书经典的教化来达到“道”的境界。

《中庸》一书,主讲“致中和”,是谓“和而不同”即中庸之道。朱熹《集注》曰:“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说文解字》曰:“庸,用也。”郑玄注《中庸》:“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中庸之道既是目的也是方法,是既要去求取、去适应,又要去运用、去实行、去坚持、去及时调整、与时俱进,而追求真、善、美、信之极致。

三、儒道两家对“道”阐释的异同对比

(一)儒家和道家同出一脉的天道观

天道与人道,我们上面已经略有提及,进而可以发问:天是什么?天是宇宙和大自然。天和天道都是客观存在。宇宙中大自然的一切都像是风吹动树叶,雨水汇入河川一样在奔流,一起运动不息,一切皆是自然而然。真正代表孔子的天观、天道观的要数“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天何言哉”“无为而治”,尧、舜做到了,所以是圣人。可见,这是孔子的天人合一观最精辟的表述,也是我们理解孔子天道观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可见,孔子与老子两人的“天道”观点,对“道”这一哲学根本问题是如此一致。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