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异(2005年03月15日14:44)
现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异(2005年03月15日14:44)
现代民俗与中外民俗的区别
央视国际(2005-03-15 14:44)
陈勤俭
陈勤健教授
什么是民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起初,人们认为民俗是一种古老而落后的生活方式。渐渐地,人们发现这种内涵还不足以涵盖民俗的全部内容,民俗的概念不断发展。
在座的各位可能对民俗问题不熟悉。通常我们认为民俗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比如怎样过年,怎样做年糕等等,其实这只是民间传说的一小部分。从学科性质和现代角度看现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异(2005年03月15日14:44),民俗学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与生活的联系也更为密切。
在年轻人眼里,民俗是过去式,是一种误解。民俗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了解民俗呢?我先从三个问题开始介绍给大家。
中国比较流行的民俗首先是民俗,如四时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以及婚礼、葬礼、婚姻等;另一个概念是把民俗看成是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如传说、神话、歌谣等;还有一类将民俗视为今日古代文化的残余,如祖先崇拜。国际上普遍认为,民俗是一门学科,是指一种关于人或人的文化智慧。所以,我们今天谈民俗的时候,要分清自己站在哪个立场上。今天,我是从民俗的角度来谈民俗,不同于通常的概念。
民间不古
说到民间传说,很多人认为只有农村才有。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城市人也有民俗,大学生也有民俗。例如,拿压岁钱是民间传说。所以民俗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点。
记得1980年代初我刚在北京学民俗的时候,费孝通教授给我们上了一堂课。费先生是英国著名学者马林诺夫斯基的学生,专攻人类学和民俗学。他给我们上课的时候,带了很多英文词典进教室,对我们说:“民俗()是什么意思?民俗是土气的乡下人。”当时,中国对民俗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思维——民俗已成往事。从20世纪初引入西方民间传说到1980年代,中国对民间传说的理解相对传统,但实际上与国际认可相去甚远。国际民俗早就有了长足的发展。
主要有三个发展方向:
1、村民和楼民向人民发展
2、文化的残余是划时代的。
3、历史与现代史向未来的发展
民间有一句俗语:“大风俗雅”。民俗中蕴含着很多“雅”的东西,不仅有过去和现在的学科,还有未来的学科。
我们今天使用的“民俗”这两个字,似乎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汉字,后来出口转卖。这两个字符实际上是日文字符。我们的“”三个词被翻译成英文“”,其实这三个词是日语翻译的。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在20世纪的过渡时期,今天使用的许多词汇在日本加工后再次使用,例如“文学理论”、“干部”、“化学”、“物理”等。因此,我们“民俗”的内涵被翻译了两次,先是从英文翻译成日文,再从日文翻译成中文。因为日语中有很多汉字,所以我们直接把它们读成中文。因此,概念上出现了很多混乱,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民俗是一种生活方式
什么是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什么是“相”,这是一个佛教用语,佛教徒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判断。例如,什么是火,火是一种火焰,水是一种流体;什么是民俗,民俗是一种生活,一种传承的生活。没有人可以让我们这样做,但我们无意识地过着这种生活方式。
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民俗,比如过年,怎么过春节,怎么过除夕等等。前几天,我在央视做一个节目,和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现在过年的味道少了,而圣诞节和情人节对外国人来说很热闹?”我说我们过年的味道其实很浓。的。 1950年代,我七八岁的时候,过年上半月就开始和奶奶一起工作。一直到正月十五才能休息,前后差不多一个月都有事要干。按照传统习俗,前后有近60件事情要做:打扫卫生、祭灶、祭祖等。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扫地扔垃圾(暗示不能在外面乱扔钱),都是非常严格的。规定。尤其是祭祖,把姐妹都赶了出去,只有我和奶奶留在家里祭祖。没有文字规定我们必须做什么,这是一种风格化和时尚的规范。
民俗不仅注重节日,生活中还有很多流行的不成文的生活方式。就住房而言,在城市我们感受不到,但如果去农村,房子就会有一种特别的风格:比如江南有翼式的房子——左翼、右翼,和过去的富人。 ,家境比较好,房子的结构比较复杂,层层变化很大——三进、五进、七进。一进门就是南向,左右各有一个翼楼。为什么是这样?经过我的研究,我发现原因就是我们所说的风水,“左青龙右白虎”,而中间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为什么我们不能或应该避免开门向北?这是一种风水,一种生活。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冬天,寒风从西北吹来,被“白虎”挡住;春天,东南风刮大雨,“青龙”也能挡住。然后中间的地方利用了自然防寒防雨的空间,就是我们的房间。这是最早的风水概念。没有那么多迷信。就看风动水动什么是民俗文化,中间人如何选择居住的好地方。这不是人们想出的。古代没有空调,如何防寒,如何保持适宜的温度?当然,这取决于具体情况的选择。
有些人认为风水是一种迷信。当然,风水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加入了很多迷信,但我们以此为主流,失去了核心部分,造成了很大的灾难。例如,上海的天气这几年越来越热。客观地说,全球变暖是原因之一。如果你仔细想想,恐怕这与我们现在正在建造这么多建筑物的事实有关。
一年,我陪同我们华东师范大学的外国学者到虹桥机场。那时,刚刚改革开放,路过虹桥开发区,看到很多房子都是玻璃幕墙的。一个老外对我说:“你为什么要建这样的房子。”我说我们需要现代化。他补充说:“现代化并没有体现在房子的形状上。”后来才知道这个玻璃幕墙的建筑模型来自北欧,因为北欧很冷,需要采光。而且我们在亚热带,我们需要的应该是降温。
在 21 世纪,我们的许多概念都必须进行修改。以前我们上山下乡,父母从信里知道,我们在东北吃玉米馄饨和高粱会哭,以为是猪粮。现在这个概念已经改变了。吃玉米、高粱等绿色植物,比超市里的面粉还贵!
民俗生活形式也包括生活技能,各种技能也是民俗。考古学家出土的秦剑有一种材料,上面镀了一层铬。专家注意到,这种镀铬方法只出现在西方1970年代。秦人到底是怎么画的,不得而知。知道。越王勾践之剑什么是民俗文化,已埋于地下两千多年。挖掘开始时,发现这把剑是弯曲的,但当考古人员打开它时,它又奇迹般地笔直了。我们现在可以模仿剑的风格,但不能模仿当时的工艺。
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发展,是依靠大量的生活技能——民俗风情而创造出来的。很遗憾,我们没有从学科组织这些技能。我们古人没有注意这个问题,认为雕刻昆虫的小技巧对强者不利。尤其是文人,所以他们随意扔掉这些东西。这对我们国家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民俗,不能停留在民俗就是风俗习惯的狭隘观念上。以上是第一点,从生活的角度看民俗。
民俗的文化维度
第二个方面,从文化的角度看,民俗是一种文化模式。这种模式通常是无形的、口头的和非物质的。但它确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更应该关注这种无形的、非物质的民俗文化现象。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美丽故事。近年来,《良渚》正在努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事实上,这个问题始于两年前。但是一开始就有很多问题。一大问题是各地都说“梁祝”是自己的。比如宁波人认为梁山伯是鄞县(今奉化县)县令;上虞人说祝英台老家在绍兴上虞;杭州人也尽量讲道理。 ,万松书院主角读书的地方……其实《梁祝》在哪里都无所谓,关键是《梁祝》反映了中国人在一定阶段的婚姻模式。古时候,月地的女子比较强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文化南移,“梁祝”应运而生,由强到柔,再到儒家。因此,“梁祝”文化实际上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新的婚姻文化模式,以及人们祈求两性、表达忠贞爱情和坚定不移的生死情怀的心理。这是典型的中国男女之间无形的语言关系。
其实有不少看不见的语言模式,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是如此。我有一个学生在澳大利亚学习,请一位当地老师过来吃饭。其中一种汤,老师喝后感觉很新鲜。问他是什么,他说是野鸭。老师吓了一跳什么是民俗文化,当即表示在澳洲捕野鸭是违法的。学生突然意识到下次他必须注意了。但三天后,罚单来了,动物保险委员会对他处以5000澳元的罚款,并将他一年半勤工俭学花的钱全部罚款。在中国,这个老师好像有问题。他也吃了鸭子抱怨?但是在澳洲,这样做是很正常的,老师不举报就有问题。这也是一种文化模式,我们现在应该更加关注这种文化模式。
例如,日本也有其独特的文化模式现代民俗及中外民俗的差异(2005年03月15日14:44),比如樱花情结:当樱花即将在日本绽放时,举国上下都会非常兴奋。 2000年,我在日本共和国大学任教授时,碰巧遇到了樱花节。天气很冷,但樱花盛开的时候,树上挤满了日本人。当地的天气预报也每天报告樱花的开放和凋谢。外国人对樱花的感觉不是很美,但日本人却觉得樱花和自己的生活很相似。他们追求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的辉煌。日本武士道,爱情和爱情都与此有关。在渡边纯一的《失乐园》中,剧情很简单: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年轻女人有染,两个家庭的家庭条件都很好,但两人却想在一起。起初,两个家庭都不同意。后来,他们终于分开了。两人本可以自由地生活在一起,却在做爱的过程中自杀了。这就是典型的日本生活文化。在他们看来,生命和爱情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能否达到最高点。当各种困难都消除后,他们觉得自己的爱情最灿烂。如果继续在一起,两人的感情温度肯定会下降,不如死在爱情的最高点,最好的变成永恒。所以他们把樱花视为生命的象征。
历史人物
用民间传说的文化模式治理国家,在中国古代就有了。汉代史学家曾说:“最重要的是要分清风俗习惯。”要正确办好海关,管好海关,为规则服务。各个朝代都有相应的措施。对近代影响最大、影响更大的是清朝满族的措施——满汉融合政策: 一是弘扬孝道。原来,满族的孝道观念比较淡薄。清初的历史似乎总是被隐藏起来,尤其是关于顺治皇帝的母亲。事实上,历史的真相可能并不像今天的文人所写的那样曲折。传统上,他的母亲应该嫁给他的姐夫。满族不仅在婚姻上与汉族不同,在其他文化习俗上也与汉族有较大差异。
过去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没有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清朝后来是如何稳定下来的?据国外研究,当时的满族人利用满汉文化模式来融合和对待汉人。他们融合了两种文化模式。譬如当时乱世,忠不可宣,唯孝可宣。清初的皇帝无一例外地提倡“孝道”。如果你熟悉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你应该知道,李密的《陈情表》是以“孝”为挡箭牌,不愿出门当官。因此,“孝”的文化模式往往成为乱世统治者治国理政的烙印。
第二,清朝统治者采用汉族通婚的文化模式。也就是不能抢,要嫁给媒婆。不仅如此,满族娶汉族妇女,必须向上级汇报。反之,汉人娶满族姑娘,则无须报,只须按汉人的六礼结婚即可。所以当时的情况是满族只有三十多万,汉族将近一亿。后来,满族统一了全中国。这是历史事实。当然,清朝统治者在某些方面也坚持自己的文化模式,比如发型。因为满族人认为头发是天人交往的载体,所以必须坚持满族人的习惯,出现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的悲剧性文化融合。头部”。因此,这种融合满汉文化的模式统治了中国至少三百年。
民俗是群众群体的反复积累形成的,是一个民族共同文化的常识,是无意识与有意识、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是民族的原型和起点。意识形态和文化。民间行为规范背后的思维原型对人类思想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过去我们对自己的民族民间传说研究还不够,应该考虑民族心理因素,真正挖掘其内在的东西。毕竟,民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一个人有两种生命,一种是生物生命DNA,一种是文化DNA。研究民俗,一定要深入研究,兼顾差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走向国际的阶段。我们还需要了解人们有什么样的文化模式和文化心理,这样才能进一步了解民俗,了解民族,了解自己,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以上内容根据陈勤健教授本月在上海图书馆演讲中心的演讲)
演讲者简介
陈勤健教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同时兼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俗学会城市民俗保护与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文学民俗学、民俗学、民俗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随便看看
- 2024-07-23大年三十除夕夜,高淳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沛桥高跷展非遗风采
- 2024-07-222024 苏韵乡情高淳国际慢城年货文化旅游节盛大启幕
- 2024-07-21苏南傩面具研究:探寻远古文化的神秘符号
- 2024-07-21皖南小马灯:地域与人文环境造就的独特民间文化
- 2024-05-22(蒙古记忆)恒济镇水做的
- 2024-05-197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242年建城史
- 2024-05-11天等县民族小学:让师生感受壮族风情增强民族认同感
- 2024-05-10“壮族三月三”电竞活动王者争霸赛南宁站落幕
- 2024-05-08春节的第一天叫“初一”国学大师南怀瑾《易经》
- 2024-05-07昆明市晋宁区“千人舞麒麟”活动场面盛大
- 2024-04-24南宁市各学校开展丰富活动庆祝“壮族三月三”
- 2024-04-242016年六安市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范文
- 2024-04-23(蒙古记忆)庆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优秀人民书画家成果展
- 2024-04-23中国十大著名庙会哪个地方的庙会最热闹人最多
- 2024-04-19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论文范文⑧宗法
- 2024-04-16春节的“花头”有很多
- 2024-04-15平正仡佬族乡的话,你知道几个?
- 2024-04-15春节的“花头”有很多
- 2024-04-13(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
- 2024-04-13习作:家乡的风俗课型习作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