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核心是生命,即宇宙是生意活泼的生命大家庭

中国儒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核心是生命,即宇宙是生意活泼的生命大家庭

中国儒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核心是生命,即宇宙是生意活泼的生命大家庭,人是生命的自觉者。作为人类生命活动之一的审美,也是人生命价值的自觉实现。

宇宙与人:“天地之心”

中国哲学的宇宙本体论是“天地之大德曰生”(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其意为天地的本性是孕育、襄助生命,生生不息才是天道的本意。在先秦哲学中儒家生命哲学,老子首先谈论天道。“天道”是万物之母、“玄牝之门”,也是天地万物的生育者。庄子也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庄子·达生》)道家认为天道是天地的规律,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宇宙观。《周易》提出了“生生之为易”的宇宙观。《易传》所谓天地人的大道理不外乎一个 “生”字,即“天地之大德曰生”,重视生命,促进生命,保佑生命。董仲舒把荀子“仁外化为礼”等社会规则进一步推向宇宙观(天道)。而在王阳明看来,世界是一气流通、万物为一的大生命。

人是“天地之心”,其意为人是生命的自觉者。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实天地之心。”这可以说是古代中国人学对人的定义。“人者,天地之心也”出自《礼记·礼运》儒家生命哲学,意思是说心为五官之主宰,那么人也是天地间对万物有意识者,换言之,是一切生命的自觉者。

成复旺认为,作为客观自然的天地本来无所谓心,其生育万物只是一种自然生机。但如孔颖达注释《周易》“复,见其天地之心乎”时所说,“天地非有主宰,何得有心?以人事之心托天地以示法尔”,天本无心,因为人有意识,这种自然生机才发展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即所谓“心”。罗汝芳注释“天地之心”认为,“天地之大大于生,大德之生生于心,生生之心心于人也”。张载在《西铭》中称乾坤为父母,也是继承了《易传》思想并把它进一步形象化。天地、乾坤不是外在于人的无生命的客观宇宙儒家生命哲学,而是孕育生命的父母。人、鸟兽、草木、瓦石等无一不生于天地乾坤,那么,人与其他生物在生命的意义上并没有任何区别,没有任何可以自大的地方。反之,人类因其自身是有意识的生命存在者,更需担负起照料其他一切生物的责任,这就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朱熹在《仁说》中论述了天地之心:“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 他认为天地以生育万物为出发点,同时也以万物的生育为归宿,人参天道而获得生命,人心之本体也是天地之本体中国儒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核心是生命,即宇宙是生意活泼的生命大家庭,人心发用就是爱恭宜别等情感。总之,按照朱熹的观点,天道与人道合二为一就是“生”字。

王阳明在《大学问》中讲“万物一体”是大人之学。“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中国儒家哲学认为宇宙万物的核心是生命,即宇宙是生意活泼的生命大家庭,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王阳明不仅认为人的本性就是有理性地把仁爱推广到一切生命上,而且认为这种大德就是孕育、保有、呵护和发展生命。他超越了理学的天理与人欲之辨,直接回归到先秦儒家的生命本体论,从而找出了人之为人的根本在于生命的延展。

王阳明的弟子罗汝芳则把王阳明的“心”直接解释为“生”,他说:“善言‘心’者,不如把个‘生’字来替了他。则在天之日月星辰,在地之山川民物,在吾身之视听言动,浑然是此生生之机,则同然是此天心之‘复’。”(成复旺《走向自然生命:中国文化精神的再生》)罗汝芳用生命统一了宇宙,认为时间是生命的纵向连续,空间是生命的横向展开,而在这一宇宙中,“盈天地间只是一个大生”(罗汝芳《盱坛直诠·上卷》)。

所以,《周易·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这是以儒道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对人本质的回答。牟宗三对此的解释是:“与天地合其德,那就是说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或说和合)……用今日的语言解释就是要正视自己的生命,经常保持生命不‘物化’(),不物化的生命才是真实的生命……所谓‘大人’,须以全副生命与宇宙打成一片。如此,仁、智、圣的本体不是封闭的,而是直往上通,与天命天道遥遥地相互契接。”(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换言之,即宇宙是生命的大系统,人的生命是天地的小宇宙。天人相副、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根基。

审美:“情其性”

从历史上看,从孔子到李贽的儒学运思是从天理到人心的解放过程。人心,是人生命的直接体验,性就是情,情就是性,情爱生发出仁的道理,这是儒学心性一派的哲学底蕴。儒学所承继的是把人生命的内在自然情感发展为理性的社会自觉。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即仁的内在合理性是亲情,其外围是礼仪,有情才有仁,有仁才有礼。孝是亲子关系中的自然情感。有了这种亲子之爱,儒家的人学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当人站立起来后,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天地自然的关系也就得以展开。儒家认为,人生在世,内在的是家庭伦理关系,外在的是政治和社会关系。

那么,这种人格和伦理的人学如何发展出了美学呢?美在儒学中经常被“乐”代替,礼乐美学也即生活的美学。人的仁爱与礼乐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人实现了仁爱的内在需要,其内心体验和情感必然是快乐的。人生理想的全面实现,形式化和表现出来就是礼乐活动,也就是审美了。

孔子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所谓的快乐,就是研读道、跟朋友讨论交流、过简单朴素的生活等,这些都是完全体现儒者修道修身的生活。反之,如某种生活礼仪不体现仁爱的内在情感,即使有礼乐的外在形式,也是不美、不快乐、不真实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脩》)“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这些说明,没有内在仁的实现和情感的体验,就没有礼乐,也就没有美感。

《孟子·离娄上》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这种人生追求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美的人生,就是快乐的人生。因此,中国人所谓美的生活,就是事业有成、四世同堂、儿女孝敬、亲朋满座,完全是生活化的人学美学。由此可见,儒家的仁爱理想落实到现实中就是美,就是儒家伦理生活之美。例如,家族和师生之间的人生亲情之美、社会和政治层面仁爱理想的实现、对大自然的爱恋和生活情趣,都是万物一体之仁爱的实现。

成复旺认为,“儒学是一种人学,是以宗法社会的伦理道德为人之本的人学。因此,儒家认为:美的根据不在于物,而在于人……而只在于他们所提倡的伦理人格。当这种伦理人格具有了一定的感性形式,给人一定的情感体验的时候,就成了美。伦理人格的感性体现,这就是儒家之美。”(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因此,儒家人学的定位就是仁爱,在现实中实现了仁爱的理想就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以感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美,这种快乐即是儒家的美学精神。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中文系)

标签ad报错:该广告ID(4)不存在。

随便看看