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佛教思想与个人身心和谐的和谐相处之道

1.佛教思想与个人身心和谐的和谐相处之道

略论佛教思想与和谐社会

摘要:缘起是佛教最基本的观念,每一事物、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价值佛家思想内容,万事万物都是一种和合共生的关系,这就是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缘起境界。基于缘起法则,佛教进一步阐发了因果报应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伦理方面就展示为善有善报和易居周易,恶有恶报,从而为广大信徒的身心和谐,去恶从善的道德修持提供了坚实和有效的思想基础。佛教认为只有内在心灵的和谐,才有外在社会的和谐。社会的种种冲突、都是根源于"我执"。为了破除"我执"的观念,佛教在道德实践中提倡慈悲的菩萨人格精神,孝亲和报恩思想,这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理想人格是相一致的。平等、依正不二,心净则国土净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有相通之处。

关键词:佛教;伦理道德;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072-01

引言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具有借鉴意义社会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处于和谐、安详、稳定有序的社会。"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核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

1.佛教思想与个人身心的和谐

1.1 缘起。佛教的"和谐"思想首先在其教义的"缘起论"中,缘起是佛教的核心思想。《杂阿含经》卷10云"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和"彼"是在互动关系中构成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即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在众多条件的规定下,在一定关系的结合中1.佛教思想与个人身心和谐的和谐相处之道,才能确定其存在。事物不能自我形成和孤立独存;佛教认为世间的所有一切产生于因缘的结合,此物同时也是另一物生成的因或缘。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关系。基于缘起法则,佛教阐发了因果报应的思想,人们往往容易斥之为迷信。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去分析,则会了解,就其理论原理来说,某些具体论述和事例来说因果报应论实是为佛教修持者乃至其他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和行为规范提供思想基础,因此能够接受这种理论的人能够自觉地严于律己,除恶行善。

1.2 因果报应。佛教中对善的定义是:"能给自己带来现世和未来利益安乐的白净法。"也即善的行为和善是互为因果的。而佛教的善行(道德行为)的基本内容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佛家思想内容,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 这十种善行包含着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十恶十善是重在讲对待人际关系、对待动物的态度,以及排除个人欲望和错误见解等基本的道德修养问题。这在客观上有助于强化世俗伦理的作用。儒家之教,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F相袭。 不论在宗教伦理还是在世俗伦理中,善与恶都是最为重要、最为基本的范畴。在佛教理论中,区分善恶的标准就是污净论,即清净无染、去除烦恼无明的就是善,反之佛家思想内容,即为恶。

2.佛教思想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佛教认为我执是万恶之源,烦恼之本,主张无我执。无我执要求消除在认识、欲望和心理等方面的偏执错误。在佛教看来,幸福的生活首先来源于内心的宁净。"心净则国土净""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众生只有内心平和、安定,才有外在社会的和谐安定。内心的失衡就是迷执,当前社会上有的人成为物质欲望的奴隶: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甚至贪污腐化,盗窃走私……这些都是"无明"的表现,而佛教认为人的本心本性天然具足,圆满无缺但由于"无明"而产生的"法执"与"我执"。佛教超凡入圣,去染成净的修行过程就是内心回到安宁与和谐的过程。内心有种种不和的心因,外在有种种不和的事缘,内外之间相互影响,就会形成种种冲突暴力乃至战争。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诸法"无我"的本性。佛教主张一切因缘而起,自性本空。无恒常不变的实体。但由于凡夫俗子不了解而产生"我执"和"法执"。没有认识到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不断变迁。人们往往执着于"我",看重的是名利。《法华经o譬喻品》说:"我见太重认,喻而饿鬼" 因而真正的和平与和谐必须无我执,无我执才能无私,无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和平。那些由于我执,没有认识到"自我"亦是因缘而起。结果变得自私自利。放纵自己的欲望,以争斗之心对待他人,以贪婪的心对待社会。由于无知或无明,人往往会认为"有我",从而贪恋和追求自认为世俗世界中有益于"我"的事物1.佛教思想与个人身心和谐的和谐相处之道,进而进入烦恼状态。

3.佛教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1 平等。平等是佛教关于人与人、人与其他生物的基本原则。平等是指对他人,对其他生物的尊重。佛教的平等也是一种博大之爱,这种爱不只限于人类,而是涵盖一切有生之物。

1.佛教思想与个人身心和谐的和谐相处之道

3.2 依正不二。教以人为本,以众生为本的慈悲理念和简单节约的生活态度,对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环保,保障人类健康,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给我们带来及时的警示和无穷的启迪。佛法的理念倡导在诸多方面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都有相通的地方,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参考和借鉴。佛教基于"依正不二"的观点,主张人与生存环境和谐相处。

3.3 心净则国土净。为了实现人间净土,佛教提出了庄严国土和清净心灵两种途径。庄严国土的思路告诉我们,建立和谐社会,一定要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和谐社会不只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保护与清净心灵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良好的环境促进清净心灵,清净心灵带动建设更良好的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良好的运作状态,建立和维持一个能够健全运作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佛教所倡导并严格践行的基本思想,也正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佛教净土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4.小结

佛教的这些基本伦理道德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遵纪守法,爱心奉献等价值规范不谋而合。佛教思想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安定,建构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佛教的"和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佛教的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与和谐社会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尽职尽责、爱心奉献、造福社会等不谋而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建构起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 释印顺.佛法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 印顺.华雨集[M].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

[3] 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监修,小野玄妙编辑.大正新修大藏经[M].日本.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