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儒家道家哲学》方东美著中华书局2012年6月第一版读书笔记
《原始儒家道家哲学》方东美著中华书局2012年6月第一版读书笔记
《原始儒家道家哲学》 方东美 著 中华书局 2012年6月第一版 读书笔记(详细•提纲式)
第四章 原始道家哲学——《老子》部分
第一节 前言
二、形上学与价值学的联系
1、超越相对价值
〈1〉概述:
中国哲学的各派学说可以汇归在一个共同点上,就是形上学与价值学的联系。因此,中国哲学是以“价值”为中心的哲学。以《老子》第一章为例,他要我们在“无之以为用”、“反者道之动”的过程里,从现象界超升到宇宙的本体,而且是到宇宙永恒的本体。(所谓“常道”、“常名”)这是他与先秦各家不同之处。接着在第二章他就提出一个绝对的价值学。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句话像威利(A. Waley)之类的汉学家就没有了解。我认为,这句话所指的是价值学上的两套系统。我们平常在经验世界或现实世界里,不论是谈艺术、谈道德,或者谈其它的价值,这些价值都还是所谓的“相对价值”。一提到“善”,马上有“恶”同它对待;一提到“美”,马上有“丑”同它对待。这相互一对照之下,所谓“善”也好,“美”也好,通通离不开同他对比的负面价值。这就是所谓的相对价值。但是,老子在此地就是要从相对的价值领域里面,出离、超脱、解放,把相对的价值点化掉,成为绝对的最高的价值。这个绝对的最高价值,我们一定不能把它跟相对价值混淆。所谓绝对的“善”,不是善恶相对的善,绝对的美,也不是美丑相对的艺术价值,而是绝对的价值。
〈2〉中西相较
1)、希腊哲学在超越相对价值上的局限:
假使拿希腊哲学来说,这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第六卷里面,或者在他的第七封书札里面所说的——要在体验一切相对价值的层次之后,再体验一切相对美之上的绝对的美,一切相对善之上的绝对的善,一切相对真之上的绝对的真。甚至于这还不够,他还要把绝对的真善美融会贯通起来,找出一个价值学的统会。换句话说,柏拉图根本的目的,在建立贯通真善美价值最后的价值学的统会。
柏拉图虽然也在这个价值演变的里面,找出了一种程序,亦即向上面超升发展的程序,但是这个向上面发展的程序却形成了一种“辩证的过程”。每当到达一种境界时,就立刻发现他原来所认为是绝对的,其实并不是绝对的。结果绝对性又变作相对性。所以最后柏拉图在第七封书札里面说:我穷于词矣。也就是对于他所要求的价值学的统会,他只能说:我毕竟不能够了解,我曾经想到,但是不能够表达出来。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柏拉图究竟是希腊人。因为希腊人认为一切宇宙的秘密,都能够透过清断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正由于希腊人太着重逻辑、太强调清晰明了的语言,结果反而不能够把这个深入的思想表达出来。所以柏拉图最后也只能说,虽然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是无从说明,它只能变作不可思议。
2)、老子的“解”与“悟”:
现在从老子这一方面来看,他认为这里所谓的不可思议,只是相对的名言上的不可思议。研究哲学要有超越的智慧。同时要有卓越的天才。假使有卓越的天才,就可以说:分析的语言不能说明时,还有综合的语言可以体会。也就是:虽然不能够“解”,但是能够“悟”。所以在这一点上面,他说,我们要跳出一切相对世界的相对价值,然后再归趋至高无上的价值。这需要以最高的智慧去把握,超越了一切相对价值,才能达到绝对价值。
〈3〉老子的哲学智慧:在第二章里,可以说很明显的是从相对价值超脱解放之后,再得着一个至高无上的超越的价值系统。
1)、玄玄之谓玄:
接着《老子》在第二章,就从价值理想回到下层世界的层次,来辨别许多事物的相对性。像“有无相生”,这里的“有”、“无”不仅“有”是相对的概念,连拿来与“有”相对、对称的“无”也是个相对观念。在此,我们要回到第一章里,就是讲宇宙的秘密时,不仅讲一层的秘密,还要讲层层的秘密,所讲“玄之又玄”,叫作“重玄”。中国人在一点上面常常重言之,不仅道家用“玄之又玄”,儒家在“有”的世界里讲创生时也用“生生”。这个“创生”从希伯来人看来,是上帝一度把世界创造之后,就交付给世界了。但是在中国讲创生,就不是一度的程序,而是继续不停的创造,一定要重言之,这叫作“生生之谓易”。在《老子》里面也可以说“玄玄之谓玄”——这是就“有”、“无”相对而言。
2)、无为而无不为:
接着,老子又说:“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从这一方面看起来,是老子不满意儒家,因为儒家是集中在行动上面,在“为”方面。而老子要“无之以为用”,从“有”到“无”,但是这个“无”又不是幻灭,不是虚无主义的无。所以老子要讲“无为而无不为”,把这两层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行动的程序。在这个行动的程序里,要超脱一切活动,达到“无为”的阶段,但是这个“无为”又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要能这样,才能达到“万物作焉而不辞”。譬如儒家的《周易》讲创造,但是它讲创造的时候,是肯定“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而老子却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情,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可以说,老子的精神在这方面是想要超脱儒家的精神,因为从老子哲学看来,儒家是“生而有,长而宰”,同时“为而恃”。
3)、为学日益哲学和道家共同关于智慧的《原始儒家道家哲学》方东美著中华书局2012年6月第一版读书笔记《原始儒家道家哲学》方东美著中华书局2012年6月第一版读书笔记国易堂,为道日损:
另外,就老子来说,他认为哲学的智能与寻常的知识是两回事。在知识方面一定要靠累积起来,现在的知识超越过去,将来的知识超越现在。但是从哲学的智慧看来,这许多累积的知识都只是相对的知识。在相对的知识里,断定某物是真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起来,它的错误已经潜伏在里面。因此我们在取“真”的同时要去“伪”。这就叫做“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个“损”不是破坏,而是“提炼”一切累积起来的知识,从价值上面衡量,看出它们是相对的哲学和道家共同关于智慧的,在“真”的里面还夹杂着错误,在“美”的里面还夹杂着丑恶。然后再依据向上提升的作用,进行澈底的澄清,把真的里面相对的伪去掉,美的里面相对的丑去掉,善的里面相对的恶也去掉。这样一来,才能产生哲学的智慧,它不像学问方面是“为学日益”,而是“为道日损”,然后“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那才能提炼到最精粹的价值。
2、体现绝对价值
〈1〉道家中的“圣人”:
此后还有一个重心,那就是《老子》下篇的第一章。我在这里,借用德国哲学家的一个术语,叫做 ,就是“品性论”,或者“品格论”。首先我们要问:宇宙里面最高的价值,是不是只是一个空洞的价值呢?从老子的眼光看起来,不是。因为宇宙最高的价值是可以完成实现的。完成实现在什么人身上呢?在这一点上面,道家同儒家都是从中国远古的文化及理想里面得到启发的。也就是,一切价值归根究底,总要在一种最高的人格精神里面完成实现出来。这种人格拿什么为代表呢?就是所渭“圣人”。“圣人”在道家思想系统中,是以他的品格来代表宇宙里面最高的价值理想的标准。从“上德不德”这一段可以看出来: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然后“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像这样,如果把价值都丧尽了之后,还在那个地方呼号价值,这种价值又是什么呢?只是虚妄的价值,也就是小人之流所提倡的价值。真正的高尚人格,是不在那个地方呼号的,他是反求诸己,就把自己的生命呈现出来,变作一个高尚的、活的榜样,让别人感受、让別人欣赏、让別人赞叹。然后在无形中受他精神的感召,也照他的活榜样去取法。
〈2〉圣人如何实现一切价值——人无弃人哲学和道家共同关于智慧的,物无弃物:
在这种情形之下,真正不呼号德的上德,才是字宙里面最高价值的一个精神枢纽。宇宙里面有这种圣人之后,就会拿最高的价值理想与自己真实的生命一起表现出来,去感召世界众生。老子常说:“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这个心是什么呢?它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的心,而是普遍临在的公心( of mind),将世界上面千千万万的人心联络贯通起来,彷佛音乐上的大和谐,一旦演奏出来之后,人人在精神上面都能欢欣鼓舞,欣赏赞叹不已。在这种情形下,精神上面的统一,才能够产生一种结果,那就是圣人可以拯救世界,所谓是“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圣人拿他最完满的精神品德,“常善救人,常善救物”,使颠倒离奇的世界众生,被圣人最高的价值理想感召了之后,人人都参与精神拯救世界的工作。这样一来,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在精神上不产生医疗的作用,然后人人都能变作精神上健康的生活者。此所谓“人无弃人”。接着再晓得整个世界是一个丰富的资源,是维护全人类宝贵的生命的支柱。这样就不致于像近代权力政治、权力经济和权力外交一样,霸占一切资源,掠夺一切资源,发动血腥的侵略,来摧毁人类、摧毁世界。
照这样看起来,他这种道德精神是真正自发的、自主的。他真正认识了世界上面和谐的秩序,与完满的生命。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掠夺,没有任何侵犯,也没有任何毁灭。大家把全世界汇集为一个精神的总流,使其充满欢欣鼓舞的生命。从这一方面看起来,我想可以拿近代的古典音乐,来表现老子的思想,那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当大家把精神提高到最玄妙的境界里,然后在生活中体验健康、纯洁的生命情操时,最后就会显现出来成为一个大的“快乐颂”。一起在那个地方欣赏、赞叹!
假使老子的思想,在战国末年以后再出世,也许大家都能够欣赏了。但是他的思想出世,却是在春秋时代,当时世界还没有坏到极点,所以大家还不晓得欣赏这么一个优美的哲学智慧。
3、总结老子哲学的纲领:
上面我们把这三章提出来,可以当作老子哲学的纲领。第一章正是像庄子所谓“建之以常无有”,一方面在相对世界或现象世界里面,建立一个本体论的系统;然后在超越世界或精神解放的世界上面,建立一个超本体论,就是“无”。然后再会通起来,从永恒性着眼,把相对的“有”同绝对的“无”,纳到一个共同的体系里面。我们可以说,人在追求哲学智慧的时候,往往有双轨的表现:一方面精神向上探索,追求解放;另一方面依据宇宙创生的程序,走到时间上穷途末路的时候,再向宇宙价值的无穷仓库里面去称贷,以弥补现实世界上的种种罪恶、种种痛苦与种种丑陋来拯救这个世界,使世界上“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成为一个美满的世界。
随便看看
- 2024-08-12中国传统文化之民间艺术剪纸:瑰宝与奇葩
- 2024-08-12剪纸: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瑰宝,民间艺术的镂空之美
- 2024-08-10法学院党委:以党建促发展,推动学院各项工作稳步前行
- 2024-08-10第八章: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 21 世纪,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 2024-08-10老子的大智慧及其现代意义:儒道互补与中华文化的发展
- 2024-08-09儒家角色伦理——21 世纪道德视野:挑战基础自由个人主义的当代伦理话语
- 2024-08-09小六壬预测术:中华传统数术文化的瑰宝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760 甲子:天干地支的独特文化与计时方法
- 2024-08-07孔子礼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以仁为核心的多层范畴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详细内容
- 2024-08-05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 2024-08-04地方特色小吃:传承地域文化与代表当地人情风俗的美食瑰宝
- 2024-08-04书法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中国文化的道、礼、和
- 2024-08-04少林寺 4.52 亿郑州买地,进军房地产?真相来了
- 2024-08-03海派文化新论:梳理海派文化脉络,领略独特内涵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及对企业经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