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慧小故事佛家智慧的人其实并不多(二)

佛教智慧小故事佛家智慧的人其实并不多(二)

佛教是充满智慧的,真正参透佛家智慧的人其实并不多。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佛教智慧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佛教智慧小故事佛家智慧的人其实并不多(二)

佛教智慧小故事篇1:老人与孩子的故事

过去,在东北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子里居住着一群人,这些人相互扶持过着艰难的生活,后来听说日本人要来了,为了活活命,他们决定逃到一个很远的村庄。

他们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他们也不知道那么远的路,等待每一个人的是什么,他们更不知道是否大家能够坚持到目的地。但是他们知道,必须逃到安全的地方,所以,大家就艰难地上路了。

走啊走啊,到了第三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又累又饿,他们都没有多少力气了。很多人支撑不了已经慢慢地倒下了,还有一些人趁着自己还没倒下,就悄悄地离开了,因为他不忍心让大家看到自己死去的样子,而拖累大家。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队伍中的人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只剩下20多人了。这时候有一个老人,因为又累又饿,加上年纪太大,他实在是走不动了,就对其他的人说,我实在是走不动了,你们走吧,不要管我,如果管我,恐怕我们谁都活不了。大伙都舍不得丢下老人不管,可是大家明白,现在每一个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如果再抬着一个人的话,所有的人都会死在路上。

最后大家只好留下老人,当大家正要走的时候,一个妇女把怀里的孩子递给老人,说:“这个孩子由你来带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跟大家走了。

到第五天傍晚的时候,大家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整个队伍都欢呼起来,但只有那位母亲一个人跑到村口,朝来时的路上张望。

第六天中午的时候,那位母亲终于看到老人抱着孩子一步步地捱了过来。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变得坚强而勇敢,当我们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的时候,有的人突然不知道了什么叫害怕,因为他知道他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它,因为在他身上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佛教智慧小故事篇2:不见世间过

在寺院里工作的一位朋友告诉我:寺院里新来了一位义工,一开始安排她在花圃里帮忙,做了几天,她一会儿嫌花工安排她的活多、一会儿又嫌一起工作的义工偷懒,要求换工作。后来安排她到图书馆里帮忙,她做了没几天,又开始嫌一起做事的阿姨太慢,或是嫌来借书的人没有素质,总是乱放图书。于是又安排她到偏殿门口负责卫生,没想到,她的抱怨更多了,嫌游客乱扔烟头,嫌孩子乱丢食品袋……最后,她带着一腔怨气找到方丈,要求重换工作。

方丈听完了她的一番抱怨之后,问她:“你为什么要到寺院来做义工?”她答:“我想学习佛法。”方丈又问:“学习佛法为了什么?”她想了一想,答:“学习佛法是为了做一个佛那样的人。”方丈微微一笑,然后写了几个字送给她,让她悟了之后再来。

方丈写的字,义工拿给朋友看,原来是一句偈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义工请教偈语的意思,于是朋友告诉她这是六祖惠能《坛经》里的句子,其大意是说一个真心想学佛修道的人,心地是清净的,是看不到世间的是非人我的。义工辩解说:“我的心很清净啊,所以我才会看到他们的很多不对。”朋友只好又解释说:“这个‘不见世间过’是让你不要执著于别人的过失,不要把那些放在自己的心里、口里,不起怨恼,不四处传播,而是先要自己做个好样子,然后再以悲悯的心和智慧善巧的方便来帮助别人改过。”

听到此,我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则民间故事:

有一个染布的师傅,同时收了两位学徒。不过他为学徒立下了一个奇特的规矩:每个月底,学徒都要对他说两个字。

第一个月月底,师傅问这两个学徒:“你们心里最想说什么?”学徒甲说:“饭香。”学徒乙说:“食劣。”

第二个月月底,师傅依然问这两个学徒:“你们心里最想说什么?”学徒甲说:“觉稳。”学徒乙说:“床硬。”

第三个月月底,师傅又问这两个学徒:“你们心里最想说什么?”学徒甲说:“活轻。”学徒乙说:“事多。”

第四个月月底,当师傅再问同样的问题时,学徒甲回答:“想学。”学徒乙却说:“告辞。”

看着学徒乙扬长而去的身影,师傅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

结果,不出师傅所料,学徒乙此后又学过不同的技艺,但都未成功。而学徒甲却继承了师傅的染技,最终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染布人。

显而易见,染布师傅所收的两个弟子,学徒乙心中之魔就是“世间过”,由于这个心的作用,他所行所见所感,都是生活中那些消极和不良的方面,所以,他就只能收获那些怨怼,最终不得不辞别而去。而学徒甲则是个乐观的人,在他眼里,世间是没有什么欠缺的,饭食粗糙一些没关系,只要吃得香;床硬一些也没关系,只要睡得安稳;活计再多再忙,只要想学习都不会成为负累一

“不见世间过”,“不见”,不是看不见,也不是听不见,而是看到听见佛教智慧小故事佛家智慧的人其实并不多(二),但是由于心是清净的,所以不执著、不计较、不放在心上。“世间”,不单单是指人世间,还包括动植物、社会、物理世界等。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有种种不净,即是所谓的世间过,而佛视此世界如净土,所以佛不见世间过。可以说不是大路不够宽广’而是你的思想不够包容;不是鲜花不够鲜艳,而是你的眼睛只看到了黯然;不是阳光不够明媚,而是你的心灵太阴霾。

正如藕益大师在《示昙生方丈》中所云: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不愿乎外。以所历位,无非无外之法界也。知皆即法界,自无人而不自得。稍或未然,则富贵能淫之,贫贱能移,夷狄患难能屈之矣。孟子论素位而行,则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其在吾门,则日,人如来室,坐如来座,着如来衣。要之皆不为物转,方能转物也。

所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就是指见或不见世间过,其根源都是我们的这颗心,如果心是清净的,是善的,那么我们所见的就都是好的;如果心是不净的,是恶的,那么我们所见的就都是丑的。所以一切人_切物的是非差别都是缘于心的意识,而非外在的境缘。《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其中的“观”,就是强调要向内察看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向外去看他人的过失。查看我们自己的心佛家智慧故事,检点自己的所作所为,即使看到别人的不善处,我们也要回过来反省—下自己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在生活中,“不见世间过”其实就是要我们学会以宽容和大度来包容一切,对于不如法、不如意的人和事,以慈悲之心,放下恩怨,放下计较,放下取舍。当代著名高僧星云大师的《星云禅话》中有这样一个事例:

佛光禅师对徒众一向慈悲有加,尤其有关疾病医药、参学旅游、教育留学,乃至日用所需等福祉设施,无不考虑周详,督促常驻执法者要供应大众弟子衣食无缺,达到僧团利和同均的理想生活。

一日,掌管会计的师父拿来一叠请款收据,皱着眉头对禅师说:“师父!最近住众们患牙病的人特别多,牙疼虽然不是大病,痛起来的确很难受。常住尽量给大家方便,偏偏牙病的医药费非常昂贵,一个人补几颗牙,动辄万千金额,实非常住所能负担。”

“不能负担,也要设法负担。”禅师坚持他的意见。

会计又说道:“这些人受了常住恩泽,不但不知回报,说些好话,反而批评常住,不满常住,依我看犯不着为他们出这笔冤枉钱。”

佛光禅师自言自语般地说道:“这些人口中虽然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是却不能不为他们装一口好牙!”

以常理来说,佛光禅师这种做法可以被称赞为以德报怨,但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不见世间过”,佛光普照,既照在好人头上,也照在坏人头上,所以禅师才会这样无差别地对待一切众生。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既是惠能大师悲心切愿的真实教诲,也是引导我们契人佛菩萨境界的真知灼见。期待大家都能如实观照,如实受用。

佛教智慧小故事篇3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一个又一个小故事,小和尚觉得这些故事都很精彩,也朝你招招手,让你坐下一块儿听听……

有座寺庙,因留有一串佛祖戴过的念珠而闻名。念珠的供奉之地只有庙里的老住持和七个弟子知道。七个弟子都很有悟性,老住持觉得将来把衣钵传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光大佛法佛家智慧故事,不想那串念珠突然不见了。

老住持问七个弟子:“你们谁拿了念珠,只要放回原处,我不追究,佛祖也不会怪罪。”弟子们都摇头。

七天过去了,念珠依然不知去向。老住持又说:“只要承认了,念珠就归谁。”但又过去了七天,还是没人承认。

老住持很失望:“明天你们就下山吧。拿了念珠的人,如果想留下就留下。”第二天,六个弟子收拾好东西,长长地舒了口气,离开了。只有一个弟子留了下来。

老住持问留下的弟子:“念珠呢?”弟子说:“我没拿。”老住持问:“那为何要背个偷窃之名?”弟子说:“这几天我们几个相互猜疑,有人站出来,其他人才能得到解脱。再说,念珠不见了,佛还在呀。”

老住持笑了,从怀里取出那串念珠戴在了这名弟子手上。

很久以前,有一个性格粗暴的农夫,他家中只有一位老母亲,但他对母亲毫不关心,甚至到了不闻不问的程度。

有一天,农夫听说观音菩萨经常会现身于普陀山,他便决定和朋友们去看菩萨。

可是好不容易到了那儿,很多人都说看到了菩萨,却只有那个农夫没有看到。

他平日里倒是很恭敬菩萨的,因此很失望,气急败坏地问庙里的出家人:“喂!老和尚,为什么我看不到菩萨呀!”老和尚慈悲地笑了笑说:“你知道吗?刚才菩萨来了,很想跟你说话,但是这里人又多,所以菩萨让我告诉你他上你家等着呢。你现在回家,就能看到菩萨了!”农夫听后很惊讶,也转怒为喜了,连声说:“真的吗?我现在回去就能见到菩萨吗?但是,我没见过菩萨,菩萨长什么样子?”

老和尚语重心长地回答:“要说菩萨的长相,我不会形容,我只能告诉你他的穿着打扮。当你回家的时候,看见反穿衣服、倒穿鞋的人,那就是菩萨了!”农夫听了,连夜就赶回了家。

“儿行千里母担忧”,农夫的母亲为儿子出远门彻夜难眠。当农夫到家的时候已经半夜三更了,他急切地敲着门。老母亲听到儿子那么晚回来,还那么紧张地大声敲门,担心出了什么事,因此很慌乱地披上衣服,不小心把衣服都穿反了,连鞋子也倒穿了,踉踉跄跄走到门前把门打开……

当门被打开的瞬间,农夫恍然大悟:原来菩萨一直都在家里。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日久,驴渐渐厌倦了这种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想:要是能出去见见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该有多好啊!

不久,机会终于来了,有个僧人带着驴下山去驮东西,驴兴奋不已。来到山下,僧人把东西放在驴背上,然后返回寺院。没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驴时,都虔诚地跪在两旁,对它顶礼膜拜。

一开始,驴大惑不解,还慌忙躲闪,可一路上都是如此佛家智慧故事,驴不禁飘飘然起来:原来人们如此崇拜我。当它再看见有人路过时,就会趾高气扬地停在路中间,心安理得地接受人们的跪拜。

回到寺院里,驴认为自己身份高贵,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僧人无奈,只好放它下山。

驴刚下山,就远远看见一伙人敲锣打鼓迎面而来,心想,一定是人们前来欢迎我,于是大摇大摆地站在马路中间。那是一队迎亲的队伍,却被一头驴拦住了去路,人们愤怒不已,棍棒交加……

驴仓皇逃回寺里,已经奄奄一息,临死前,它愤愤地告诉僧人:“原来人心险恶啊,第一次下山时,人们对我顶礼膜拜,可是今天他们竟对我狠下毒手。”

僧人叹息一声:“果真是一头蠢驴!那天,人们跪拜的,是你背上驮的佛像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流量少年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少年流浪到寺庙。每到用餐时,他就惆怅地盯着菩萨,像在祈盼什么。大师见他可怜,便催促弟子快些给他送去食物。

渐渐地,少年与弟子们熟络起来,再到饿时,便直接让弟子去找大师要食物。弟子匆忙地去找大师,可大师却总想出各种理由,推迟片刻后才让弟子备好食物,还吩咐慢些给他送去。

如此这般次数多了,弟子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为何您以前急着要给少年送食物,如今却总在故意延迟呢?”

大师微微一笑,说:“以前我们给他送去食物,那是在成全;而如今他让我们送食物给他,我们则成了迁就。成全是帮他,所以要快;迁就是害他,所以要慢呀!”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枯萎了。小和尚赶紧去提了一桶水来准备浇水。“别急!”老和尚说,“现在太阳大,一冷一热,非死不可,等晚上再浇水。”

傍晚,那盆花已经成了“霉干菜”的样子。小和尚见了,嘟囔道:“不早点浇……现在怎么浇也活不了了。”没想到老和尚却指示:“少唆!浇!”

等小和尚把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缓了过来,而且生气勃勃。

“天哪!”小和尚喊道,“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撑着不死。”

“胡说!”老和尚纠正,“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小和尚问:“这有何不同?”

“当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我问你,我今年八十多岁了,我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小和尚低着头,半天答不上来。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说:“笨啊!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只有好好活着,才有希望。”

不被接受的礼物

在旅途中,佛陀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的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诋毁佛陀。

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那人答:“当然还是属于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佛教智慧小故事佛家智慧的人其实并不多(二),那你不就是在骂自己了吗?”

于是,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有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十分厌倦战争,也厌倦了世间的你争我斗。于是,他特地来找一位有名的禅师,诚恳地告诉禅师自己已看破红尘,愿出家为僧。

禅师回答:“你心性火气太重,还不能出家,再等等吧。”

将军急忙说:“我现在什么都能放下,请您立即为我剃度吧。”

然而禅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将军无奈,只能暂时作罢。

一天,将军起了个大早,赶来寺里拜佛。老禅师一看他就说:“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

将军回答:“为了除去心头火。”

禅师当场就做了一首偈语给他,大致的意思是:“起得这么早,不怕妻子偷人吗?”

将军一听,大怒:“你这个老和尚,怎么信口开河,言语伤人?”

禅师长叹一声道:“轻轻一撩拨,心火就燃烧,你这样暴躁的脾气,还谈什么除去心头火呢?”

五个『放』的故事

寺院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对什么都好奇。秋天,寺院里红叶飞舞,小和尚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

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天来了,小和尚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的水缸扣过来,又跑去问师父:“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师父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冰膨胀会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师父吩咐徒弟们合力把盆搬倒,让树躺下来。

小和尚又不解了,急着问:“龙柏好好的,为什么要弄倒?”

师父正色道:“谁说好好的?没见雪把树枝都压塌了吗?再压就断了。那不是‘放倒’,是‘放平’。”

天寒人稀,香火收入少多了,小和尚便问师父怎么办。

师父说:“数数,柜子里还挂了多少衣服?柴房里还堆了多少柴?仓库里还积了多少土豆?别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的,春天总会来,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是把心安顿。”

不久,春天果然来了,也许因为冬天的雪水特别多,春花烂漫,胜于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渐渐恢复往日的盛况。师父要出远门了,小和尚追到山门:“师父您走了,我们怎么办?”

师父笑着挥挥手:“你们能懂得‘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标签: 佛教小故事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