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挑战,最让人感到困惑!
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挑战,最让人感到困惑!
生死问题是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中最后一个问题
生死问题是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中最后一个问题。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挑战,最让人感到困惑。很多人从小就被这个问题所苦恼,不少哲学家的基本态度是,对这个问题不应该回避,要去面对它,思考它。
思考的必要
几乎每个人从小就怕死,当有一天我们知道,这个死不只是那些老人的事,也是我们的事,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也会死,当我们明确地知道这一点的时候,人感到绝望,原来人生是这么一回事,最后等于零。
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避谈生死,尤其是儒家一般来说不太重视思考死亡问题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但是到了宋明理学,受佛教的影响,也有了相当的重视,比如王阳明说,学问功夫最难又最要紧的是看得破生死,他把看破生死视为最高的学问。当然,特别重视生死问题是佛教,有一位高僧说,佛教归根到底一件事,就是了生死。
但是生死问题是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中最后一个问题,通常的情况是,我们对死亡问题是回避的。不但自己回避,也不让小孩问,我们常常看到,只要小孩问起这个问题,大人往往阻止,说不要胡思乱想。这哪是胡思乱想啊,他想的是根本的哲学问题啊。为什么回避呢?一个原因是恐惧,认为想这个问题是不吉利的。对死亡的恐惧基本上是人人都有的,你既然是一个生命,当然不愿意生命结束。没有哪个人一个人想到自己永远离开人世的一天会不害怕,不可能的,害怕是正常的。
一个朋友在协和医院工作,协和医院是顶级医院,所以经常会有癌症病人托他找医生,每个星期都会有四五个人。他告诉我,他看到了太多的死亡,其实多数是吓死的,一确诊是癌症就觉得大限临头了,恐惧得不得了,就吓死了。一般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否认,不相信,然后是委屈,为什么偏偏是我,最后就是精神崩溃,身体也跟着崩溃。人的心态实在太重要了,精神素质实在太重要了,肉体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精神支配的,生病的时候尤其是这样。当然会有真正不治的情况,即使这样,心态好也可以延长生命,并且有尊严地死去。所以我们一定要相信精神的力量,而要具备这个力量,平时的思考和修养境界就很重要了。
总之,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于死亡不要回避,要去面对它,去思考它。死亡是一件必定会到来的事情,它已经在前面某个地方等着你了。当然,最后思考的结果怎么样,很难说。有的人可能从哲学中找到了一个角度,有的人可能从宗教中找到了一种依托,都可以。
思考的路径
怎么思考死亡?哲学上和宗教中有三种思路。
第一种是哲学上相当普遍的思路,就是用理智的态度接受死亡。你要看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对自然的事情你就要顺从,顺其自然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挑战,最让人感到困惑!,你不要抗拒,你越抗拒就越痛苦。中国的儒家就是这种态度,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死亡属于天命,人力左右不了,你就听从吧。你不但不要抗拒,而且不要去多想,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个意思,生的道理你还没弄懂,怎么可能想明白死的问题呢。孔子很少谈死的问题,他主张把注意力放在生的事情上。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弄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晚上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死了,这话说得很好,但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回避死亡的问题,人生的道理是不能真正弄明白的。
在西方哲学中,古希腊罗马的斯多葛派是特别喜欢讨论死亡问题的。他们倒是不回避,谈得非常多,有时我不免猜测,他们其实很怕死,要不怎么老想这个问题,想出种种理由来让自己不要怕,要坦然接受。他们提出的理由很巧妙,比如说你想一想一百年前你在哪里,一百年后你不过是回到了你一百年前所在的那个地方。一个人为自己在一百年前不存在而痛哭,我们会认为他是个傻瓜,而一个人为自己在一百年后不存在而痛哭,他同样是傻瓜。你觉得死很委屈吗,那么你想一想,所有的人都会随你而去的,多麽伟大、多麽富裕的人都要走这同一条路,你有什么委屈的?他们总的思路也是把死亡看作一件自然的事情,你要顺从自然,死就好比旅行者住了旅店以后要上路,演员演完了戏要谢幕生死问题是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中最后一个问题,果子成熟了会从树上掉下来,你要抱着这样一种心态离开人生这个旅店、这个舞台、这棵大树。一个人面对死亡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不愿意走,那么你变不愿意为愿意,变被动为主动,你就不痛苦了。
第二种思路可以称作审美的态度。中国的庄子是典型,目标是“齐生死”,“无古今而后入于不生不死”,超越时间,把人的小我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人就超越生死了。人活着的时候就要进入这种境界,办法是“逍遥游”,在精神上与宇宙万物同游,其实也就是把人的小我融入到宇宙的大我中。
第三种是宗教的思路。前面两种,审美的态度有点玄乎,一般人难以做到;理智的态度回避了一个问题,有生必有死,死是一件自然的事情,这个道理好懂,可是如果死后归于虚无,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回避了终极意义这个问题。宗教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不同的宗教和哲学,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佛教和基督教的思路正相反。佛教有教义、教主、组织、戒律,就此而言是宗教。但是,佛教不承认宇宙中有一个主宰神,这个神是灵魂的来源和归宿,在这一点上和基督教非常不同。对于人生问题的解决,佛教强调依靠自身的觉悟和智慧,而不是神的启示,这与哲学很相近。因此,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邓晓芒教授曾经认为,佛学是最博大精深的哲学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不能算是宗教。
在佛教看来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解决生死问题要靠智慧,彻悟人生的道理,但不能只靠智慧,在慧之外还要有戒和定,通过修行和实证体验使悟到的人生道理化为血肉,化为本能。在这一点上,佛教和哲学又有所区别。不同流派的佛教都有一套针对死亡的修炼方法,让你在死亡来临时容易和肉体分离,走上往生的路。
和佛教相反,基督教承认主体、实体意义上的灵魂,这个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肉体死亡以后,灵魂就回到了天堂,回到了主的身边。和佛教相比,这个思路简单得多,只要你相信,见效也快得多。
由于中国人受“眼见为实”的影响,往往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相信,才认为是事实,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就一概不相信,等于不存在。杨绛说得好:真善美不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不就是自己心里明白吗?中国人是有这个传统的,眼见为实,只相信看得见的,所以把肉体看得很重,轻视灵魂。中国本土的宗教只有道教,其实是方术,够不上宗教的水平,追求肉体不死,所以就炼丹、练功,要成仙,搞这一套。中国人重肉体,西方人重灵魂,从建筑上也可以看出来。欧洲最发达的建筑是什么?是教堂。一座大教堂,一代代人不断建,几百年才建成,非常宏伟。中国历史上当然也有庙宇,但工程最浩大的建筑是什么?是陵墓,皇帝的陵墓,诸侯达官的陵墓。陵墓的格局基本上是把你生前的生活搬到地下去,死后还要过世俗的生活。
思考的意义
思考死亡问题,不一定会有一个结论。但通过经常思考死亡问题,起码有两点收获,一个是让我们对人生更进取,另一个是更超脱。
思考死亡未必就会使人变得悲观,其实也可以使人活得更积极、更进取。人终有一死,生命是有尽头的,你不可能无限地活下去,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常常会被我们忘记。陷在具体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有一种错觉,好像可以无限期地活下去似的。当然这种错觉也需要,否则我们不可能活得开心。但是,总是活在这种错觉里,就未免糊涂了,就会不知珍惜人生有限的光阴。人生最根本的责任心是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人只有一次生命,只有一个人生,如果虚度了,没有人能够安慰你,说什么都是空的。所以,想到这一点的话,人就不能糊里糊涂地活。
一个人总有一天会明白,所谓跟着时尚走,跟着习俗走,其实是对不起自己的生命。现在真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人实在不多,很多人是盲目地生活着,完全受外界环境的支配。
思考死亡问题,不但能使我们更进取,对人生抱认真的态度,而且能使我们更超脱,与自己的人生拉开距离。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要有两手,一手是执着、进取,另一手是超脱、淡定,不能光有一手没有另一手。光有执着、进取,这样的人貌似积极,实际上是很脆弱的,遇到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很容易被打倒。
古罗马哲学家马可·奥勒留有一本书叫《沉思录》。它实际上是一本教人超脱的书。马可·奥勒留是古罗马帝国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常年在战马上度过,这本书其实是他的日记,想起来就写一段,都是在劝勉自己。基本上是两类内容,一类是督促自己要认真,把该做的事做好,另一类是开导自己要超脱,这类内容占主要篇幅。他经常对自己说,你看历史上以前有很多比你伟大的人,他们都上哪里去了?所以你何必在乎你的这些稍纵即逝的遭遇呢?
书中有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应该经常用终有一死者的眼光来看看事物。比如说,你为一件事情痛苦得要死要活,这时候你就想一想死是对生命意义的最大挑战,最让人感到困惑!,曾经为同样的事情痛苦的人都上哪里去了?你就会觉得犯不着这么痛苦了。你和别人吵得你死我活,这时候你就想一想,一百年以后你在哪里,他在哪里,你就吵不下去了。当然,一个人如果永远用这样的眼光看问题,那就什么也别干了。但是我们有必要为自己保留这样的一种眼光,人生必定会有挫折,有的挫折可能极其严重、无法挽回,那个时候除了超脱别无他法,你就用得到这种眼光了,有了这种眼光,你其实会更坚强的。
拥有这样一种超脱的眼光,是学哲学的一大好处。哲学在某种意义上是教给人一种“分身术”,把人分成两个我,一个是肉体的我,这个我在世界上生活、奋斗、痛苦、快乐,还有一个更高的理性的我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在他之上看他、指点他、关照他。这个更高的理性的我其实就是通过学哲学获得的一种超脱的眼光,能够站在宇宙的立场上看自己的人生遭遇。有了这种眼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会把寿命看得太重要。用宇宙的眼光看,人活长活短都是一瞬间,早死晚死没有多大区别。古希腊七贤之一的比阿斯说,我们应该能够随时安排我们的生命,既可以享高寿,也不要怕早夭。这种超然的心态,就是学哲学的一个收获。
微课推荐
01 20位哲学家醍醐灌顶的生命策略
普通人学习哲学,并不是要做学问,而是想从哲学中获得启示,再匹配到自己的人生经验上,不断地思索、怀疑、反思······从而组织成自己的哲学,找到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法。
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02 104堂跨越2000年哲学史的智慧课程
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主讲人会为你解析《存在与时间》《理想国》《沉思录》《会饮篇》等20本经典哲学著作的精华内容。涵盖古希腊罗马哲学、近代早期西欧哲学、德意志古典哲学、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内容。
03 100 部文艺作品的哲思与启示
每堂课程开始,主讲人都会以一部电影,一本小说或一首乐曲切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从鲜活的感情经验和体悟出发,再上升到哲学性的疑问和反思,让听众更轻松地打开哲学思考大门。
另一方面,好的文艺作品除了娱乐的功能,背后还包含着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深刻地理解文艺作品背后的内涵,不拘泥于自我,更加了解他人佛家关于生死的哲学,了解外部世界。
,
随便看看
- 2024-08-12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传奇人生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1探究僧官系统的世俗化:从机构建制到任官模式的演变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佛教对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及制度的影响:冲突与融合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8探究中国佛教在越南的传播历史及中华文明的影响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