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位“先贤”的哲学角度理解一下如何成就幸福
从三位“先贤”的哲学角度理解一下如何成就幸福
(今天我们从三位“先贤”的哲学角度理解一下如何成就幸福~)
哲学这个东西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要的,因为每一个人自己的哲学,或者说他们所信仰的哲学,都是决定他们行为的先导。这些哲学可能发展出实证主义的科学,也可能产生规范主义的道德或宗教,总之,这种在我们看来是逻辑自洽的思想体系,其基础必然是以某种“哲学”思想建构起来的。
这个过程应该是极其缜密且具有连续性的,从对一个问题或现象的理解和判断,到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等等体系,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就像是一颗种子,从启蒙开始慢慢发芽,再到主流思想形成树干,然后各种各样的不同学派或见解长出茎叶,最后开花结果繁衍“新生”,他们在同样的环境下生长健全。
马克思主义、佛教哲学和道家思想同样是这样道家哲学思想的糟粕,面对同样的问题,有了不同的价值观,使用不同的方法论,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这不是像那些“民哲”和“民科”把佛学和量子力学联系在一起一样,把科学与玄学相联系,而是把背后的哲学逻辑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看到人类结晶的异同。
人类的终极问题之一:幸福
不光是哲学家们会去想人类的这个终极问题,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去想。幸福是什么?或者说,怎么才能得到幸福呢?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分析地特别直白。在那个工业社会,从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就能看出,代表着那个时代经济繁荣的流水线生产,是“物化”劳动力和所谓“剥削”的主战场。他们把流水线上的工人们提供的劳动力等同于资本家们提供的资本,纳入到利益最大化的精密计算之中。工人们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劳动力和资本家的资本同等计算,却没有享受同等的待遇。
所以马克思就在想从三位“先贤”的哲学角度理解一下如何成就幸福,这些工人们就是因为不拥有这些稀缺资源,所以本来崇高的“劳动”被贬低为社会的最下等。从解决人类幸福问题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不幸福,就是因为人们被稀缺奴役。怎么消灭稀缺呢?马克思主义诞生了,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由此诞生了。
而在千年前的乔达摩·悉达多眼里,却不像马克思一样以物质的角度和经济规律的刻度来判断和衡量道家哲学思想的糟粕,而是从人类本身的欲望出发。因为乔达摩·悉达多从小就衣食无忧,他的父王也从未让他出过宫廷,他从未接触过外界任何“不幸福”的东西。直到有一次他突然看到了人间的真相和疾苦,于是毅然离开了王城,成为一个苦行者,在菩提树下悟道,创立佛教。
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受到孽障的伤害小六壬,所以人会去追求那些没有意义的、物质的幸福。人真正的幸福应是消除孽障,逃脱六道轮回悟道成佛,所以悉达多认为人不应该纵欲,而应该禁欲。只有消灭了人的“贪爱”才能涅槃寂灭。这就是他与马克思对待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向道家哲学思想的糟粕,马克思和悉达多都看清了人的欲望,马克思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来消灭稀缺成就幸福,而悉达多通过“八正道”修行来消灭贪爱成就幸福。
而在道家思想来看,幸福就更为简单。作为一个中国人,都知道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从三位“先贤”的哲学角度理解一下如何成就幸福,这种恬适自得的境界正是道家思想的一种体现。道家思想认为,人与万物没有任何差别,只不过我们自称为人,马被称为马。所以马有它自己雄壮的体格,飒爽的髯须,健硕的四肢,人也有它自己的“真性”。道家的“幸福”就是万物各正其所得,安其性分,使物任真而不撄其自化,万物皆为道则万物皆幸福。
庄子中曾提到自尧让舜开始,人类社会就越来越离道而行,后世恐将出现“人食人”的惨剧。就是因为人对于外物的欲望不断在膨胀,以至于伤害了人的“真性”。所以道家思想提倡的相对主义,就是要解决人的欲望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世间万物都是空虚的,你的欲望毫无意义。荣耻、货财、仁义,礼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没有意义的东西,人的欲望不应该追求在这种俗套的东西上,而应该追求作为“人”的万物真道。
所以说,老庄是通过无为的修炼来引导欲望成就幸福。相较于马克思通过实现共产主义来消灭稀缺成就幸福,而悉达多通过“八正道”修行来消灭贪爱成就幸福,此三者皆是在同样的问题下,用不同的方式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孰对孰错?没有孰对也没有孰错。就如同你认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一样,能够成就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总结来说:
马以规律造世而修人欲
佛以苦乐弃世而悟涅槃
道以无为避世而法自然
那么,你能找到自己幸福的归宿吗?
(想继续了解一下佛教哲学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哦~)
文:阿斯顿的马丁
图:来自于网络
随便看看
- 2024-08-11紫微斗数忌出解析:影响命运的关键因素及应对策略
- 2024-08-10稻盛和夫:科学家出身的著名企业家,其管理哲学影响深远
- 2024-08-09庄子的智慧:化解人性险恶与人生困难的哲学
- 2024-08-0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如何建构?
- 2024-08-08道家哲学的现代意义及对先秦法思想史的意义
- 2024-08-08儒家伦理哲学 现代儒学编委会及主编徐波简介
- 2024-08-05大学:古代经典教材,现代道德启蒙,提升个人修养的必读之书
- 2024-08-05第五届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现代化
- 2024-08-04北京大学:优秀学子的梦想之地,哲学系的独特魅力
- 2024-08-03深入探究三教文化:儒、佛、道的融合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 2024-08-02王颂: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其佛学辞典研究成果一览
- 2024-08-0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 2024-07-31丁耘老师带领同学研读梁漱溟著作,探讨中国问题与人生问题
- 2024-07-31风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精髓与适中原则
- 2024-07-30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传承深厚学术根基,铸就古典学术研究实体机构
- 2024-07-29国学经典弟子规为何被指伪国学?徐晋如痛呼其为毒草
- 2024-07-2920 世纪 50 年代后论语英译简史:多元化特征与多领域学者的贡献
- 2024-07-29安乐哲:醉心中国文化,推动中西哲学思想对话的美国学者
- 2024-07-28梁氏国学功底深厚,将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探究先秦政治思想
- 2024-07-27道家管理思想:揭示事物本质的恒道,朴散为器,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