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
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
凌俊峰的这篇文章,看到题目后让我眼前一亮,这个问题其实反映的是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
五代时期的冯道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一生历事五朝,侍奉了十位皇帝,始终居于高位,处于权力的核心位置。当时有人称赞他是士人领袖,称赞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在乱世中保护百姓,死后却又被许多正统史学家斥为不知廉耻、毫无原则的奸佞,是不顾名节贪恋权贵的小人,两种说法可谓天水违行,冰火难容。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冯道的为人处世呢?他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如果仅仅从气节、人格来立论,显然是过于简单、过于片面的,也是不够公允、客观和包容的。在五代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灾荒连连、政治昏暗的年代,冯道能够放下自身名节的顾虑来为苍生、为百姓、为时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其中应该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合乎中国传统文化守经权变的传统。
在汉字中,“经”原意为织布机上纵向的纱线,与“纬”相对凌俊峰:儒家“守经”与“权变”的理论问题,引申为时间的自上而下推移或永久不变的真理;汉字的“权”原义为秤砣儒家思想的危害,引申为“权衡”“权宜”“权变”等。“经”与“权”是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生原理原则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春秋》有经有权。经者,常也;权者,变也。经与权不可偏废,唐代柳宗元对此曾有过精辟的诠释。他说:“经也者,常也。权也者,达经者也;皆仁智之事也。离之,兹惑矣。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知经而不知权,不知经者也。知权而不知经,不知权者也。”就是说,“经”是永恒不变的原理原则,“权”是帮助执行原则的变通手段,两者在维护道德规范时不可或缺。背离这一点,必定有失偏颇。没有权的经是拘泥的,而没有经的权则是悖谬的。如果只知经而不知权,就是不知经。假若只知权而不知经,就是不知权。那么怎样运用经与权呢?战国时孟子就给出了一个形象的案例:“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于手者,权也。”男女授受不亲是古人应该遵循的礼义儒家思想的危害,这就是经。但是,兄嫂落水,只能伸手相救,这不能说是违反了这个准则,而是灵活运用了这个准则,这就是权。权变的实现没有危害到道义,反而维护了大的道义,它不意味着为了利益放弃道德信条,而是在大局下做出符合大义的一定牺牲,也是一种担当。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经与权的统一,我们应该坚持辩证原则儒家思想的危害,守经权变,与时偕行,因时而动,因时制宜,而这又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发展理念。可以说,在乱世之中,冯道能够救民于水火,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与坚守名节、高尚其事、遁世无闷无疑有着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处。而这也是凌俊峰该文推出的意义之所在。(作者系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随便看看
- 2024-08-10庄子:战国中期的智者,用化应对险恶人性与困难人生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政治问题与权力制约原则:现代民主理论的基础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30敬畏天、遵循道: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本质,孔夫子的贡献及民族美德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道家与儒家的思维差异:顺应自然与向内求的对比
- 2024-07-26第六届问道玉渊潭国际论坛: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讨
- 2024-07-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社会价值和信仰体系——以曲阜为例
- 2024-07-26习近平总书记: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
- 2024-07-26教育学萌芽阶段代表人物观点对比:孔子、孟子、荀子思想解析
- 2024-07-25儒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深远影响
- 2024-07-24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孔子到董仲舒再到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